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電影《臨時劫案》,投資幾何?
很多人喜歡信口胡諏,且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該如何甄別資訊。
一般來講,官方通稿和正規媒體資訊較為靠譜,當然如果官方虛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如果投資規模很大,一般會第一時間,用來作為賣點宣傳,比如《澳門風雲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無雙》、《掃毒2:天地對決》、《怒火·重案》和《金手指》等。
這些電影,都有官宣資料背書。
還有另外一個邏輯,大製作電影,一般都會圍繞假日定檔。
以這兩個原則推理,則大致上不會有什麼偏差。
回到《臨時劫案》。
這當然是一部小投資電影。
一則官方從無投資資訊披露,二則選擇冷檔,三則開拍昔時,郭富城接受訪談即言,自己被劇本打動,兼一心支援新導演,根本無需談什麼片酬問題。
其票房收益如何?
早前,片方釋出了一個“全球報捷”的海報。
列舉了包括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和澳門,以及國外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美國和加拿大、非洲等地區的票房情況。
以同期上映的港片而論,拿了八個第一、兩個第三。
這個成績看起來不錯,不過或有取巧,因為同檔港片,僅包括安樂的《飯戲攻心2》和英皇的《盜月者》。
當然,若以評分和上座率來講,這部電影在香港市場,可謂一枝獨秀。
後續應仍或強勁。
不過這不是重點。
本文想聊一下,評分、口碑、排片和入場率的表象、邏輯與本質。
就近期港片來看,文青平臺的評分,《臨時劫案》與《金手指》相差彷彿,要高於《潛行》,而在售票網站的評分來看,它不但遠低於《金手指》,更要低於《潛行》,結合電影本身的品質和特點,這就相當奇怪了。
很多人對評分,其實不甚瞭解。
其實有個簡單的二分法。
文青平臺的評分,針對的是劇情的邏輯、敘事能力的流暢度以及表演的水準等等,而售票網站則更傾向於觀影的愉悅度,也或可以理解為娛樂指數。
而就《臨時劫案》來講,電影的基本面,毫無疑問在及格水準以上,甚至單以郭富城的表演來講,都堪稱震撼,而整體敘事上,或在張弛上可堪斟酌,但也並沒有出現什麼致命傷。
所以縱然口碑撕裂,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但文青平臺的評分,卻一直幾乎巋然不動。
那麼電影的娛樂指數怎樣?
負責任地說,這部電影當然是有趣的。
雖然前期片段已經洩露了不少“天機”,但觀影現場,笑聲仍然此起彼伏。
所以售票網站的評分,實在難以解釋,甚至可稱倒掛。
但更有趣的事情,隨之而來。
翻翻《臨時劫案》上映後的評分和排片情況。
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
《潛行》全面崩塌不提,在售票網站評分遠高於《臨時劫案》的《金手指》,縱然要先上映接近三週時間,但按理來講,既然評分遠勝,就連上座率也有明顯優勢,包括有數日的預售和當日票房,也都更為優勝。
但院線排片率,幾乎沒有任何傾斜。
延至今日,《臨時劫案》在內地市場的後續表現,仍要優於《金手指》。
這很費解。
如果《臨時劫案》是一部大製作電影,這很容易解釋,無非片方投入重金保住了排片,但對於《臨時劫案》這麼一部小投資港片來講,這種可能性,無限趨近於零。
唯一的解釋,是遭遇了某種倒掛。
也即,《臨時劫案》本身的娛樂指數並不低,縱然售票網站評分不佳,但線下觀影口碑並不差,進而實際觀眾入場率,要強於《金手指》。
不然,無法解釋院線的動作。
電影市場的評分體系,或有待改進。
雖大致能體現電影品質及娛樂指數,但千分之五、六的評分比例,也很有可能出現倒掛和錯置的現象。
比如《臨時劫案》。
推而言之,任何電影,都應該得到公平的對待。
這應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