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在今天公佈了今年的替補入選情況,東部:坎寧安、利拉德、希羅、加蘭、莫布利、杰倫-布朗、西亞卡姆;西部:愛德華茲、哈登、杰倫-威廉姆斯、文班亞馬、戴維斯、小傑克遜、申京。
先說東部,坎寧安帶著活塞打到東部前八該進一個;的人氣底子和場均25.3分擺在那裡;熱火東部第七的位置也有一個名額,只不過阿德巴約這賽季退步了,名額給了希羅。
加蘭和莫布里自然屬於第一的福利;西亞卡姆也是佔了戰績的優勢,東部前場也確實沒什麼人,班凱羅和小瓦都是傷病太多沒辦法進,不然杰倫-布朗其實全明星位置很危險,包括我昨天說的杰倫-約翰遜也在候選名單了,但賽季報銷了。
東部屬於後場的人太多,前場的人太少。除了眾所周知的三球,吹楊和馬克西其實也都有全明星的理由,但戰績就要差點意思了。
西部這邊那糾結的因素就更多了,首先華子、文班和濃眉都肯定要佔一個位置。雷霆西部第一得留出兩個全明星名額,所以杰倫上去了。火箭西部第二和灰熊西部第三都得有一個名額,但我沒想到是申京和JJJ兩個前場進了,打法更好看的莫蘭特和杰倫-格林落選了。
布克落選沒那麼讓人意外,戰績差不多的國王這次是一個沒進,小薩和福克斯都有入選的理由,但一個蘿蔔一個坑,獨行俠的東契奇(傷病)和歐文也都沒進。
哈登時隔兩年重新入選全明星也是挺勵志的,這賽季硬生生把快船帶到了這個位置,入選全明星算是一種獎勵。當然球迷暢想的哈登+鮑威爾都進還是太夢幻了,二選一才是更符合現實。
還是得重複說一句的是,全明星替補是教練選的,到這個階段已經和球迷人氣沒什麼關係了,入選的因素是戰績+教練喜好。知道這一點,三球最終落選其實也不意外了。
三球今年獲得了高達242萬張球迷選票,在東部後場的板塊一直都是統治級別的領先優勢。最終領先第二名的米切爾42萬票,這個差距甚至比最終入選全明星的希羅拿到的總票數都多(37萬)。
當初因為帕楚里亞的驚人票數,最終讓NBA搞出了一個球迷投票佔50%,球員、媒體投票各佔25%的規則來限制一些意外情況發生。結果今年,在美國本土人氣非常高的三球成了這個“意外情況”。
球員投票也能排在第三的三球,最終媒體投票只排在第三,惜敗於布倫森。這是第一次投票第一卻最終落選先發,甚至於三球最終落選了替補,什麼都沒落到。
三球這個賽季場均28.2分5.3籃板7.3助攻,三項之和40.8,這超過了本屆東部全明星替補的任何一位球員。他的任意一項資料,都比東部全明星替補的後衛要多。
但與此同時,他的出手數是全聯盟第一,打鐵數也是全聯盟第一,41.9%的投籃命中率和33.9%的三分命中率並不出色,相對來說資料沒有那麼高的含金量。當然,黃蜂的戰績也是聯盟倒數。
三球打球花哨的風格自然為他吸引了大量的球迷,還沒進聯盟的時候三球就有相當多的粉絲量。但這麼多年了,三球打球彷彿也沒怎麼進步,無所謂的出手太多,傳出的安全球太少。
黃蜂的教練完全沒辦法約束三球,我懷疑他都沒給三球投票。三球的傳控天賦是頂級的,但這個賽季給人的感覺就是在浪費自己的天賦,得分很高贏球很少,沒有進攻慾望的比賽就是隨手扔一扔超遠三分,態度消極。
三球有太多的理由讓教練不給他投票,但反過來說,全明星本身就是為球迷服務的賽事,賽季中的一次球迷盛宴,如果球迷最認可的後衛無法入選全明星,本身就和這項賽事的初衷背道而馳。
這幾年的全明星是越來越難看,這屆的全明星賽制改革我也謹慎看好。如果最終連球迷親手選出的票王都無法進入全明星的話,這項賽事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