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作為一種高強度的耐力運動,不僅考驗著選手的體能與毅力,還對跑者的身體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影響。
英國BBC網站在2019倫敦馬拉松比賽前釋出了一項有趣的研究,該研究對2018年倫敦馬拉松的超過40000名跑者進行了深入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在完成一場馬拉松比賽後,每位跑者的平均身高會減少1.25釐米。
馬拉松引起的變矮
這種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源於長時間的跑步過程中對脊椎的連續重複衝擊。
馬拉松跑者在比賽中需要不斷地前進,這不僅對下肢肌肉構成極大挑戰,同時也會對脊椎造成持續的衝擊力。
這些衝擊力主要透過腳步觸地時傳遞上來,隨著每一步的落地,脊椎椎間盤被迫壓縮。
椎間盤,作為脊椎骨節之間的緩衝結構,其內部含有髓核——一種高水分的膠質物質,是保持其彈性和高度的關鍵。
長期跑步導致的重複性脊椎衝擊,會使椎間盤的髓核受到持續的壓力,進而導致水分被壓迫滲出。
隨著髓核水分的流失,椎間盤的高度減小,這直接影響到整個脊椎的長度,進而導致整體身高的減少。
雖然這種身高的縮矮是暫時性的,但它卻是馬拉松跑者在賽後經常面臨的一種物理現象。
椎間盤的自我恢復
跑完馬拉松後,很多跑者都會發現自己的身高有所縮矮。但值得慶幸的是,椎間盤具備自我恢復的能力。
經過適當的休息和營養補充,被壓縮的椎間盤會逐漸恢復至原有厚度,從而使身高得以恢復。通常情況下,這一過程在24至48小時內自行完成。
為了促進椎間盤的快速恢復,運動後的休息尤為重要。在這段休息時間內,避免長時間的站立或坐著,更多地採取躺臥的姿態可以幫助減輕脊柱的壓力,為椎間盤的恢復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跑者需要確保在比賽後能獲得充足的休息,特別是高質量的睡眠。睡眠不僅有助於體力的恢復,也是脊椎自我恢復的關鍵時刻。在深睡眠階段,身體會自然釋放生長激素,促進身體組織,特別是椎間盤的修復和再生。
此外,適當的拉伸和放鬆運動也有助於改善脊柱周圍的血液迴圈,為椎間盤修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這有利於椎間盤恢復其厚度和彈性。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馬拉松跑者在比賽後應增加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攝入,蛋白質是修復受損肌肉和其他身體組織的關鍵營養素。
同時,足夠的水分攝入也不可忽視,水分可以幫助恢復椎間盤的水化狀態,維持身體的水分平衡。
此外,富含維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和堅果,可以有效地減少運動引起的炎症,加快恢復過程。
減少衝擊緩解變矮
從運動學的角度,這種對脊椎椎間盤的壓迫是無法避免的,但透過對跑步技巧的最佳化、強化核心肌群的訓練以及合理的營養補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脊椎衝擊,保持椎間盤健康從而緩解身高縮矮的現象。
為了減少在長距離跑步過程中,特別是馬拉松比賽中腳底、腿部和骨盆等部位所承受的衝擊力,以下實用方法值得跑者們關注。
選擇合適的跑鞋:穿戴合腳且專為長距離跑步設計的鞋子,能有效吸收並分散衝擊力,減輕對腳底和腿部的壓力。尋找鞋墊材料軟而有彈性的跑鞋,將有助於改善衝擊力對骨架的影響。
使用正確的跑步姿勢:用身體略向前傾的跑步姿勢能減輕對膝蓋和背部的衝擊。保持穩定的步幅和節奏,避免跑步時腳步過大或過急,有助於降低衝擊力。
地面選擇和調整:儘量選擇具有一定彈性的跑道,如塑膠跑道、草地等,相較於水泥或瀝青路面,這些地面能更有效的吸收衝擊。在可能情況下,改變跑步路線,避免長時間在硬質地面跑步。
加強腿部和核心肌群的訓練:強化腿部肌肉不僅可以提升跑步表現,更有助於吸收和分散衝擊力。核心肌群的強化也能改善身體穩定性,減少在跑步過程中不必要的搖晃,從而減輕對椎間盤的壓力。
保持適當的體重:過重的體重會增加腳底衝擊力。透過健康飲食和適度的鍛鍊,維持一個理想的體重,能夠有效減輕跑步對身體的負擔。
馬拉松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會導致身體水分流失和肌肉收縮,從而使得身高短暫下降。
但是,一旦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補充,身高就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因此,馬拉松導致的短暫身高下降是完全可逆的,不必過於擔心。
你有覺得跑馬拉松後變矮了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