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adidas 能夠從原本的困境和頹勢中迅速扭虧為盈,很大程度依靠 Samba、Gazelle 等爆款產品和薄底鞋流行的深入挖掘,以及對於當下消費環境與時尚趨勢的敏銳嗅覺。
而在踏入 2025 年之後,無論是 inline 產品還是合作企劃,以什麼樣的方式、順應怎樣的審美趨勢、選擇將哪些產品推向市場和消費者,自然成為品牌能否持續保持熱度的關鍵。
對於這一點,實際上 adidas 早先已經不止一次給出答案,Superstar 顯然將成為今年的重點款式,伴隨不斷釋出的新動作已經有所證明。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雙鞋款在最近也接連帶來了一些驚喜,它就是 Intimidation。正如標題提到的,憑藉經典的天足科技屬性和千禧年獨特的設計審美,或許真有潛力成為 2025 年的球鞋黑馬。
接連不斷釋出的聯名,令熱度日漸提升
Via adidas Originals
Intimidation 能迎來回歸,歸功於來自新澤西的球鞋名所 Packer。其與 adidas 在過去一直保持著合作,雙方早在 2023 年初便深入挖掘品牌檔案,選擇將這雙來自千禧年時期的經典天足系列之一的款式重新帶回,儘管這一相對冷門的合作很難成為大熱款式,但對於很多資深球鞋愛好者來說,這樣的入手機會實屬難得。
Packer x adidas FYW Intimidation | Via Packer
從外觀上來看,它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整體風格帶有明顯 90 年代至千禧年時期那個階段球鞋設計的審美趣味,造型前衛且大膽,作為一種時代縮影讓人印象深刻。
Packer x adidas Intimidation Low | Via Packer
或許是因為反響不錯,當然更大可能是來源於 adidas 品牌內部產品戰略的緣故,不久前雙方又推出了這一合作的 2.0 版本。不過這一次將原本的設計改為低幫版本 Intimidation Low,在保留經典輪廓的同時,相比之下更偏向於日常搭配的穿著場景。
adidas Originals Intimidation Low「STRIPELIFE」by GALI | Via adidas Originals
除了 Packer 的合作外,adidas Originals 近期為 GALI 打造親友限定鞋款,其中一雙正是同樣以 Intimidation Low 為藍本,在結合籃球橙色皮革、線條等靈感,以及代表 GALI 個人風格和故事的設計元素的同時,以此來致敬經典的 Feet You Wear 天⾜科技。
HAL STUDIOS® x adidas Intimidation Low | Via HAL STUDIOS®
而後網上又釋出了澳大利亞創意工作室 HAL STUDIOS® 與 adidas Originals 的最新合作,同樣鎖定在 Intimidation Low 之上,據說雙方的設計摸索長達 18 個月,採用獨特的設計元素,透過細節和配色帶來完全不同風格的重塑,預計將於今年正式登場。
踏入 2025 年伊始,短時間內接連釋出了多個合作企劃,從中也不難窺探出背後的寓意,Intimidation Low 在今年將會成為 adidas Originals 產品規劃中的重點款式之一。大機率也和以往策略相同,在提升關注與熱度後,接下來還將會圍繞 Intimidation Low 打造更多的合作企劃,最終透過 inline 產品推向大眾市場。
Via FEIDCLOTHES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款稍顯冷門的型號,Intimidation 與 Superstar 這樣最具代表性的招牌款式不同,它能夠頻繁推出合作,甚至成為未來市場可能主推的款式之一,一方面要歸功於 Feet You Wear 天足科技響噹噹的名氣和獨特的設計語言,另一方面在薄底鞋熱潮逐漸褪去的趨勢下,以 Intimidation 為代表的更為前衛大膽的千禧年設計,或許將再度成為流行收穫更多的關注。
結構複雜、輪廓寬大的鞋款又在悄然迴歸?
