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4-0痛擊薩勒尼塔納,領先第二名的分差達到10分。
不過賽後,幾乎所有的記者都擺出“興師問罪”的姿態,追著國米教練,直指所謂的“最大爭議”——嫌國米輪換太少。
歐戰在即,為什麼國米輪換反而偏小?有兩大現象,使得人們感受到國米身周圍繞著一種冠軍球隊的霸氣,或者說,震懾力,因此對於輪換這個問題,不能只考慮“做法”,更多應該考慮“效果”。此戰國米沒有進行大輪換是事實,但為主力減負的效果,卻很好。
哪兩大現象?
首先,是本賽季的國米表現出了17年來最強悍的統治力。
國米前24輪拿到20場勝利,這是隊史同期只實現過兩次的超高勝率,上一次,就是2006-07賽季(21勝)。前24輪拿到63個積分,也是隊史同期第二高,更高的也是2006-07賽季(66分)。
2006-07賽季因為“電話門”,尤文降級,AC米蘭罰分,意甲成為國米的獨角戲。彼時,是有著非競技原因的。
17年之後,沒有宣判,沒有罰分,國米卻表現出了同樣的統治力,難能可貴。
植根於球隊的統治力(五大聯賽淨勝球第一),球員的紀錄,更是多得不勝列舉。
勞塔羅成為維耶裡之後,國米第一位單賽季前23輪聯賽就射入20球的前鋒。
圖拉姆成為德約卡夫之後,第二個在國米單賽季聯賽進球兩位數的法國人。
索默不過只用了23輪聯賽,就實現15次零封,追平了他個人職業生涯的單賽季聯賽零封紀錄(2014-15賽季在門興)。
甚至連奧古斯托,都成為13年來首位在國米單場助攻兩次的後衛。
如此表現,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義大利民眾歎服:國米本賽季表現出的水準,在意甲是獨一檔的,領先第二名兩位數積分是合理的。
另一個現象同樣值得關注:國米確實輪換幅度比人們預期的要小,但號稱“為保級殺紅眼”、“換帥如換刀”的對手,輪換幅度卻遠超預期。
國米此戰,相比起上輪踢羅馬,只做了3個調整。
最需要休整的“驢一號”阿切爾比因傷缺席,“驢二號”達米安歇了全場,“驢三號”恰爾汗奧盧66分鐘就被換下。
因為半場3球領先,國米將圖-勞組合、姆希塔良在第60分鐘換下。
而對手呢?對比《米蘭體育報》賽前的預測,國米的輪換幅度確實偏小,但對手的輪換幅度卻很大、非常大——近半的主力沒有首發出場。
單就體能支出來看,國米全戰全隊的跑動只有104公里,什麼概念?比起前22輪國米的場均跑動(112公里),少跑了大半個人。而對手的全場跑動只有100公里,比沒有拿出全力的國米還少很多,比他們前22輪的平均水平(111公里)整整少跑出一個人的差距,可以用“出工不出力”來形容。
這顯示出薩勒尼塔納的心中所想——他們對於在梅阿查球場拿分並不抱任何希望,他們不想讓主力承擔受傷或透支的風險,他們更希望在接下來五輪(對陣蒙扎、烏迪內、卡利亞里、萊切和博洛尼亞)時去全力搶分,至於這一戰,就放棄吧!
這也是國米全場射門數26比1,射正數10比0,重新整理本賽季意甲單場單隊最多角球(18個)紀錄的根本原因。
一言以蔽之:國米本賽季表現出的強悍統治力,使得對手未戰先怯、雪藏主力、小輸當贏、出工不出力,擺出繳槍求輕虐的姿態。這使得國米可以在不進行大幅輪換的前提下,就實現為主力減負的目的,不誇張的說,這場4-0的比賽強度和烈度,並不比一場內部訓練賽高多少,人們並不擔心國米消耗過大,反而該擔心索默會不會感冒。
賽後,國米主帥小因扎吉解釋了自己為什麼不做大輪換:“相比起踢羅馬,我們進行了3處調整,確實,我可以換得更多,但這不是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集中力……作為球員,我拿到過一個幾乎就要丟掉的意甲冠軍。我們都在足壇闖蕩多年,我們都知道,在足壇,沒有什麼獎盃已經‘安全’的事。”
小因扎吉球員時代只拿過一個冠軍:千禧年時,尤文在聯賽只剩8輪時,以9分優勢領先拉齊奧,但最終在佩魯賈的雨戰之後,藍鷹成功折桂。
有這樣的先例,小因扎吉越是到爭冠的“衝線”時刻,就越是謹慎,這可以理解。
賽後,很多老鐵非常不爽,抱怨小因扎吉輪換幅度太小。
但歐冠前的輪換,是希望實現兩大目的:其一,為主力減負。其二,在不付出太大消耗的前提下拿到“計劃內三分”。
事實是,因為國米在聯賽表現出的強大震懾力,因為對手提前繳槍高舉白旗,國米在沒有進行大輪換的前提下,完美實現了上述兩大目的。
這是冠軍球隊霸氣側漏的表現。那麼,諸君這一次就別上頭了唄,犯不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