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演藝圈中,有沒有什麼會比一位實力派演員更讓人心折?
當紅的他,謹慎處事,從不營銷;話劇季一末,便隱於幕後。
他就是——王凱。
作為80後,王凱的演藝道路似乎總與我們的預期背道而馳。
高考後他沒有選擇文藝院校,而是進入地方書店,開始了枯燥的工作;在北漂期間,他為學習表演付出巨資,幾近散盡家財;出道多年來,他總是在劇紅之後不經意間消失。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
我們不解王凱為何輕視在娛樂圈唾手可得的機會和資源;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在那波瀾壯闊的人生中,王凱經歷了什麼,遭遇了什麼困境,最後是什麼樣的信念讓他走到今天。
或許正因他選擇的道路太過與眾不同,我們才會對王凱的故事更加關注和在意。
書店小職員:平凡生活的單調重複
王凱,山東菏澤人。
高中畢業後,王凱進入當地一家知名的新華書店工作。
一開始,王凱對自己的工作還保有一定的熱情。
但很快,年輕人就無法適應這種枯燥乏味的工作環境。
父母為他鋪就的這條已修復的路,正一點點剝奪著王凱對生活的期許。
王凱還記得,高中時的自己多麼嚮往文藝。
他曾向父母表達過成為一名演員的願望,但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在父母看來,演員這條路風險太大,供養家庭的能力也堪憂。
相比之下,體制內的鐵飯碗才能為王凱的未來提供保障。
可當王凱真正體會到書店工作的枯燥時,他內心的不甘便越來越強烈。
王凱開始揹著父母,報名參加一些文藝培訓班。
他和高中時的幾個好友組建了一個業餘男子演唱團體,開始參加各類歌舞比賽來尋找機會。
意外走紅:事業上的巨大飛躍
2015年,可以說是王凱演藝生涯的轉折點。
這一年,王凱主演的諜戰劇《偽裝者》和歷史劇《琅琊榜》接連上映,為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一時間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走入大眾的視野。
記者還記得,在這兩部劇熱播之初,王凱接受媒體採訪時的驚喜之情。
多年反覆的跑龍套和潛心演技積累,讓他對自己能否真正出頭充滿了不確定性。
沒想到《偽裝者》中的“211學長”和《琅琊榜》中的梅長蘇,不僅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更成就了他從藩籬躍上一線的蛻變。
走紅後,王凱並沒有像大多數藝人那樣,直接炒熱自己的名氣。
他謹慎地保持低調,生怕太高的人氣會讓自己失去演員本職。
除了正常宣傳,王凱幾乎很少在公眾視野中現身。
他更在隨後一個時期就解散了粉絲後援會,理由是擔心粉絲們受到不正當牟利的損害。
這種穩重從容的性格,也成為日後王凱在圈內獨樹一幟的重要原因。
出道多年:在緋聞中尋找突破
大學畢業後,王凱很快便與華誼公司簽約,正式出道成為一名職業演員。
新人時期的王凱曾與同期入行的趙麗穎有過合作。
兩人憑藉《寒秋》中的角色受到矚目,被業內寄予厚望。
然而演員這條路走起來,終究比想象中更艱辛。
大學畢業前,王凱就曾聽老師講過“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沒想到自己也難逃這個怪圈。
為了維持在北京的生計,王凱不得不接拍了一部諷刺劇。
雖然扮演“娘娘腔”這類角色可能會有失體統,但對於一個剛步入這個圈子的新人來說,王凱別無選擇。
好在王凱並未被這次尷尬的出場影響信心。
2011年開始,他便轉型開始挑戰一些正劇角色。
在與張鐸、唐曾等老戲骨的合作中,王凱也在慢慢積累自己的演技。
直到2014年與孔笙導演的合作,王凱這才真正打開了知名度與資源。
隨後幾年,王凱都在努力尋找突破口。
他和譚松韻合作的《向風而行》中,曾被詬病面部表情單一;與劉鎮偉老師同臺的《清平樂》,王凱的皇帝氣場也飽受非議。
這些質疑無疑都給自信的王凱帶來了打擊,但也激勵著他不斷突破自我,以更好的作品回應質疑。
如果說這些年王凱真正頭疼的,還得數那些始終繞不開的緋聞。
先是與同劇妹子蔣欣的戀情,再到與好友王鷗、王子文等人的曖昧不清......種種緋聞無疑給王凱的演員生涯蒙上一層陰影。
只有透過更出色的作品,才能真正洗刷這些誤會。
