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滾燙》上映7天,票房突破25億,這一成績《流浪地球》用了8天,《我不是藥神》用了15天,《封神第一部》用了50天。
相比於《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和《封神第一部》,《熱辣滾燙》的爭議很大,大眾對它的詬病主要有以下七點,我稱之為“七宗罪”。
第一宗罪:過度宣傳,營銷氾濫到讓人反胃
爛俗的營銷,是《熱辣滾燙》最招人厭的原因。
以“賈玲減肥100斤”作為影片唯一的營銷賣點,比如“賈玲體重摺線圖”、“外國人看賈玲瘦身前後的反應”、“陪賈玲訓練的狗狗是拍李煥英時撿的”、“賈玲和楊迪聊天五小時菜一口沒動”、“賈玲拍露腹肌戲份脫了8斤水”、“這是李煥英的女兒”等等。
鋪天蓋地氾濫到每個平臺都是,導致我想看其它的資訊都不能夠。
當電影宣傳,只談減肥噱頭,而不再談論原創劇本、演員演技、光影服化道等這些內容時,這部電影肯定不是什麼好電影。要知道,好電影是要學會講好故事,而不是隻拿與主題關聯不大的減肥,去影響大眾對電影的評價。
電影,請用電影的方式去證明自己是好電影。演員請用自己的演技去證明自己是好演員。
第二宗罪:炒作無底線,將份內之事變成份外之事
一個合格的演員就該以角色為主,滿足角色一切的需求,角色需要什麼樣的形象展示,演員就該做到什麼程度,這是本分,這是份內之事。
影片中,樂瑩這個角色後期需要減肥到百斤左右,按理說,賈玲作為主角,減肥100斤是她本應該做的事,也是一個演員的基本修養,這本來沒啥好宣傳的,也沒啥好嘚瑟的,畢竟作為演員是賈玲要吻合角色的需要,作為導演是賈玲追逐高票房的驅動力。
結果變成了向觀眾的無恥邀功,把本屬於自己職責份內的事,變成向別人邀功的籌碼!
就是我為了賺你們錢,我都減肥一百斤了,我是不是很努力?我為了賺你們的錢,我把自己變得更好,你們是不是應該誇我幾句?所以,我不光賺你們的錢,還要你們誇獎我!
將本分當做情分,將底線當做最高標準,可見該片的宣發和賈玲的水平有多LOW。
第三宗罪:引導水軍評論,製造性別對立
《熱辣滾燙》在某瓣有大量的水軍,這些水平惡意滿滿,不準別人對該片說一句不好的,凡是不好的評價,集體扣上“惡臭國男”的帽子。
比如“承認女性的優秀會要了男性的命”、“這是一部讓男性破防的好電影”、“國男對女導演充滿惡意”、“破防男在現實中的失敗不是女性造成的”、“不要攻擊中國偉大的女性導演”等等。
透過這種無知的言論,故意引導大眾對立,這類評論在某瓣上點贊超多,可見這類女性觀眾的認知有多低下,她們在現實中有多失敗,只能靠著攻擊異性才能找到生活的快感。
當然,她們更是拉低了中國電影觀眾的素質,她們就是馮小剛嘴裡說的垃圾觀眾,沒有審美沒有思想只有情緒宣洩,也不接受跟自己相左的評論。
她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非黑即白的,凡是對這部影片有差評的,都是別人自身造成的,都是男性羨慕嫉妒恨造成的,真是搞笑至極。
賈玲的減肥精神可嘉,但跟電影爛不爛沒有直接關係;電影好不好看,跟電影的導演性別也沒有直接關係。
第四宗罪:電影內容虛弱,看點只有減肥
縱然有著成熟優秀的前作,《熱辣滾燙》在改編上也是不盡人意。情節矛盾基本靠編,人物感情基本靠煽,演員演技基本靠癱。
比如女主角樂瑩,突然要打拳想贏一次,動機處理得非常突兀,因為前面缺乏足夠有力的鋪墊。比如樂瑩跟雷佳音飾演的昊坤,他們之間的愛情也莫名其妙,因為雷佳音撒了一泡尿,女主就愛上她了。還比如女主是一個月薪2500房租1000的燒烤店員,怎麼就突然付得起一節300多元的私教課,而且還有那麼多時間打拳。
劇情混亂得經不起推敲,劇情發展得也很牽強,連基本的敘事節奏都把握不準,這還是在直接對著原作《百元之戀》翻拍,很難想象賈玲創作一部新片,那該有多抓瞎。
賈玲的導演水平比郭敬明還差,起碼郭敬明導演的四部《小時代》還有一些可取之處,而賈玲這部《熱辣滾燙》,與其說是電影,還不如說它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減肥綜藝真人秀。
第五宗罪:賈玲演技不過關,人物詮釋不深刻
相較於原作,《熱辣滾燙》不僅故事沒講好,人物也塑造得稀爛,尤其是主角樂瑩。賈玲沒有把樂瑩人物的魂演出來,導致樂瑩這個人物角色顯得很彆扭。
比如前期的時候,樂瑩這個角色主要是喪喪的樣子,但是賈玲把喪喪的感覺,演繹成了虛弱、懶惰和唯唯諾諾,完全不對,這是演技不過關導致的。
虛弱、唯唯諾諾和懶惰不是喪,很顯然賈玲是在表演喪,是賈玲意淫的喪。因為賈玲本身演技就不行,自己又沒有機會體驗過喪的經歷,就把喪表演成了虛弱和懶惰。畢竟一個身價幾十億的女人,對下層階級的狀態是沒法感同身受的。
再者,賈玲演不出喪,一個主要原因是動機不足。原作中主角的喪是有深刻背景的,背後折射的是日本社會在經濟泡沫之後,大眾的心理表徵,在裡面我們能鮮明的看到垮掉一代的精神面貌,以及頹廢和喪的表達,安藤櫻飾演的女主代表著在這種頹廢環境下的新生力量。
很顯然,《熱辣滾燙》沒有這樣的格局,導致女主給人一種很分裂的感覺。
第六宗罪:小品式的電影,笑點爛俗吃香難看
《熱辣滾燙》充滿了小品式的橋段和轉折,節奏拖拉,笑點爛俗,拿大姨媽出血當笑點,以及其它經典的性別刻板印象橋段,用最偷懶的笑料作為劇情推動。
作為一個小品轉電影的跨界導演,賈玲對電影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小品階段,對喜劇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爛俗的階段。
第七宗罪:將中國電影拉下深淵
《熱辣滾燙》將本來處在低位的中國電影,進一步拉低了,它創造了一種成本最低化、收益最大化的創作形式,就是買個成熟的優秀劇本,找幾個有觀眾緣的明星演員去拍,在春節檔期間上映,加上無底線的營銷手段,妥妥的躺著賺錢。
但是,這種創作方式會給整個電影行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就是整個行業不再拿作品說話,而是靠著營銷忽悠賺錢;導演和編劇不再認真打磨劇本,而是購買一個成熟的劇本。
如果這種現象剎不住車,都想著快速圈錢,再也沒有人沉下心來去追求藝術,再也沒有人三年磨一劍去做中國電影的香火傳承,我們將永遠看不到像《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國產好電影。
臺上都是主義,臺下全是生意,賈玲透過減肥改變了自己,不僅收穫了大眾對自己的誇讚和獎勵,更收穫了鈔票,是真正的名利雙收!
不得不說,賈玲不懂電影,但絕對懂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