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後,世界第一孫穎莎依然延續著強勁勢頭。澳門冠軍賽接連戰勝張本美和、王藝迪等強手斬獲新週期第一冠。不過,要想洛杉磯奧運女單衝冠,完成大滿貫偉業,莎莎從現在起,就要破解兩大瓶頸。
正手看似強大,實為相持中的短板,陳夢巴黎把莎莎研究太透徹。
孫穎莎的兩大看家本領是:前三板發球搶攻、正手殺傷力大!世界第一的正手,是建立在發球戰術套路配合上的。發到哪,打到哪,這個是孫穎莎算好、算清楚的,在這樣的戰術體系下,她的正手能力應該是在當下女子乒壇排第一了。可是,打起相持來,孫穎莎的正手未必就有這麼厲害了。陳夢在巴黎奧運會就是採取“壓反調正”,把莎莎打得左撲右防,正手失誤不斷的。孫穎莎的身高為1米62,護檯面積相對較小。
當年,鄧亞萍為了克服身高偏矮,護檯面積不足的問題,她是把兩張球檯拼到一起,然後揹負30斤的沙袋,全臺跑正手來訓練的。當撤掉一張球檯、卸掉沙袋時,鄧亞萍跑一張球檯,感覺自己要飛了起來。孫穎莎在巴黎輸給陳夢,就是陳夢壓住了莎莎的反手,然後突變正手直線,孫穎莎撲過去之後,整個身體就失位了。這個套路在新週期,也會被張本美和、王曼昱等人借鑑。如果不解決正手位相持環節,保護能力不足的問題,孫穎莎依然會被打到短板。
厚度不足,過於依賴前三板得分,40+大球相持為王。
東京奧運會,孫穎莎負於陳夢,當時的莎莎在相持厚度上,不如陳夢。正手連續進攻,打不穿陳夢,反手相持也是顯得有些單薄。巴黎週期,邱貽可把孫穎莎反手相持能力,彌補了上來。可是大家也看到了,巴黎巔峰對決,陳夢仍然是更為厚實的一方。王曼昱在休斯頓世乒賽、全運會女單奪冠,就是陳夢、孫穎莎都難以擊穿王曼昱。可以說,40+大球時代,就是相持為王的時代。
孫穎莎有不錯的發球搶攻能力,這個在打關鍵球上,非常奏效。一個發球搶攻,再加上正手的穿透力,莎莎在關鍵球上往往能夠笑到最後。可是大球時代,過於依賴前三板得分,是不現實的。相持階段的強強對攻,已經成為常態。16歲的張本美和跟孫穎莎打相持,就已經非常有自信。經過4年的歷練,張本美和的相持實力還會有明顯增長。另外,王曼昱在控制好傷病的前提下,她的相持實力還要厚於陳夢。孫穎莎要想洛杉磯女單奪冠,相持厚度她在這一個週期,還要繼續提升。
馬龍是最佳借鑑模版,邱貽可戰術設計上不如馬琳,莎莎要向龍哥多請教。
馬龍的職業生涯跨越了4屆奧運會,從早期的與“二王一馬” 對抗,到後來與張繼科、樊振東這種反手體系球員對決,龍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國乒女隊陳夢、王曼昱、王藝迪的反手相持特別厚實,莎莎要想在與這些反手為主的隊友身上,拿到勝利,要多向馬龍學習。樊振東、梁靖崑、林詩棟這些反手單板質量奇高的球員,都被龍隊的戰術套路所控制,有力發不出。“六邊形戰士”、“戰術大師”這些稱號不是白給的。
當然,以現在孫穎莎的戰術能力,在對陣隊友時也不處於下風。可是誰不想在大賽爭奪上,多幾個戰術套路呢?東京奧運會,樊振東相持反手,壓馬龍正手的策略,龍隊就破解非常成功。邱貽可在訓練技術上,確實給莎莎帶來了實力的提升。可是在研究戰術上,他不如曾主管過陳夢的馬琳,套路更多。莎莎最值得誇讚的一點就是:看到好的東西,她會主動請教並去借鑑。之前,她在彌補反手相持時,還請教過前國家隊隊員張煜東。
兩次奧運會單打,一次輸給陳夢是相持厚度不足,一次是壓住反手後,正手空檔被打穿。即便是貴為世界第一,孫穎莎也是有短板或瓶頸存在的。希望莎莎在新週期能夠在對陣反手體系球員上,能夠更厚實,更有解決問題的戰術套路吧。大家贊同以上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