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南洋杯世界圍棋大師賽舉辦期間,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暢談了與圍棋發展有關的一些話題。
在這篇專訪中,常昊說職業比賽和業餘比賽需要統籌發展。常昊表示,當今中國圍棋的發展挑戰和機遇並存,一方面國內的職業和業餘比賽都比以前豐富,另一方面叫的響的賽事品牌仍然缺乏,業餘比賽也存在同質化現象。現在舉辦的世界比賽和國內比賽的數量都比20年前多,但是感覺賽事影響力卻越來越小。除了個別棋手,比如柯潔之外,現在的優秀棋手很難出圈兒。
在常昊看來,國內現有的圍棋業餘比賽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是同質化的比賽太多,二是錦標賽色彩偏重。
常昊認為業餘比賽的獎金可以有一些,但不能太高,辦比賽的宗旨應該是讓更多人體會到圍棋的樂趣。現在的業餘圍棋比賽有點向競技化發展,比來比去只是少數業餘七段,八段有實力獲得獎金,絕大部分的業餘棋手,特別是成年棋手沒有賽事的體驗感。中國圍棋協會將考慮對全國性的業餘比賽進行一些指導,不要設太高的獎金,以獎品為主,或者跟當地旅遊結合發放一些旅遊優惠券等。
常昊著重指出,目前國內的職業和業餘圍棋比賽出現了一種“倒掛”的現象。因為大部分職業比賽的參賽名額有限,有些剛入段或者低段位的職業棋手面臨參賽機會比較少,收入比較低,難以靠比賽養活自己。與此同時,少部分業餘高手可以在大量的業餘賽事中贏取較高的獎金,反倒是以下棋為生了。
常昊表示未來希望對國內的職業和業餘賽事進行更好的統籌和整合,大致有兩種思路:
第一種是將所有的賽事分級分類,不分職業和業餘水平,越高的比賽獎勵越高,只要達到相應的等級分標準,就可以參加相應賽事的比賽。
第二種是還分職業,業餘,但是業餘比賽不能有獎金或者只有少量獎金,要不然現在倒掛很嚴重。衝段棋手定段成功之後,比賽和收入反而減少了。
如果用第二種方法,常昊表示也在考慮在職業棋手定段之後設立一個兩年的緩衝期,在緩衝區內可以繼續參加業餘比賽。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剛入段後幾年是職業棋手是最虛弱的時候,實力和比賽機會都不夠,經濟上的壓力比較大。
常昊同時表示中國圍棋現在發展的形勢還不錯,據估算每年學棋的人數在200萬左右,巔峰時曾達到每年300萬左右。家長和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興趣選擇也很多,另外現在國內出生率下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也對圍棋專案的普及帶來了變數,如何保持和提高圍棋的青少年人口將是一個挑戰。
常昊認為老師和學習的氛圍特別重要,如果有好的氛圍和好的老師,小朋友就會學下去,堅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常昊強調圍棋從業者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現在總體發展形勢不錯,做一些改革和體系性的建設會比較從容。如果等到以後專案逐漸滑坡,或者像日本現在這樣學棋人口大幅下滑,再想改變就更難了。
其實中國國際協會這麼考慮也在意料之中,我們看一張圖表,這是2023年中國18歲以下職業棋手的年收入。最高的不到16萬,最低的只有2000元。
一個棋手從小被培養成為職業棋手,大致要花銷50~80萬之間。這是一項投資,家長肯定要考慮到回報的,如果職業低段棋手這樣的收入怎麼可能將前期的投入賺回來呢?
曾經熱極一時的出國留學為什麼近年來遇冷了?就是因為家長髮現前期投入一二百萬讓孩子去留學,結果留學回來後一個月的月薪還過不了1萬。怎麼算怎麼不划算,所以出國留學熱就冷了。
圍棋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孩子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家長是將他的時間用在圍棋上、用在鋼琴上還是用在文化課學習上,都是需要考量的。時間花在哪裡,哪裡就出成績。
在早期的時候,成為職業棋手的價值是要明顯超過成為清華北大學生的。第一,職業棋手有編制。第二,收入和社會地位也高,知名度也高。第三,如果想去讀大學,就可以入讀清北復交這些頂級高校。第四、還能結識社會頂級圈層的人脈圈。這被認為是通向人生成功的一條通天捷徑。
但是近年來就不一定了,現在的職業棋手都要靠自己打比賽掙飯吃了,已經沒有編制了。但是如果是985的學生,想考一個編制還不是特別難的。能定段的棋手智商都很高,將學棋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考上一個985大學應該還不是很難的。
如果低段職業棋手的未來就是去教棋,那還不如從小培養孩子考985考編,人生更有保障。
因此在讓家長去選擇讓孩子當一個低段棋手,還是上一個985大學,可能很多人會選擇上985大學。這就影響了一些高智商孩童學圍棋的熱情,從而影響到中國圍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