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兩連勝,結束了這個視窗期的亞預賽征程。面對關島、蒙古,贏球不會是新聞,輸球才是。
不吹牛逼,廣東省聯賽球員湊一波人,集訓三個月,都能和這些隊伍打一打。
關於男籃,好話大夥在別的地方聽多看多了,帝哥潑點冷水吧。
講實話,這兩場下來,我對的表現很失望。
那些吹捧他能打NBA的,我很想問一句:why?
希望來個懂球的說服我...
按道理,如果一個球員有被NBA選中的前景,那麼打這種級別不應該手拿把攥麼?
別說絕對的統治級,那也可以明顯看出他區別於其他球員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個NBA球探,去考察一名中國球員的時候,你會重點看他打蒙古、關島這種對手的比賽麼...
參考價值是很有限的,別說這是段考了,連月考都算不上。
如果你打蒙古都能收穫巨大的優越感,那中國籃球確實是沒啥底線了,這跟國足打馬爾地夫10-1大勝沒啥區別...
我對楊失望的最大原因,不是資料不好看,而是兩個字:態度。
失望的來源,是期待。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短影片時代。
內容的碎片化特性使得螢幕前的你我,難以獲得深度和連貫的資訊,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認知能力的下降和注意力的分散。
就好比你在抖音刷到楊瀚森的一個精彩傳球、一個內線腳步,自媒體創作者配上幾個大字“國產”,你也就信了。
“噢,的確有約老師的幾分神韻。”
於是得出結論:這哥們能打NBA...
但如果你看了這兩場楊瀚森打蒙古和關島的比賽直播,花點時間看看細節,你就會明白帝哥的失望點。
這次比賽打完,一名以天賦著稱的年輕球員,又一次放大了自己的缺陷。
19歲,“八九點鐘的太陽”,怎麼能這樣打籃球,他看上去比37歲的韓德君都慢,都老。
核心點,態度。
一個字總結:懶。
偶爾某個球確實很亮眼,這有一說一。
但是比賽看下來呢,防守不行,擋拆移動慢,搶籃板球站樁,投籃差,最致命的是球風軟,還沒有進攻慾望。
2米18大個,搶不過關島和蒙古內線,這能說得過去麼...
是不是覺得對手太菜了,隨便打也能贏?
年紀輕輕,體力第四節初就感覺跑不動了,打球風格跟快退役的中鋒一樣,做做擋拆(還沒有質量),真是一點侵略性沒有。
或許你會噴我,對一名19歲的球員要求太苛刻了。
但是,努力搶籃板球跟年齡沒啥關係吧...
純純的,就是慾望的問題。
所以說,美國的球探還是牛逼,也不怕講實話。之前選秀專家喬納森-吉沃尼講的那些點,是不是一一應驗了?
“防守是弱點,需要再加強。”
“必須開發出三分,沒有三分打不了NBA。”
“NBA球隊對楊瀚森很感興趣,但球探看完比賽後都有些失望。”
不是傳幾個好球、玩幾個好腳步,就是“xx約基奇”的。
約老師別看他在場上也搖頭晃腦,看上去吊兒郎當無所謂。
但有幾點,你不得不服人家:
第一,該跑的時候,速度一點也不慢。打美國夢之隊,第四節還飛速快下呢。
第二,這賽季三分球命中率56.3%。
第三,偶爾偷懶,但人家的比賽慾望是沒問題的。
湖人戴爹,可以收拾聯盟99.9%的內線,但遇到約基奇,基本是被“當狗打”,信心完全被摧毀了。
一到要勁的時候,五花肉是真要你命。
這就是超級球星的兜底能力。
這好像有點扯遠了。
拿楊瀚森來和約老師這種史詩級球星對比,顯然是不公平的,起點、能力不一樣。
但我想表達的一點是,不要只看到人家吊兒郎當的部分。
明年(或未來),楊瀚森去NBA也好,其他聯賽也罷,或者就留在青島隊打CBA,“懶”是一定要改的。
端正這個態度,咱再去談投籃、再防守擋拆。
很多時候,真的只是你想不想的問題。
比如,擋拆之後的下順,這難麼?
不要求你有大秋的下順速度,但至少得展示出來這樣的動作行為。
如果你志存高遠,目標是NBA,這樣的奔跑能力,絕對是不行的。
作為五號位,這樣的掩護質量,更不行。
聯盟裡,基本沒有蹲坑中鋒的生存空間了...
一個新秀,被球迷投票成了全明星北區首發,被媒體投票進入年度最佳陣容一陣並拿到了年度最佳星銳球員獎,被各隊主教練投票成為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連姚明都說:“作為籃協主席,我不希望楊瀚森去NBA,因為他去了NBA,CBA就沒有球星了。”
從某個角度講,楊瀚森收穫了太多的寵愛了。
從球員的成長來說,這不一定是好事兒。
如果一名年輕球員,他不需要很賣力,就可以在聯賽裡收穫鮮花、掌聲、享受“眾星捧月”待遇的時候,19歲和29歲,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因為你每天訓練1個小時和3個小時,也看不出來區別。
如果條件可以,如果自己有追求有慾望,早點去NBA吧,才明白什麼是競爭。
在那裡,稍微跑慢點,就會沒飯吃,丟一個籃板球,丟一個空位投籃,就會被罵、就會換下來一整場坐冷板凳。
多經歷這些事,才知道“江湖險惡”。
如果留在國內,哪來的動力?
退一萬步講,哪怕就最後留在國內,不也需要改變麼...
有球迷評論:“這麼下去,他就要成為下一個了...”
哥們兒,王哲林CBA巔峰賽季,26.1分11.6籃板呢。
哥們兒,王哲林打伊朗,23分7籃板欺負老哈達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