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一年一度的春節檔又臨。
先後有《熱辣滾燙》、《第二十條》和《飛馳人生2》,以及《熊出沒·逆轉時空》、《我們一起搖太陽》、《紅毯先生》等八部電影定檔。
而以熱度來看,應有三強和一超。
所謂三強,也即賈玲壓陣的《熱辣滾燙》、張藝謀出手的《第二十條》和韓寒的《飛馳人生2》,一超則必然是攜十週年威勢而來的《熊出沒·逆轉時空》,以陣容而論,基本上也就是內地影壇的半壁江山了。
當這四部電影遮天蔽日而來。
餘者何如?
從陣容和歷史戰績來看,這個春節檔頗為可觀。
賈玲是五十億級導演,有《你好,李煥英》為證,張藝謀是四十億級導演,有《滿江紅》為憑,甯浩是二十億級導演,有《瘋狂的外星人》做底,韓寒則是“準二十億”導演,有《飛馳人生》的前例,在上一年度,“熊出沒”系列更是上探到了十五億票房的邊緣。
這也就是前述“三強一超”的理論根據。
早前在網上,也流傳出一個春節檔分線發行的排片表。
這個表單顯示,《熱辣滾燙》、《第二十條》和《飛馳人生2》這三部電影,將各自佔據22%的排片率,而《熊出沒·逆轉時空》和《我們一起搖太陽》將共分22%的排片,剩下的部分,才是《紅毯先生》及其餘電影。
當即掀起一片聲浪。
支持者有之,捶胸者有之,淡定者也有之。
但旋即又傳出,該排片計劃已經被取消,由各院線自主抉擇。
不過就當前聲勢來看,此次甯浩帶來的《紅毯先生》,雖有初次與劉德華合作的新鮮感,卻確實也在熱度和聲勢上顯出不足,更進一步來說,這種業內“揭秘”式的題材和故事,觀眾會不會買賬,很難講。
所以尚待觀察。
另有一個觀點。
這個春節檔,雖然看起來聲勢顯赫,實際上,卻缺乏一部真正的大製作電影壓陣。
很明顯,除了《我們一起搖太陽》,其他幾部電影,幾乎盡數以喜劇電影的面貌出現,直奔春季檔“閤家歡”的主題而去。
當然,喜劇電影,非但成本不高,本身也就是最能討好觀眾的商業型別片。
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初初崛起的周星馳,為何能夠將全球取景的成龍和恃槍火而威的周潤發,打得找不到方向?
而時至今日,周星馳在大眾影迷中的地位,仍牢不可破。
在上一個春節檔,以山西一個四合院為主場,張藝謀炮製一出《滿江紅》,就與天量投資的國產科幻鉅製《流浪地球2》打得難解難分,最後甚至戰而勝之,也算一個尤其經典的案例。
但儘管如此,小成本喜劇也並非無往不利。
再拿《你好,李煥英》舉例。
當年若無《唐人街探案3》的意外崩塌,這部電影或許至多能到二十億票房層級。
所以小成本喜劇,也需要製作、宣發、話題和視聽等因素配合,以及天時、地利、人和,方可以達至“以小博大”的期許。
而在這一個年度。
有可能再創票房奇蹟的選手,很可能在“減肥一百斤”的賈玲與一向穩健的張藝謀之間產生,鑑於前作聲勢,韓寒的《飛馳人生2》可能很難有這個機會。
但可堪預料的,是“三強一超”,或皆有不俗票房成績。
餘者或盡將匍匐。
綜而觀之。
決定電影商業票房的因素,實在頗多。
不一定所有高票房電影,都是好電影,低票房作品,也未必就是一塌糊塗。
電影本身,始終具有商業和藝術的雙重屬性。
唯觀者自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