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節檔電影,搶觀眾誰在急?
又到一年春節檔電影上映的季節,像往年一樣,一批備受期待的國產影片即將推出。
然而在喜慶的表面下,電影人之間又在悄悄打著無聲的仗。
他們孜孜不倦地佈局,只為在這個票房收割機般的季節裡,斬獲屬於自己的那一杯羹。
那麼問題來了,在春節檔各路電影工作者焦頭爛額想搶佔先機的時候,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才是真正的焦慮者。
他們面對著密密麻麻的預售資訊和片方吹捧的新聞,要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裡做出選擇,這讓很多影迷們焦頭爛額。
到底是哪部電影值得花錢買票、花時間觀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電影方在緊鑼密鼓佈局的時候,是否真的在乎觀眾的感受?
一場無聲的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張藝謀:老謀深算的“長者”
在每年的電影界大戰裡,張藝謀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電影人望而生畏的代名詞。
他不僅是資深的製片人和導演,更是一位商業營銷的老手。
每年他都會帶來最具話題性的電影,然後憑藉自己過硬的媒體運作能力,輕鬆端走春節檔票房頭名。
就在2024年的這個春節檔,67歲的張藝謀選擇再次出山。
他攜最新作品《第二十條》欲一鳴驚人。
而在年近古稀的張藝謀眼裡,一切商業營銷手段都已經爛熟於心。
先是網上的預熱——他精心挑選了青春靚麗的當紅小花趙麗穎作為電影女主角,接著指使水軍和自家公關團隊瘋狂製造話題。
“趙麗穎演技”、“趙麗穎的哭戲”等話題很快登上熱搜,讓影片的知名度一路飆升。
再然後,就是要和電影院談判排片。
對於張藝謀和他的發行團隊來說,這算不得什麼難事。
他要求電影必須佔到全部影院 22%以上的場次來放映——這無疑是奪取春節檔票房冠軍的必要條件。
對於實力強大的張導演,幾乎沒人會拒絕這樣的要求。
至此,張藝謀算是布了個大局。
他靠老於江湖的媒體運營手段,又一次搶佔了先機。
看著自己的電影占據預售榜前列,張藝謀的心裡不免有些得意。
他冷靜地等待著最終的收益,嘴角泛起了滿意的微笑。
賈玲:為證明自己在努力拼搏
如果說張藝謀在電影界已經是老江湖,那賈玲就是一個不斷求進的新人導演。
她身兼演員、導演多個職位,可以說是當下最紅的女導演之一。
尤其上一部執導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商業上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這讓賈玲更加渴望再次證明自己,並超越許多資深男導演。
於是在2024年的春節檔,賈玲選擇拍出了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熱辣滾燙》。
相比《你好,李煥英》的輕鬆搞笑風格,這次她想拍出一部更嚴肅、具有社會意義的電影。
在她看來,這是進一步向電影界證明自己實力的大好機會。
然而真正到了宣發的時候,賈玲才發現自己面臨著巨大壓力。
張藝謀已經搶佔了輿論場和更多電影場次。
而她這邊的電影又沒有那麼強的營銷團隊支援。
想要一舉逆轉局面,她必須自己親力親為。
首先,賈玲選擇減肥瘦身來吸引眼球。
她高調宣稱自己“減掉了100斤”,並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變瘦後性感的照片。
接著,又找來了幾個大 V、網紅助陣,製造一波又一波話題熱議。
她想盡辦法讓更多人瞭解和關注這部電影,爭取在春節檔初期就超越張藝謀,佔據更高票房。
然而結果卻讓賈玲很是失望。
即使她使出吃奶的勁宣傳,但面對張藝謀這樣的老狐狸,她仍無法拉開差距。
在春節檔排片和預售方面,她都落後於張藝謀。
這讓賈玲倍感挫敗,她一邊生自己的氣,一邊暗暗發誓明年必須拍出更好的電影來證明自己。
她是新生力量,絕對不能就這樣甘拜下風。
劉德華:低調的心酸人
除了張藝謀賈玲這樣的大導演,還有一位不惑之年的男演員也在今年的春節檔推出了新電影——他就是“港片天王”劉德華。
時值57歲的劉德華,帶著重磅新作《紅毯先生》來赴這一年一度的狂歡。
這是他繼《跨過鴨綠江》之後,時隔五年再度擔綱主演的電影。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這場看似喜氣洋洋的電影節日裡,劉德華的處境卻並不算樂觀。
面對賈玲張藝謀這樣咄咄逼人的組合,他和導演甯浩的電影實在是弱了些。
不僅是在宣傳預熱上,他們遠遠落後於其他幾部熱門電影。
在與院線談判排片時,劉德華他們也絲毫沒佔到便宜——最終只能分得寥寥數個銀幕,連10%的場次都沒佔到。
這無疑讓劉德華和製作人感到沮喪。
他們不是沒有自信,而是實在手上的籌碼太少。
與強勢的幾大片商相比,劉德華的公司實力太過單薄。
他們沒有那麼強大的媒體運作能力,也沒有和院線的談判實力。
這讓劉德華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電影在院線上處於極度不利的地位。
其實對於已進入老當益壯的劉德華來說,他並不在乎一次春節檔的成績。
只是這樣的排擠,讓他感到一絲難過和委屈。
多少年從影,他也為這個行業貢獻了那麼多精彩作品。
可為什麼到頭來,卻要在同行面前處處受制,沒有一點尊嚴可言?
劉德華一直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
這次的失意,他也只是默默嚥進了肚子裡。
表面上還是一副淡定從容的樣子,但他的內心深處,卻在不住滴血——他沒想到,這個圈子對他竟然這般無情。
結語
春節檔電影的大戰,才只是拉開了帷幕。
諸多導演和演員還在盤算著,計算著。
他們想方設法為自己的電影謀取更多的利益,哪怕要與其他同僚過不去。
然而他們在為自己打算時,是否真正考慮到了最終的使用者——那些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觀眾?
其實對觀眾而言,他們最在乎的無非就是這些電影本身的質量。
誰的宣傳做得再好,若是電影本身差勁,自然也只能淪為曇花一現的春節炮灰片。
這個道理,很多成功的商業大片都證明過。
所以電影方在鋪天蓋地的營銷宣傳背後,其實都隱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就怕自己的電影成品不夠好,瞞不過群眾的法眼。
那麼到最後,這一場看似激烈的電影營銷大戰,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還是那些不屈不饒、只朝著藝術和品質拼搏的電影人。
他們沒有那麼強大的資本運作,甚至開始就處於下風。
但只要有耐心和毅力,只要電影本身足夠優秀,終究還是可以在無形中佔據制高點。
就像歷史上很多佳作都是這樣,不急不燥,最終靠的是口碑和品質說話。
那麼我們也期待著,在這一年的春節檔裡,能誕生出這樣令人驚豔、久久難忘的佳作電影。
無論它來自張藝謀、劉德華還是新銳導演,我們電影觀眾都仰望著、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