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章節,就是武松在飛雲浦的一段。這段被認為是除了武松之外,誰都不可能活下來的死局。
飛雲浦之所以被認為是必死局,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從局勢上看,那是一個敵人精心佈置的陷阱。武松身戴重枷,行動受限,而對手卻早已做好充分準備,以逸待勞。其次,從力量對比而言,對方是多人聯手,且都是窮兇極惡、訓練有素的殺手。而武松孤身一人,還要應對敵人的突然襲擊。還有就是飛雲浦環境險惡,敵人在暗處,武松在明處,孤立無援。
還有一個武松面臨的死局,就是武松是罪犯,被殺掉是罪有應得。武松如果反抗乃至殺人就違反了大宋法律,罪上加罪。
尤其是最後一個死局,武松如果有心存僥倖和妥協的心理,那一定是死路一條。就像是林沖心存僥倖處處妥協,雖然最終還是被逼反了,但如果不是魯智深,林沖就已經死在野豬林裡了。野豬林和飛雲浦完全不是一個難度等級,即便這樣,林沖都已經束手待斃了。
柯潔面對的形勢也是一樣的,LG杯決賽前被臨時增加了“提掉的棋子必須放回棋蓋裡”的條款,否則第一次罰兩目,第二次直接判負。就相當於給柯潔戴上了一個枷鎖,因為棋手常年的下棋習慣很難改變,短時間內改變更是不可能。
如果沉浸在思考中,就一定會犯錯。而如果時刻提醒自己,那一定會影響下棋的狀態。
更精妙的是該規則並沒有明確將棋子放回棋蓋的時間,解釋權歸韓方裁判所有,棋手就容易麻痺大意。
柯潔還不能反抗,因為這個規則是提前就制定好了,並且通知了中國圍棋協會。中國圍棋協會也認可了,就相當於柯潔也認可了。
這就如同釣魚執法,雖然知道是針對你的,但是你違規被抓住了,你不認罰也不行。所以當裁判宣佈直接判柯潔第二局負的時候,柯潔也只能被迫選擇接受。
比賽場地是在韓國,卞相壹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柯潔則是孤立無援。據報道,卞相壹在裁判暫停比賽之後,還出去接了個電話。
所以,柯潔面對的是一個必死之局。而柯潔看上去也毫無辦法,他已經掉入了韓國規則設定的精妙陷阱裡。
張都監和蔣門神在鴛鴦樓裡提前喝酒慶祝,是因為他們算準了武松必死。
武松如何在必死之局中脫困了呢?就是武松徹底放棄了幻想,選擇了戰鬥到底,抓住對手的一絲鬆懈閃電出手,並且穩準狠,從而逆轉了局勢。
柯潔就是抓住了第三局比賽中一次一閃即過的機會,實現了絕地大翻盤。
就是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柯潔冷靜地判斷清了形勢,抓住了韓國裁判孫根氣的一個不易察覺的錯誤。
但這個錯誤對裁判和韓國圍棋來說卻非常的致命,那就是孫根氣是在卞相壹的比賽時間裡暫停了比賽,而不是在柯潔的比賽時間裡暫停了比賽,這屬於重大失誤和違規。
如果孫根氣再忍一忍,堅持到卞相壹落子之後再衝進去暫停比賽,或者韓國棋院提前給規則再打一個補丁,也就是允許裁判在任何時間進入賽場暫停比賽。那柯潔就真的毫無辦法了。
如果柯潔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輸了怎麼辦?
首先國內一部分人不會同情柯潔,而會批評柯潔平時桀驁不訓不遵守規則,屬於咎由自取。想看柯潔笑話,趁機打壓柯潔的人太多了。
其次,國內支援柯潔的圍棋愛好者也會認為柯潔和中國圍棋協會太窩囊,會對柯潔和中國圍棋協會乃至圍棋產生非常大的負面情緒。
最後柯潔這口窩囊氣會憋在心裡一輩子,因為這就是針對柯潔來的。而柯潔不但中招認栽了,而且還毫無辦法。柯潔輸掉的不僅是LG杯,還有之後的職業生涯。
人是靠一口氣撐著的,如果這口氣散了,人的精氣神也就散了,人生也就結束了。
韓國棋手利用規則而不是實力戰勝了柯潔,雖然全世界都看著很不忿,但是卻無奈韓國何。韓國要的是拿下LG杯冠軍,阻止柯潔成為九冠王。目的達到了,而時間會沖淡一切。至於對以後的影響,那是以後的事。韓國幹了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如果對手不是柯潔,換成另外一個棋手,極大機率就認栽了。棋手如果敢罷賽,會有一大堆的處罰制度和規章制度在等著他,甚至有被圍棋界聯合封殺的可能。
這就像面對足球場上的黑哨,你可以抗議,你可以表達不滿,你可以上訴,但是必須尊重裁判和認可比賽結果。你打一下裁判試試?你退賽試試?
柯潔和中國圍棋協會退賽後,中國圍棋協會發表宣告,不承認第三局比賽的結果。韓國棋院釋出致歉宣告後,有相當一部分韓國人認為柯潔是輸不起,並抨擊韓國棋院對外軟弱,明明是柯潔違反了規則,裁判是在執行規則。執行規則的人難道還要向違反規則的人致歉嗎?
柯潔在必敗局勢下,能夠成功翻盤的根本,在於他的實力。他在棋盤上的實力和在棋盤外的影響力。換作任何一名其他的棋手都翻不了盤。既需要有果決的巨大勇氣,也需要有巨大的輿論影響力。
韓國棋院不是向中國圍棋協會服軟,而是韓國在向中國服軟,在向滔天巨浪的輿情服軟。因為已經嚴重影響了中韓兩國的互信關係。
決賽的對手如果不是柯潔,很難想象能掀起這麼大的輿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