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添
並不是標題黨,最近有水花的幾部韓劇真的可以用“很黃很暴力”來形容,從它們相當直白的標題就能看出一二:《好久沒做》(又名《愛情少一啪》/Long Time No Sex),《死期將至》(又名《我死了又死》/《現在快死了》/Death’s Game ),《殺人者的購物中心》(又名《殺手們的購物中心》),還有即將上線的《殺人者的難堪》。
內容也絕對切題:《好久沒做》主角是一對人到中年勝似兄妹的夫妻,《死期將至》的男主角確實死了又死,《殺人者的購物中心》也著實是圍繞著一個類似於暗網的殺手購物網站展開,而《殺人者的難堪》看預告,又是一個殺連環殺手的殺人犯和警察你逃我追的故事。
總之,幾部劇主題不是性就是死,這部裡是沒有性生活的夫妻靠偷拍出軌人士的性生活賺錢,那部裡變態殺人魔互殺血漿滿天飛,個個尺度炸裂內容勁爆,屬於重口味愛好者的福音、瑪卡巴卡黨慎入的存在。
目前這三部劇的口碑都不錯,6-8集的體量杜絕了裹腳布的可能性,劇情流暢節奏舒適,《好久沒做》爆梗連連金句頻出,給在“五千年性壓抑”下成長起來的中國觀眾大大的震撼。主打犯罪懸疑的《死期將至》和《殺人者的購物中心》則都有很精彩的腦洞和打鬥場面。
但是連著三部看下來,一種感覺也愈發強烈:現在的韓劇正常人類好像越來越稀缺了,曾經的純愛情感也越來越罕見,代之以其他情感議題。
瘋批主角,狠人上位
近期這三部高口碑韓劇,無一例外是狠人主角。對自己狠,對別人也狠,一個個都瘋得很到位。
先來說最狠最瘋的《死期將至》,男主角崔怡在因為接二連三的打擊決定自殺,自殺前他放出一句話:“死亡只是終結痛苦的低階手段。”這句話惹怒了死神,於是他被安排轉生到十二個將死之人的身體裡,體會不同的死亡方式。如果在他附身期間能讓其中一人逃過死亡,他就能以這個人的身份活下去,否則就會下地獄。
他依次經歷了財閥二代、極限運動員、被霸凌的高中生、黑幫混混、格鬥選手、嬰兒、模特、變態畫家、警察、流浪漢、自殺男子等人的人生,炸死、摔死、被磚頭拍死、被刀捅死等等花式死亡堪比《歡樂樹的朋友們》,最能體現其狠人本色的是附身變態殺人畫家的人生。
透過前幾次的轉生經歷,崔怡在已經得知自己和女友的死亡都與變態財閥樸泰宇有關。附身在殺人畫家身上時,因為死神的規定他不能殺人,於是他故意設計自己被樸泰宇虐殺分屍,就為了留存下樸泰宇殺人的證據。現場之慘烈就連死神都說這是他死得最痛苦的一次,李火旺見了也得稱一聲同行。
《殺人者的購物中心》男主角是李棟旭,在嘗試過地獄使者、狐狸山神之類的角色之後,他這次終於又演人類了。當然也並非正常人類,李棟旭所飾演的鄭進灣是能創辦殺手購物中心的暗網大佬。
劇集採用的是倒敘模式,鄭進灣開場就是自殺去世的狀態,剛辦完追悼會的侄女鄭智安,也就是本劇女主突然被一大批湧來的殺手暗殺。在躲避暗殺的過程中,她才逐步得知叔叔的隱藏身份。
與只在回憶裡出現的憂鬱頹廢叔叔相比,二十歲的鄭智安的狠人屬性更鮮明些,十歲時就已經能躲進太平間裡抱著自己母親的屍體躲避殺手,二十歲驟然面對叔叔去世、大波殺手來襲的情況下,也能迅速冷靜,運用死角躲開攻擊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拿起狙擊槍和殺手對狙。
在最新的劇情內容裡,鄭智安發現了叔叔去世的真相後反殺身邊叛徒,清純女大外表和強悍身手的反差也蠻刺激。
和上面兩部或是奇幻重生、或是暗網大佬的設定不同,《好久沒做》的主角比較普通,女主角友真是酒店前臺,男主角Samuel是計程車司機,因為要還房貸利息每個月日子過得苦哈哈。
所以他們的發瘋方式肯定也不能是殺人或者自殺,而是偷拍出軌情侶然後敲詐勒索他們。敲詐勒索的物件也得經過挑選,比如他們在拍到檢察官的出軌證據後,因為對方位高權重熟諳法律,很可能會將自己送入監獄就放棄了。正如劇中Samuel對友真說的:“是約好發瘋沒錯,但也要瘋得有分寸啊!”
