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拍一些‘特別’的內地港人故事,告訴海外觀眾真實的中國故事。”大年初一上午,在給香港的朋友網路拜年後,吳沛橋安頓好妻女,回到書房,戴上耳機,開啟影片編輯軟體,準備剪片。“天塌了我也不管”,開工前,這位現居上海的香港影視導演、製作人開起玩笑。
吳沛橋開工前講話畫面
過一個大不相同的春節
一位愛上舞獅、一位研究養蝦、一位製作陶瓷、一位喜歡崑曲,經過前期溝通,吳沛橋邀請到了4位在內地的香港青年。於是,在農曆新年前,吳沛橋帶著攝製團隊,在廣東肇慶與江門、江西景德鎮和上海四地完成了4位港青的拍攝工作。
每位受訪者都有近20個小時素材,需要在春節假期內精剪成3分鐘左右的短影片,計劃於元宵節後每週在海外社交平臺播出一集。因此,吳沛橋要過一個與多數留滬港人大不相同的春節——推掉假期裡多個聚會飯局,“窩”在書房裡大幹一場。
採訪中,吳沛橋特意提到了其中一位受訪者、現居於上海的當代藝術家、獨立策展人金佐寧。因為希望更瞭解崑曲,她2013年從美國夏威夷大學碩士課程修業完畢後,就來到上海工作生活至今。
對她的採訪選在新天地附近,背景是傳統上海石庫門建築。“我想海外觀眾應該很好奇,一位香港女孩怎麼會對崑曲如此執著?”於是在拍攝現場,吳沛橋接連提問:“你為什麼喜歡崑曲?”“同輩會覺得你很奇怪嗎?”“這條路會難走嗎?”“經濟與藝術間該怎麼平衡?”……因為同是港人,兩人在現場用粵語交流,“直來直去、節奏明快,不拖沓”。
到了如今的剪輯環節,相比起港青舞獅、制瓷時的熱鬧場景,吳沛橋更希望這個影片中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靜”的一面。考慮到受訪者關注的是崑曲中的鑼鼓,吳沛橋決定短影片圍繞“聲音之美”展開。
金佐寧告訴吳沛橋,是崑曲中的鑼鼓啟發了她重新感知聲音與生活間的關係。在她看來,“若無鑼鼓相伴,舞臺上無論是雷霆萬鈞的驚險場面,抑或是你儂我儂的柔情蜜意,都會變得平淡乏味,宛如流水散沙”。因此,在影片剪輯中,吳沛橋選擇將聲音作為主線,配有采訪當天的雨聲、鑼鼓聲及其他聲音,“雖然看似抽象了一些,但相信能激發起海外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緊盯螢幕,敲擊鍵盤,一幀一幀編輯,短影片的雛形逐漸出現。春節加班,吳沛橋並不覺得苦,一方面,他喜歡片子經自己之手產生“從無到有”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他相信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圖為吳沛橋工作照
“市場與機遇,讓我選擇留在上海”
早在20多年前,吳沛橋開始往返於滬港兩地,起因是他接拍的不少港企宣傳片最後都要來上海取景,“說明很多優秀的港企都在上海設有分公司。”一來二去,吳沛橋的事業重心逐步移到上海,香港反而回得少了。之後,他與上海影視公司合作,逐步進入內地市場。
在這位資深導演眼中,香港與上海都是國際化大都市,但香港的國際化更多體現在專業服務上,而上海的國際化更多在海納百川的視野上,在於擁抱更多的新鮮事物上。他以短影片為例,內地播出平臺至少有小紅書、抖音、微信、微博、快手、bilibili,渠道遠遠多於香港。更何況,香港本地僅有700多萬人口,而上海背靠的龐大內地市場,有14億人口,影片產品的傳播廣度、受眾數量都不可同日而語,“看到市場、看到機遇,讓我選擇留在上海發展”。
每逢佳節倍思親。剪片空隙,吳沛橋和記者聊起了香港年味。“香港會有年宵花市,我們一家會去維多利亞公園買年花。”在粵語中,“花”發音同“發”,買花寓意來年花開富貴,因此大家會選有好彩頭的年花:如買紅桃,諧音“宏圖”;買年桔,寓意“大吉大利”;家中插銀柳,期待來年“有銀有樓”;擺上一盆劍蘭,寓意新年“節節高升”……
雖然沒在上海逛花市,但吳沛橋這幾天為全家準備了家鄉盆菜,從最上層的鮑魚、海參到中層的肉製品再到鋪底的蘿蔔芋頭,十多種食材層層疊疊地碼在盆中,取“十全十美”之意。晚飯時刻,在香飄四溢、熱氣騰騰中,全家人圍在一起,舉杯共慶新年。
當天,吳沛橋工作到晚上9時。他的計劃是,如果假期工作順利推進,希望最後幾天能與家人去上海附近來一次短途旅遊。不過他還惦記一件事,希望能找到更多有故事的港青成為片中主角,把香港年輕人在內地發展的真實狀態告訴世界,真正講好香港故事、上海故事以及中國故事。“如果你在採訪中碰到合適的人選,也請一定要告訴我。”結束採訪前,他向記者提出要求。
吳沛橋檢視作品畫面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作者:洪俊傑
微信編輯:皮小姐
校對: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