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沉寂後,2023年線下音樂節和演唱會迎來強勁復甦,呈現出“報復性消費”的趨勢。後疫情時代,“為一場音樂節而赴一座城”的跨城看演出的現象更加普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資料統計顯示,五一期間,僅音樂節和演唱會專案帶動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規模超過十二億元。
1月24日,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指為吸引具國際知名度的歌手來港舉辦演唱會,政府在協助主辦單位尋找合適的場地、入境簽證安排等方面措施,會否考慮以專項撥款的形式,如放寬“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申請資格至演唱會。
“去年雖有流行音樂會,但美國巨星Taylor Swift去年選擇新加坡作為亞洲演唱會地點,而非香港,只舉辦了66場演唱會,但已賺到10億美金,香港‘失咗呢個機會’。”葉劉淑儀說道。
Taylor Swift世界巡迴演唱會日程表
楊潤雄回應指本港舉辦大型流行演唱會不乏吸引力,去年平均每月有約2個國際知名歌星舉辦每場逾萬人的大型演唱會,今年亦陸續有來,是否在港舉辦演唱會屬商業決定,不能以個別歌手是否來港斷定是否成功。這番答覆引起葉劉不滿。
巨星帶動當地經濟效益
資料顯示,暌違五年,2023年,Taylor Swift“The Eras Tour"世界巡唱在全球共舉行一百四十六場演唱會,除了Fans大飽眼福外,當地經濟也直接受惠。
有報告推算有四十二萬人觀看Taylor Swift的演唱會,大部分都是從其他地方遠道而來,四十九至四百九十九美元的門券一早售罄,“山頂位”門票標價上千美元,最瘋狂的炒價達1萬8796美元,視線受阻的舞臺後方座位,也炒到了五百美元以上;不少欣賞完演唱會的歌迷會順道留在當地多玩幾天,酒店房價加價至平均三百美元一晚,有願意花費家庭更用三萬五千美元訂超豪酒店,由此可見一個Taylor Swift就已經對本土經濟有莫大貢獻,當地更出現“Swiftonomics”一詞,意指由Taylor Swift帶來的種種經濟效益。若以全球計算,估計效益達到五十億美元。
Taylor Swift巡迴演唱會(Taylor Swift社交平臺截圖)
除了Taylor Swift,巡唱不設香港站的還包括英國著名樂隊Coldplay,他們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先後在日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泰國演出;另外流行組合The 1975已在去年7月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巡迴演出。
韓國女團BLACKPINK去年在越南舉行的演唱會(場地可容納逾4萬人)收穫逾2.1億港元旅遊收入,泰國演唱會(場地可容納逾5.1萬人)為當地帶來逾1.5億港元旅遊收入,於新加坡亦產生逾2.5億港元經濟效益。
種種資料都在印證,演唱會對於本地旅遊、餐飲、酒店等行業都具有磁吸效應。特別是日本、東南亞城市及臺北演唱會場地配套設施的提升,許多國際巨星更青睞其他城市而非香港,就在於香港的場地選擇有限。
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可容納55000名觀眾,而紅館僅能容納1.25萬觀眾,香港最大的球場僅可容納4萬人。
香港勿小覷演唱會經濟
1月25日,在行政長官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會上,有議員再次提出,詢問政府會否積極爭取世界頂級藝人或內地頂流,例如Beyoncé來香港開演唱會,提升盛事經濟的效益。
盛事經濟,是近日香港的熱門話題,行政長官在本週二(23日)提出要大力發展盛事經濟,其後連續兩日的立法會均有議員提出相關話題,引起熱議。
盛事經濟涵蓋大型國際會議、大型賽事、大型表演和活動等,但香港官員往往將重心放在大型金融論壇和展覽會上,爭取更多跨國企業高管和高階客戶群參與,而對大型娛樂盛事卻未必太看重。事實上,疫後不少城市大力推動演唱會經濟,更視之為經濟復甦的動力,以吸收報復式消費所帶來的商機,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去年舉行的世界巡迴演唱會一票難求,正是最佳佐證。
事實上,新加坡自2000年以來便著力打造亞洲活動及娛樂之都,除了投入資源興建大型表演場館外,更在政策上一直爭取與國際巨星合作,並設有基金在必要時提供金錢補貼,多年努力終取得回報。
新加坡國家體育場
另一個例子是臺灣高雄市,當地政府儘可能滿足歌手需求,包括提供完善交通疏導配套、讓歌手在可容納4.5萬人的世運主場館開個唱,結果去年吸引BLACKPINK、Coldplay等樂隊到臺灣開個唱,全年舉辦了逾117場演唱會,累計139萬觀眾入場,帶來逾45億元新臺幣(逾11億港元)收益,並帶動當地店鋪延長營業至凌晨4時。
外界對香港演唱會場地的最大寄望,便是佔地約28公頃的啟德體育園,將於年底分階段落成,同樣可容納5萬人。相信有了新場館後,便能解決場地顧慮。
除此之外,官員更應主動邀請國際歌手來港表演,並在門票銷售方面作出規範,將一定門票分配給本地、海外及內地歌迷。同時也要未雨綢繆改善啟德的交通、夜市等配套,讓觀眾在看完演唱會後還有地方消夜,給海內外歌迷有良好體驗和印象,願意留港過夜,才能發揮更大經濟效益。
(文|本刊記者 劉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