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一位球迷說,俱樂部應該多開拓賺錢的渠道,比如周邊產品,球衣贊助,培養球員然後賺轉會費。實話實說,我看了他的話感覺特別無語。球衣贊助屬於周邊產品,問題是,你會買正版球衣嗎?絕大多數球迷是到地攤經濟買球衣。而且,俱樂部的周邊產品肯定非常貴,球迷還真沒有買周邊產品的習慣。
至於依靠轉會費養活球隊,那更是笑話。大家熟知的歐洲俱樂部,他們每年引入的球員都在七八十人,絕大部分球員都是直接租借出去,真正出名的球員只有那麼幾個。可以說,在轉會費方面,波爾圖的收入確實是大於支出,但淨盈利其實並不多。波爾圖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贊助,歐冠和葡超的分紅。
中甲和中乙的中小俱樂部培養球員賣給誰呢?青訓是一個投入大,週期長,關鍵是收益不穩定,對於我們的俱樂部來說,像山東泰山隊這樣的大俱樂部才有資金,有決心去做。直白的說,歐洲的轉會市場是,球員在小俱樂部鍛煉出來去大俱樂部,我們則是大俱樂部不要的球員去小俱樂部。
青訓投入大的俱樂部往往都是成績好的,像山東泰山隊這樣的大俱樂部。他們為什麼放著自己培養的青訓球員不用卻非要花錢引入小俱樂部的球員呢?大家可以扳著手指頭數一數,有錢買球員的俱樂部有幾家。這幾家有錢買球員的俱樂部,他們的梯隊是不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