文|新火種 一號 編輯|美美
拼螢幕、拼拍照之後,手機廠商開始拼AI了。
1月18日,隨著新一代旗艦S24系列的正式釋出,喊出"開啟移動AI新時代"的口號,在新機中引入影片AI處理、AI聊天機器人、影像畫面處理、通話實時翻譯等多項AI功能,AI手機正式成為國內外手機廠商共同的"進化趨勢"。
在此之前,1月8日和1月10日,國內手機的兩場釋出會,OPPO和榮耀,都非常默契地鎖定了AI大模型這一個焦點。更早之前,自演大模型MiLM,VIVO的藍心大模型以及華為的盤古大模型,都已經在AI相關的能力落地到了新手機和新系統上。國產手機在AI手機這條路上,已經領先了一步。
正如劉作虎所說:"再不佈局大模型的手機企業,未來沒戲。"
當前,主流手機廠商中,只剩智慧手機的開創者,還遲遲未邁入AI手機的圈子。不過也已經有訊息稱,蘋果將在明年釋出的iOS 18中引入AI大模型,讓語音助手Siri具備更智慧、更自然的對話能力。
智慧手機行業迎來新拐點
將AI引入手機,有著更現實的"必須"。
IDC釋出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3%,而2023年出貨量同樣不容樂觀。2023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2.71億臺,同比下降5.0%,創近10年以來最低。智慧手機出貨量的低迷同樣影響了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例如智慧手機晶片供應商高通,2023財年其營收為358.2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9%。
智慧手機產業鏈上的企業期待迎來業績增長,因此在2023年AI爆火之後,將AI引入手機便成為了這些企業追捧的物件。自2023年7月開始,國產手機就開始在手機上應用生成式AI。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迎來了好轉,實現了10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增長。
行業回暖就意味著新的競爭。過去幾年,手機產品的迭代升級,往往集中在硬體上,如新晶片、高刷幕、影像還有快充等等,"卷"到最後,這些配置已經成為了各家旗艦機的標配。在硬體技術迭代升級緩慢的情況下,手機廠商很難透過硬體的一點點升級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因為幾年前的手機和最新的手機,體驗上的差別並不大。研究機構Techlnsights稱,2023年全球智慧手機換機週期拉長到了歷史最高的51個月,不少使用者仍在使用四年前釋出的機型。
"故事"講不下去,增長自然乏力。因此,在硬體堆料無法滿足實現市場增長的需求時,在軟體體驗上需求突破創新,也就自然而然。2023年,AI大模型的火熱,讓手機廠商看到了在軟體體驗上實現革新的可能。
一方面,AI的進化有望提升智慧手機在軟體層面上的使用體驗,從而帶動更多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跳出硬體互"卷"的怪圈,尋求新的競爭點,打出差異化,也是在新的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重要籌碼。總之,現在"AI+手機"這一概念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
據市場追蹤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資料,2023年生成式AI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將佔4%,預計2024年翻番。
劃時代的改變仍未到來
誠然,在2023年初火爆的ChatGPT讓很多人看到了AI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正如比爾·蓋茨所言,"ChatGPT像網際網路發明一樣重要,將會改變世界。"而這種改變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前手機AI大模型的相關應用,主要集中在資訊檢索、文件總結、圖片處理、語義識別等具體的功能層面,而這些功能對於部分使用者的日常使用來說,並非剛性需求。使用者對於手機智慧化的需求,更傾向於手機提供更自然、便捷的語音互動和操作體驗,更精準的意圖識別等等。
需求與供給似乎並不那麼匹配。可以說,被寄予厚望的AI大模型,實際體驗下來和心中預想的"改變世界"並不相符,劃時代的改變仍未到來。
當前AI手機所提供的生成式AI功能,很多相對成熟的AI大模型,例如ChatGPT、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等都可以完成。並且基於雲端龐大的處理器,它們所能完成的效果可能更加理想。而且一些"老舊機型"也完全可以安裝它們,並不需要去購買一款新的手機來實現這些功能。可以說,當前的AI手機並沒有給到一個關於AI的特別成熟的應用場景,使用者很難感受到AI所帶來的體驗差異。
儘管端側大模型具有隱私性等優勢,但除例如榮耀MagicOS 8.0這樣的系統外,當下很多AI手機並未基於端側大模型的核心優勢去做好AI手機的體驗最佳化。例如讓AI安排個人生活、學習和餐飲、娛樂,透過留存在本地,很好地保護個人隱私的AI大模型,實現更具個性化的智慧服務。
而這,可能才是AI手機進代的方向,那就是AI進行主動服務。然而這樣的暢想還需要時間去真正落地,還需要繁榮的應用生態來進行支撐,從而實現體驗上的顛覆。
"AI+自研OS"正成為未來方向
今年1月18日,華為正式宣佈HarmonyOS Next(鴻蒙Next版),也成為鴻蒙完全體,將不再相容安卓應用。而在去年AI手機形成趨勢之時,小米、OPPO、Vivo等均相繼宣佈了新系統。
去年10月份,伴隨小米多年,擁有眾多粉絲的MIUI,正式脫胎稱為澎湃OS,率先搭載在小米14系列上,並將與智慧家庭和汽車形成"人車家"全生態的主動智慧;VIVO釋出的藍河BlueOS雖然目前只針對智慧手錶等周邊生態裝置,但可以積累寶貴的經驗;OPPO則是藉助"ColorOS超算平臺",改寫了安卓底層框架。
儘管這些新的系統並非全都是手機系統,但似乎打造一個不同於其他廠商的的新系統已經成為了共識。實際上這也是AI手機發展的未來所需。基於手機本地的端側大模型,除了更具備隱私性外,如果想提供更個性化,更智慧的體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動服務的智慧。它的另一個核心優勢則需要系統層面的操作許可權來輔助實現,那就是根據需求自主完成手機操作。
相比於非本地非系統級的AI大模型,基於手機系統開發的AI大模型將具備更高的許可權,完成對手機更多的操作,獲取更多本地資訊。這是例如ChatGPT和文心一言這類雲端大模型所無法完成的。並且,脫離安卓底層框架的侷限性,將有利於自己打造出更具創新性的功能,避免同質化競爭,同時增強生態整合能力,讓AI串聯起多個深度場景,這也是脫離硬體限制,用軟體體驗制勝的的必由之路。
總而言之,AI手機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既是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新賣點,也是彰顯手機品牌高階智慧形象的武器,這場圍繞AI和使用者體驗的競爭,還將面臨技術、成本、市場、創新等眾多挑戰,但未來的那個劃時代改變將會是什麼樣的,仍然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