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的CBA常規賽第二階段的比賽結束之後,很多球迷已經將目光擺在中國男籃接下來的亞預賽中。這個關鍵的時刻,中國男籃失去了核心胡明軒和張鎮麟等人。但是,中國男籃在亞洲賽場依舊擁有很強的即戰力,只是鋒線上一直沒有能夠歐美強敵交手的資本。隨著楊瀚森與趙維倫等新一批能夠接近NBA水平的內外線新星崛起之後,中國男籃的鋒線將會再度成為球隊最大的劣勢。在崔永熙因傷無緣立足於NBA聯賽之後,包括郭昊文、張鎮麟與曾凡博等天賦異稟的新星也無法登陸NBA聯賽。
現在的中國男籃,在鋒線只有、付豪、曾凡博、李弘權、朱儁龍等人,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截獲真正意義上NBA級別的本土鋒線。好在,新一批的鋒線新星也有崛起的跡象。在剛剛結束的NCAA比賽中,國青隊的鋒線王俊傑轟出了生涯新高16分5籃板的資料。可以說,王俊傑可能會是未來中國男籃最強的四號位。與付豪、杜潤旺等目前的中國男籃主力大前鋒不同的是,王俊傑是擁有真正意義上不輸歐美球員的身體素質。雖然沒有頂級的身高臂展,但是王俊傑擁有超強的運動能力與不俗的身體對抗能力。
從比賽來看,無論是三分球投射還是突破中距離等,都有不錯的爆發力。雖然沒有張博源這樣的頂級側翼持球能力,但是王俊傑憑藉更加出色的身體對抗能力與運動能力,必然能夠與歐美對手相抗衡。隨著王俊傑在NCAA的出色發揮,極有可能已經打服了中國男籃國家隊的主教練郭士強。中國男籃的鋒線一直都沒有能夠與歐美球隊較量的資本,即便是內線能夠打出優勢。在趙維倫與楊瀚森崛起之後,未來的鋒線雙側翼可能會成為國家隊最後的短板。
隨著中國男籃各大新星已經逐漸培養出不輸歐美球員的身體硬體配置之後,未來的國家隊可能無法找到易建聯、姚明這樣擁有NBA級別身體天賦的球員,但是培養出五名在身體層面不輸歐美對手且接近NBA聯賽的球員絕非難事。隨著王俊傑進一步在NCAA的比賽中打出自己的特點後,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國家隊的四號位答案。畢竟,中國男籃想要實現重返世界前八的目標,僅僅依靠傳統內線優勢根本無法匹配現階段世界籃球發展趨勢。所以,鋒線雙側翼也是郭士強在未來比賽中必爭的環節。
不得不說,現階段的中國男籃已經有了崛起的趨勢,就看未來鋒線上能不能培養出真正意義上不輸歐美對手的球員。倘若王俊傑能夠兌現天賦並且在NCAA持續打出自己的統治力,那麼必然能夠成為中國男籃國家隊的核心大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