「笑臉」Logo 由人體足部結構發展而來 | Via Sole Collector
上世紀 90 年代對於 adidas 來說可謂是一個變革時期,而其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之一 Feet You Wear 天足也正是誕生於這段時間。
承接 EQT 系列和三道槓新品牌標識的出現,1996 年品牌推出「Feet You Wear」的概念。簡單來說,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遵循人體腳步運動時的自然狀態,將人體的足部特徵轉化為外底的設計思路,採用更寬大圓潤且更貼近地面的結構,以提升運動時的穩定性和敏捷性。而那個經典的笑臉標誌,正是像廣告那樣,來源於足底的受力區域變化。
當年的海報生動地傳達了這個概念 | Via adidas
隨後,這一科技運用到了 adidas 旗下的多個產品線中。其中,籃球鞋成為了辨識度最高的品類,當說到「天足」,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科比。
科比上腳 EQT Top Ten 2000 | Via Air Freshener
1997 年,科比穿著的第一雙天足籃球鞋 EQT Top Ten 2000 橫空出世,隨後推出的個人簽名球鞋 adidas KB8、KB8 II、KB8 III,至今仍舊是眾多球迷和球鞋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經典作品。
Via nacionrock
如果你有關注的話,實際上在過去幾年,品牌都在有限度地將一些經典款式帶回,包括以 FYW S-97 重新命名的跑鞋 EQT FYW Salvation,以 Crazy 97 EQT 重新命名的經典 EQT FYW Elevation 等等。此外,實際上今天主要提到的 Intimidation 早在 2020 年就迎來過首次復刻,只不過這雙相對冷門的款式在當時反響並不熱烈。
1999 元年版本與 2020 年復刻版本鞋底有所不同 | Via Sneaker Files
它最早誕生於 1999 年,除了招牌式的「天足」鞋底以外,最有辨識度的便是鞋面大面積的 TPU 魚骨格柵,即便是放到現如今也是頗具視覺衝擊力的設計。不過在復刻版本上,鞋底並未完全與元年相同,而是改用了 Crazy 3 (KB8 III) 的模具 (沒錯,與 YEEZY 500 的鞋底相同)。
然而時隔多年後,如今再次將注意力聚焦於這雙鞋之上,看似更多是偏向於 Lifestyle 和時尚場景的新嘗試。
當年天足的海報視覺風格多少能看見 Y2K 審美的影子 | Via Zack Schlemmer
回看 Intimidation 誕生的 90 年代末,正逢邁入千禧年的轉折時期,人們對下個世紀充滿無限的幻想與希冀,諸如 Y2K 這種「面向未來」的審美也逐漸流行開來,採取資料介面等依託電腦系統的元素構想千禧年的模樣。而 Intimidation「天足」概念中的仿生學靈感,其實與 Y2K 具備相近的設計取向,藉由人體和科技元素的組合描繪新世界,其實很容易讀出裡面的未來主義傾向。
過去很長時間的審美防線更多偏向於簡約、內斂且日常化的設計 | Via WWD
從整體的外觀上也能感受到這一點,帶有很強烈的時代印記與風格特色。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鞋履品類的審美方向與風格趨勢,一直受到時尚行業與大環境的影響,體現到具體設計上,就是更多偏向於簡約、內斂且日常化的設計。無論是薄底鞋的輕薄輪廓,還是以勃肯、德比為代表性的去運動化的正裝/休閒鞋款式,都在風格上體現了這些特質。
巴黎時裝週期間剛剛曝光的 Pharrell Williams x adidas Jellyfish | Via Instagram @complexsneakers
而且如果你有仔細觀察近期各大品牌最新推出的款式,以及巴黎時裝週期間剛剛亮相的一些新設計,就會發現似乎那些結構複雜、輪廓寬大的鞋款又在悄然迴歸。而千禧年作為近來一直流行的時尚元素,再加上是運動鞋設計的黃金年代,品牌將注意力重新聚焦於這一時期的經典作品之上,自然也是不會讓人感到意外的。
時尚終究是個輪迴。近年來,在經歷 Chunky 向 Flat Sneakers 的風格轉變許久後,伴隨著審美疲勞、經濟逐漸復甦等諸多因素,流行風向再度發生變化可以說是符合時尚行業規律的一種直接體現。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在剛剛踏入新的一年,品牌如何利用敏銳嗅覺提前抓住趨勢,顯然是能否持續保持熱度的關鍵。對於 adidas 來說,在押寶薄底鞋成功扭虧為盈後,在接下來的市場爭奪中,或許以 Intimidation 為代表的同時期經典作品,真有潛力成為 2025 年的球鞋黑馬。
AUTHORLin
接下來…誰能拯救 GUCCI?
「只玩真實」現在是品牌省錢、省力又叫好的絕佳方式
凝結聚福,NOWRE 攜手 CLOT 釋出春聯親友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