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資深球迷,自1995賽季開始就關注CBA聯賽。看了28年的CBA聯賽,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規律:CBA球員在20歲-25歲之間的進步普遍不明顯。
CBA球員的四種類型: 20-25歲成長不多
一是出道即巔峰型。王哲林是典型代表,王哲林在CBA的新秀賽季就能拿下場均20+10的資料,此後他在CBA基本維持了這個水平,甚至有些賽季還不如新秀賽季的表現。和王哲林類似的球員還有北控的王少傑、山東的睢冉、北京首鋼的朱彥西等等。
二是年少成名型。這類球員如今不多了,是CBA早期時很多不滿18歲就進入CBA打球的運動員。等到他們20歲時,已經打職業聯賽4-5年了,很成熟了,也就很難再進步了。代表人物是王治郅、郭艾倫、李曉旭、翟曉川、王子瑞、孟鐸等等。
三是不溫不火型。這類球員比較多,他們從進入CBA時,就是球隊主力,會打個8-10年的主力。典型代表有北京首鋼的王驍輝、遼寧隊的劉志軒、山東隊的吳科等等。他們在20-25歲之間的資料表現通常十分穩定,不怎麼增長,也不怎麼下降。
四是戛然而止型。剛出道時很驚豔,打著打著卻銷聲匿跡了。這類球員打到20-25歲或者遇到傷病、或者遇到合同問題,不但沒有成長,反而慢慢的消失不見了。
原因分析:為何20-25歲漲球的CBA球員不多呢?
一是基本功不夠紮實。年輕時憑藉身體天賦進入了CBA,當經驗豐富了之後,因為基本功不那麼紮實,就變成了一名特色型的功能型球員,卻發現能提升的空間並不大。
二是CBA體系相對比較封閉。CBA球員的流動性一直都不高,一名球員一旦進入了成年隊,基本就是固定位置會打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面臨的崗位競爭壓力並不大,也就沒有太多的成長驅動。
三是傷病和醫療保障。CBA球員的運動健康保障不像NBA那麼的先進,球員也有因為運動傷病造成的狀態提升緩慢。
四是外援結構導致。CBA以外援來主導戰術,本土球員基本是配合型的角色定位。這種定位比較容易導致角色固化、表現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