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讓人感慨的一個訊息。
著名體育雜誌《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面臨解散的風險,幾乎每個員工都收到了被解聘或者三個月後解聘的郵件。
時代集團70年前創辦《體育畫報》,一步步成長為體育雜誌的天花板。
寫到這,我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了那一張張NBA球星的經典海報,那是無數籃球男孩所追逐的,私藏的回憶。
而登上體育畫報封面,對於運動員本人也同樣意義非凡,那是可以引以為傲的事情。
林書豪颳起林旋風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報道:
“華裔球員林書豪連續第二週成為美國著名雜誌《體育畫報》的封面人物,這在紐約城體育史上還是首次。林書豪也成為了自1990年以來第12位連續成為該雜誌封面人物的運動員,諾維茨基曾在上賽季總決賽期間做到過這一點,喬丹曾連續3周成為雜誌封面人物。”
封面人物,可不一般。
先講一個年輕球迷可能不太瞭解的小故事吧。
2000年,悉尼奧運會,體育畫報出了專題的期刊。
從參加奧運會的大國之中,每個國家選取一個標誌性的團隊進行報道。
報道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時候,體育畫報沒有選女排、乒乓球、跳水...這些咱國家的絕對優勢專案,或者說夢之隊。
他們竟然選擇了籃球...或許是出於關注度的考慮吧,畢竟籃球是大受眾專案。
在悉尼,中國男籃的王治郅、巴特爾、姚明三大內線攜手登上了國際舞臺。
他們的身高很難不引起別人注意。
於是,《體育畫報》為這三大中鋒寫了一篇稿,題目就叫《Great wall》。
後來,球迷都稱當時的中國內線為:“moving great wall”。(移動長城)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常說的,移動長城這個稱號,就是《體育畫報》起的。
報道里,有這麼一句話:
“像茶、絲綢和馬可波羅的見聞一樣,中國男籃的高大內線開始被世界所知。“
姚明第一次登上《體育畫刊》封面是2002年第43期。
封面上大姚平伸著兩個長臂,一手抓著一個籃球,樣子像是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I”。
該雜誌在他身體兩旁分別加了一個“B”和一個“G”,正好湊成“big(大)”這個英文單詞。
這,絕對的老球迷回憶啊...
但如今,一個時代,要結束了。
這背後,折射的是紙媒如今的生存環境,也不只是體育畫報是這般境地,大夥熟悉的《灌籃》、《籃球先鋒報》...不都如此麼?
快餐文化的影響下,現代人生活步伐逐漸加快,這是歷史的趨勢,也是時代的更迭。
紙質媒體是時代發展的特性讓它退隱。
這就好比我們喜歡的運動員遲早會退役一樣,這是自然的規律。
時代的車輪隆隆駛過,綠皮火車總要淘汰的,因為高鐵來了。
但是,這個年紀的我們,會為過去的情感唱輓歌。
對於我來說,體育畫報的封面,就是我籃球記憶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