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隊作為東道主已經順利進入八強,但辦賽之前如何算計讓整個形勢對自己最有利、爭取最好的晉級線路,而讓強隊提前“火拼”,一如此番1/4決賽中“亞洲四強”捉對廝殺的局面,還是很值得研究和琢磨的。
同樣是東道主,就以去年10月份的杭州亞運會男足賽為例,身為東道主的中國亞運隊明知道韓國亞運隊是最強的、也是奪金最大熱門,但偏偏非要在同一個半區,在1/4決賽中就與之相遇,而不是在分組抽籤之前研究透前進線路,將韓國隊分到另外一個半區。
當然,這已經是題外話了。也許有人會說,“實力不夠啥都白搭”。但是,“當東道主”真的是一門大學問,看看這次亞洲盃賽的東道主卡達隊所設計的前進路線圖便可以領略一二。而對賽事本身而言,亞洲“最強五強”中的四強直接在1/4決賽中捉對廝殺——澳大利亞隊vs韓國隊、伊朗隊vs日本隊,不得不說是本屆賽事的一大遺憾。對照2019年上屆亞洲盃賽,這裡面大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