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的時候對於一個人的好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說韓國國乒的歸化球員田志希。她就真的把孫穎莎當成妹妹對待,東京奧運會,早早結束比賽任務的田志希天天守在運動員食堂幫助孫穎莎換PIN徽章。
當比賽場地來到韓國的時候,田志希主動給孫穎莎準備好吃的,當導遊,可以說田志希對於孫穎莎的好是從裡到外,發自內心的。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好都是像田志希這樣,也有一種對待她人的好叫作張本美和式的。
和田志希一樣,張本美和也是華裔,只不過她加入了日本籍,或許是因為有這一層關係,在賽前採訪的時候,張本美和總是很親熱的稱呼孫穎莎為“莎莎姐姐”,而且在一整段採訪中,張本美和至少叫了10次,似乎兩者的關係非常的親密,張本美和在採訪中表示能夠和女單第一的莎莎姐姐較量,這對於自己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有種關係叫作塑膠姐妹花,在這一場對決過後,張本美和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第一局比賽,張本美和取得了開門紅,在孫穎莎扳平大比分的時候,張本美和又贏下一局,大比分來到了2:1,張本美和看到了獲勝的希望。可是當張本美和8:4處於絕對領先被孫穎莎打出7:0逆轉,當孫穎莎連續贏下兩局比賽,大比分3:2逆轉的時候,這段姐妹感情似乎也破碎了。
在輸球后,接受採訪的張本美和不甘心的流淚,在談到孫穎莎的時候,“莎莎姐姐”的稱呼不見了,張本美和用“對手”和“她”來稱呼孫穎莎,甚至在談論到獲勝的孫穎莎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張本美和臉上的“狠勁”,似乎再碰面,她能把孫穎莎吃了。
賽前叫孫穎莎姐姐,輸球后,用對手稱呼莎莎?張本美和為何會如此呢?首先這是人的本性,在潛意識裡面,張本美和的姐姐只是客套,並不是田志希那種發自內心肺腑的感情投入,所以當張本美和的“利益”受到損壞的時候,她對於孫穎莎的怨恨油然而生,自然不會再用莎莎姐姐來稱呼孫穎莎。
其次是張本美和的年少,如果張本美和的年長一些,她可能會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達,不過她才15歲,會有這樣直接的反應很正常,不過這是不用擔心,日子還很長,有一天當張本美和像伊藤一樣輸多了,她也就習慣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