於是王凱選擇沉寂下來,在巨大壓力中整合自己。
重拾夢想:不甘現狀的反叛之路
說起王凱立志當演員的經歷,十分曲折。
記者還記得采訪中,王凱提起的那段“叛逆期”。
高中畢業後,王凱被迫放棄了成為演員的夢想,進入新華書店工作。
一開始,王凱還能夠積極面對。
但久而久之,生活的單調重複開始讓年輕人感到壓抑。
王凱漸漸意識到,和高中同學們相比,自己的人生正在一點點失去活力。
於是,王凱開始採取行動,想方設法給生活新增一些調劑。
他先是揹著父母報名參加一些兼職演藝培訓,又和高中幾個好友重新組建了一個業餘男子音樂團體。
在父母的要求下,王凱一直沒有公開自己的演員夢。
直到有一天,一位導演對王凱表現出欣賞之情,問他為何不直接去影視院校學習。
然而當王凱聽完導演的建議——你應該去專業學校學習表演——他內心的逆反情緒便達到了頂峰。
王凱果斷選擇不聽從父母的引導,買了去北京的車票,決心完成當年的夢想。
然而事實證明,理想的實現終究還需要現實基礎的支援。
王凱連學校都找不到,只能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打探資訊。
付出高昂學費的特訓班最後成了他學習表演的第一站。
這讓家人對王凱的反叛之舉更加難以理解。
但也正是這股執著的勁頭,讓他在北京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找到立足之地,並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和中央戲劇學院等知名院校,接受系統專業的表演訓練。
隱身商界:安然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
王凱不喜歡給媒體和公眾曝光太多私生活。
在他逐漸成名之後,對演藝圈那些喧囂虛浮的東西更看得很開。
只有少數親近的圈內朋友知道,王凱早已經在娛樂圈之外悄然打造起自己的商業王國。
靠著在娛樂圈積累的人脈和資源,王凱建立了一家經紀公司,開始幫助新人藝人打造知名度。
而他本人,更是在多元領域尋找商機。
除了影視劇製作人的身份外,王凱還涉足了影視後期製作、藝人工作室等多個版塊。
光影視製作一項,他最近幾年參與投資的影視作品,就高達數十部之多,涉及的金額更是過億元人民幣。
而當記者採訪王凱時詢問到未來規劃,王凱也坦言希望能在影視領域獨樹一幟。
他表示自己在商業領域雖然建樹頗多,但終歸與表演才是他的本職。
只要有機會,王凱仍希望能透過作品來彰顯一個演員的魅力。
正因為清楚自己的定位,王凱才能在那喧囂複雜的演藝圈中保有獨特的氣質。
畢竟他的人生遠不止名利場上的一隅。
選角動機:只為挑戰自我
多數演員在事業上升期,都會爭先恐後接拍那些熱門IP改編作品。
因為這樣的作品不需要建立知名度,直接就能為演員帶來人氣。
然而王凱卻少有這樣的舉動。
在他的選片原則裡,最看重的永遠是角色本身給他帶來的挑戰性。
比如在很早以前,王凱就敢接下《醜女無敵》裡一個對男演員極不友好的“娘娘腔”角色。
儘管有失體統,但王凱還是挑戰成功,得到了導演的認可。
這也成為他在演技道路上,敢於突破常規的重要基石。
近年來王凱主演的劇目,無一不是字詞功底深厚、考驗演技的名著改編劇。
像是他在《大江大河》中詮釋的蘇軾,《清平樂》裡塑造的李元昊,都是十分考驗演員內涵與外放的複雜人物。
正因為王凱有足夠的自信,才敢接下這些看上去高難度的角色。
而最終透過這些出色作品獲得認可,也激勵著王凱在演員道路上更進一步。
結語:
如今,王凱已是一個40歲的中年男子。
然而即便在更新換代飛快的娛樂圈,他依然能保有一席之地。
這得益於多年來王凱那低調執著的性格。
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他始終致力於透過作品來證明自己,從未放棄過對錶演藝術的執著追求。
也正因此,從那些經典角色中,人們看到的永遠是演員王凱本真的魅力。
一路走來,王凱選擇的道路並不容易。
作為演員,他也曾遭遇工作的困境,面臨來自各界的質疑;做為公眾人物,他更是在一些不必要的緋聞中栽過跟頭。
但是王凱從來沒有氣餒或退縮。
在層層障礙後,他仍然能保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面對成功到來時,也從未被名利衝昏頭腦。
這種成熟穩重的處事作風,讓王凱獲得了娛樂圈同行的肯定,也贏得了廣大觀眾由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