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和馬魁的初次見面是在一個雨夜,巡邏的汪新看到了兩個人攙扶著一個身著雨衣的人坐在一個臥鋪位。
他照例檢視他們三人的車票,看到了那人手中的警官證,這一次檢視驗證了他心中的猜想,中間坐著的人就是一個手帶鐐銬的犯人。
警察的直覺告訴他,這三個人應該要重視,於是他巡邏的時候並沒有走遠,果然,行程還未過半,犯人就跑走了。
他一路追,追到廁所,和他撕扯扭打,將自己的手扭傷了,也沒能將他攔下,但是隻要他再見到那個人他指定認識。
一、馬魁
手傷痊癒,他開始去所裡上班,在那裡,他見到了那天晚上傷他的人,他見他的時候,他正在開鎖,汪新一腳就將對方制服了。
還沒來得及得意,卻被告知,他以後會是他的師傅,一個見面就傷他的手的師傅,一個曾經當過犯人的師傅,他的師傅——馬魁到底有著怎麼樣的過往呢?
馬魁曾經也是一名鐵路乘警,破過大小案件無數,為了捉賊不顧個人安危,將群眾放在個人利益之前的一名幹警。
十年前,有一幫小偷團伙在火車上行竊,他前去追捕,小偷莫名其妙摔下車死掉了。他被另兩名小偷汙衊人是他推下去的,被捕入獄,勞改十年。
他的妻子一個人支撐起整個家,年紀不大卻已經累壞了身子,他的女兒為了賺取開支,初中畢業就接了賣鹹菜的班。
最愛吃肉的素芳為了生活,為了活著,藉口說自己不愛吃肉,馬燕,一個鐵路乘警的女兒被人天天欺負……
一想到這,馬魁的心裡就有如針扎一般的愧疚,可原本他是可以不用坐牢的,他是可以洗刷冤屈,只可惜目睹這一切的人卻不願出來作證。
二、汪永革不願作證的原因
馬魁希望汪永革可以出來作證,幫助他洗刷冤屈,可汪永革卻推脫說自己沒有看到,是馬魁看錯了。
可馬魁當了那麼久幹警的眼力怎麼可能看錯,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呢?事情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據馬魁回憶,他在追小偷的時候,曾經看到了列車長的衣服,衣服旁邊站了一個人,馬魁以為站在旁邊的那個人是汪永革,但其實不是,從餐車過去的那個人才是。
其實,馬魁並沒有看到小偷到底是怎麼死的,馬魁跑進去的時候,那一截車廂已經沒有人了,往窗外看的時候只能看到小偷躺在那裡。
小偷真的是自己跳車死的嗎?難說。因為馬魁進去的時候,剛好可以看到一個穿著白衣服的人在車廂盡頭關門,這個白衣服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汪永革。
馬魁被警察帶走的時候,汪永革看到了被警察帶走的馬魁,可他看到以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往後躲的動作,並且眼神和行為都很慌亂。
汪永革為什麼要慌亂,為什麼要躲呢?難不成小偷是他不小心推下去的?可如果在列車上目睹一切的不是汪永革的話,那個目睹一切的人是誰呢?為什麼他不願意出來為馬魁作證呢?
可不論事情的真相到底是哪樣的,這件事和汪永革都脫不開關係。如若這件事真的和他所說,他沒有看到事情經過,是馬魁看錯了,那他為什麼要愧疚呢?
汪永革對馬魁的態度很不一般,總是在汪新面前說馬魁的好話,知道馬魁對當年的事介意,還特意帶酒上門去緩和關係。
馬魁入獄以後,他也沒少往馬魁家跑,幫秀芳他們娘倆,從秀芳和馬燕對汪永革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他如果真要是問心無愧的話,為什麼還要做這麼多呢?他這麼做只能意味著當年的事情另有隱情。
汪永革在當年的那件事情上撒了謊,並且他不想讓真相被揭露,會損害他自身的利益,只能盡力去彌補馬魁,彌補秀芳和馬燕。
結語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秀芳剛趴在馬魁的肩頭說,以後他們的日子要好了,以後的日子更有盼頭了,這新一輪的虐點就來了。
秀芳的病已經不是肺氣腫了,而是肺癌晚期了,馬魁才剛回來,馬燕還沒有考上大學,秀芳還沒有開始享福呢?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秀芳非要領養馬健,但其實我懂,秀芳想著自己還能帶幾年馬健,到時候馬健大了就可以成為家裡的頂樑柱了。
那時候的孩子早當家,多個人幫襯,到時候馬燕和馬魁的日子還能好過點,這也算是找個人代替她來陪著她的丈夫和女兒。
到時候就算是她走了,他們的悲傷也能因為馬健被轉移走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