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CBA格局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外援變成四節7人次之後,對於本土球員出場時間的壓縮非常嚴重。一些之前場上資料不錯的球員,現在幾乎都打不上球了,比如遼寧男籃的,本想大幹一場,結果境況比過去都糟糕。
趙率舟本賽季代表遼寧隊打得比賽看著不少,參加了14場,但平均只有5.4分鐘,僅能拿到1.6分0.8個籃板,基本上是可有可無的狀態。
而巔峰期的趙率舟在江蘇隊場均拿到12.6分3.8個籃板1.5次助攻,是隊內絕對的主力,獲得當時主教練李楠的認可。
更麻煩的是,趙率舟這次和遼籃籤的是長約,年初回來時候就是三年多的C類合同,過兩本賽季也還有兩年,按照CBA這個趨勢,他在未來能給遼籃做的貢獻也不會很多。
趙率舟本來就是遼籃培養的球員,稍微遺憾的是作為小前鋒身高不到2米,防守也不算突出。當時郭士強更青睞叢明晨,隊內還有賀天舉、劉志軒,也就把趙率舟租借出去了。2018年混了個總冠軍之後,趙率舟就徹底加盟江蘇隊。
趙率舟從三人籃球國家隊回來後三分球準星更好了,李楠也給了他主力位置,那賽季江蘇隊確實打得不錯,重返季後賽。要不是因為消極比賽,江蘇隊其實還能平穩提升。那次事件影響的不只是李楠,他看好的球員也都遭殃了,比如劉志軒、崔曉龍。
2023年趙率舟打了幾個月的三人籃球就得到遼籃召喚,他當然是很高興的,畢竟又能回到老東家,給的重視度也很高。估計當然遼籃考慮的是增加個鋒衛搖擺人,特別是知道叢明晨跟腱傷勢嚴重要長期休戰,自然要提前佈局。
2024年夏天趙率舟訓練做得不錯,體重減了,速度更快了,很多場熱身賽都發揮了三分技能,按理說可以在聯賽裡大幹一場的。特別是一直在受傷休養,隊內三號位非常缺人。
哪知道新賽季CBA的變化這麼大,遼籃固然是引進了多個外援,但本土的輪換也很重要。更要命的是,三號位的沙約克和球隊不相容,發揮不出來個人能力。不過楊鳴也不敢重用趙率舟、俞澤辰,主要是今年競爭太激烈了,其他球隊都補強了,對手同等位置很有競爭力。
目前遼籃的思路很明確,三號位找來了韋伯,再等到張鎮麟復出,這兩人就是常規輪換了。即使不合適,也是再找其他外援,否則根本打不贏幾個強隊。
趙率舟獲得的出場機會不會增加,能進入12人大名單都非常難。另外,遼籃的後衛也比較擁擠,之前考慮重點培養的李虎翼、張峻豪的時間也縮水了。
賽季初楊鳴接受採訪時公開說過,因為外援的增加,CBA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本土球員打不上球了,這和前幾年單外援時期完全不同。所以,一切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