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隊不再對澳大利亞俯首稱臣
日本足球的故事是一部勵志傳奇,展示了持續的投資和努力如何將夢想變為現實。
三笘薰是日本隊中的明星球員。過去,日本隊不得不向澳大利亞低頭,但現在,隨著J聯賽的壯大——擁有60家職業俱樂部——日本足球展現出了令人敬畏的深度,讓澳大利亞在世界盃預選賽中顯得力不從心。
歷史轉折點
澳大利亞上次戰勝日本還是在2009年的墨爾本板球場,那是一場2010年世界盃預選賽。卡希爾,如同他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上的表現一樣,再次成為了日本隊的“剋星”,他打入了澳大利亞2-1戰勝日本的兩球,超過74000名觀眾目睹了這一幕。當時,“日本:永遠活在我們的陰影下”的標語牌在MCG體育場的看臺上格外顯眼。
然而,在那場比賽之後的15年裡,兩支隊伍的命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澳大利亞曾經施加的陰影如今已經徹底轉向。自從MCG的那場比賽以來,日本隊取得了6勝3平的成績,而澳大利亞隊卻未曾獲勝一次。
撰稿人肖恩·卡羅爾回憶說:“2006年時,面對擁有眾多英超聯賽知名球員的澳大利亞隊,日本隊總覺得自己處於下風。這種狀況直到2011年亞洲盃決賽後才有所改變。”
2011年1月29日,在卡達的哈里發國際體育場,日本隊在亞洲盃決賽中擊敗了澳大利亞隊。這場勝利不僅為“藍武士”贏得了冠軍獎盃,也為日本隊帶來了巨大的信心提升,從此他們開始與澳大利亞隊平起平坐。
近年來,實力對比完全倒向了日本隊。他們不僅變得更強,而且兩支隊伍都非常清楚這一點。
澳大利亞面臨著諸多內部挑戰,而日本則依靠其長遠的戰略和J聯賽的發展建立了堅實的基礎。東京FC的主教練彼得·克萊莫夫斯基,曾是澳大利亞前國家隊教練安格·波斯特科格魯的助教,他表示:“日本對60家職業俱樂部進行了系統性投資,無論是在基礎設施還是資金方面,都旨在幫助球員達到最佳狀態。他們堅持長期規劃,這正是他們能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加成功的原因。”
成立於1993年的J聯賽,現在擁有60支球隊,分為三個級別,並擁有成熟的升降級機制。相比之下,澳大利亞的A聯賽僅有13支球隊,短期內也沒有擴張或與次級聯賽建立聯絡的計劃。
儘管J聯賽在其巔峰時期吸引了國際巨星,但日本始終強調從中學生、大學生和青訓營中培養年輕人才。對外援人數的限制也給本土球員提供了成長的機會。
克萊莫夫斯基認為澳大利亞可以從這個體系中學習:“建立一個升降級制度將有助於澳大利亞足球的發展。我們需要加強各級聯賽之間的聯絡,以便輸送更多的天才球員,並夢想著有一天能贏得世界盃。”
日本對澳大利亞的優勢
日本足球協會前秘書長、J聯賽創始人川淵三郎曾表示,國內聯賽不僅提升了日本足球的整體水平,還引發了一場“社會革命”。
“過去,日本人並沒有社群體育俱樂部的概念。政府和業界高層人士在國外瞭解到這個體系,但他們認為這不適合日本。他們覺得國外的情況與日本大相徑庭。”
雖然澳大利亞也曾經歷過足球革命,推出了A聯賽和“足球,但與你所知不同”的口號,但三十年後,袋鼠之國的足球似乎失去了方向,而日本則強勢崛起,成為了其他亞洲國家效仿的物件。
看看日本隊的陣容,他們擁有在歐洲足壇聲名顯赫的球星,比如遠藤航、三笘薰、堂安律、久保建英等。在最近五場2026年世界盃預選賽中,由森保一帶領的日本隊全勝,攻入24球,且保持零封。反觀澳大利亞隊,在最近三場比賽中只在對陣中國隊時取得了首勝,得到3分。
現在,籠罩在日本頭上的澳大利亞陰影已不復存在,相反,日本已成為亞洲頂尖球隊,而澳大利亞還需走過漫長的道路,才能恢復往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