Samuel第一次拿到敲詐金時兩股戰戰,但“上手”後漸漸體會到了快感。他在敲詐一對老年情侶時被男方毆打到鼻青臉腫,但成功拿到錢後,他吐出掉落的牙齒,對安慰自己的友真說:“我不辛苦,我怎麼覺得這份工作很有趣呢,我有種活著的感覺,我還想繼續被錢砸。”
比起前兩者,這種帶著班味兒的東亞特色主義發瘋,無疑更接近東亞人的精神狀態。所以雖然發瘋降級,但這部劇口碑倒是一路在升高。
愛情C位不保
這三部劇裡的感情主線,都不是曾經在韓劇裡最常見的浪漫愛情。
《死期將至》裡崔怡在女友對他的不離不棄挺動人,可是刻畫最深也真正讓他燃起生的希望的是母親。劇中崔怡在最後一次附身的是自己的母親,他接收了母親的記憶,知道了母親有多愛自己,體會到了母親所有的心痛與自責,才真正領悟了自己的死對母親的傷害有多深。
為了不讓母親的肉體死去,崔怡在拼命努力地鍛鍊身體,逃過了原本要死亡的命運,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殺人者的購物中心》男女主角關係設定是叔叔和侄女。因為鄭進灣當僱傭兵時結下的死敵尋仇,鄭智安的父母被殺害,從此她和叔叔一起生活了十年,十年中鄭進灣曾有意訓練她面對危險時的求生策略。而這次突如其來的死亡與暗殺,根據現有劇情和原著小說來看,也很像是鄭進灣刻意安排的一場“接班人”訓練。這二人之間的情感羈絆,是親情和傳承。
《好久沒做》看上去是最能探討愛情議題的,但其實不然。劇裡這對真夫妻,看上去比社會主義兄弟情還兄弟情真,兩個人都已經發展到了和對方做會有罪惡感的地步了。劇中還有很多對夫妻、情侶,但這部劇並非戀愛群像劇,討論的是去掉愛情濾鏡後更赤裸直露的兩性關係。
《來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和千頌伊接吻都會發燒暈倒,《好久沒做》裡談論性直白到跟吃飯喝水一樣平常。也是因為這種直白,讓愛情在這部劇裡徹底隱身了。豆瓣有個短評,說“韓劇都在好久不做了,國產劇還在要久久愛。”大有對國產劇恨鐵不成鋼之意。但是韓劇既然已經朝著不相信愛情的路上一路狂奔了,總得有人來打發那些還相信愛情的觀眾吧。
而不討論愛情的韓劇,又往往喜歡在人性上加碼。人性是多麼經不起探究的東西,呈現出來的氣質,自然也就越發暗黑了。而“黃暴”正是暗黑的表面形式之一,於是越來越多的觀眾體感韓劇越來越愛發瘋了。
誰在讓韓劇發瘋
韓劇曾經最吸引觀眾的點在於對愛情極致浪漫的想象,但是一種型別發展到極致後,走下坡路也是必然的。
這種乏力在最後一部在中國市場大爆的愛情類韓劇《太陽的後裔》裡已經很明顯。創新的是故事發生地(劇中虛構了一個國度烏魯克)、男主的職業(特戰部隊組組長,有別於大多數的財閥和律師、檢察官、醫生等韓劇常見男主職業),而更核心的故事模式以及男女主、男女二1V1的人物關係配置,都在大編劇金恩淑另一部更早的爆劇《秘密花園》裡有跡可循。
內部型別疲軟之外,韓國本土市場狹小,韓劇必須輸出才有出路。在限韓令釋出之前,中國市場曾經是韓劇最大的靠山,而在中國吃了閉門羹後,韓劇也只能去國際市場尋求新出路,加強與國際平臺的合作,迎合國際市場的口味。而奈飛、迪士尼+等流媒體適時丟擲了橄欖枝。一開始是在韓國市場大量採購版權內容,但隨著版權價格水漲船高,採購價格甚至可以超過製作成本,於是幾大平臺也逐漸開始自制。
“不提意見只給錢”的奈飛曾被認為是韓劇最理想的金主,但它們對韓劇創作方向改變的影響仍然是巨大的。奈飛等在韓劇內容方面做過多方面嘗試,奇幻、古裝、歷史等等都有所涉獵,但這類題材一方面製作成本較現代劇高,另一方面因為古裝類有一定觀劇門檻,在國際市場的受眾不算太廣泛。
而纏綿細膩的愛情劇在中國市場吃香,卻不一定能合山豬吃不了細糠的洋人胃口,除了極少數如《愛的迫降》之外,韓劇近年已經鮮少出現有國際影響力的愛情劇集,爆款反而是《魷魚遊戲》《黑暗榮耀》這類充滿獵奇與暗黑氣質的“瘋批”劇,畢竟瘋批不分國界。
至於觀眾還能不能看到不發瘋也精彩的韓劇,或許只能成為一個願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