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小小肩膀大大書包,上呀上學堂。
新的時代新的主張,新新的模樣。
快樂學習德智體美,個個是強項。
看到這段熟悉的歌詞,你是不是也忍不住跟著唱了起來。
腦中開始自動播放起“劉星!”“小雨?”“小雪~”的呼喊聲。
這首《陽光男孩陽光女孩》,作為《家有兒女》的主題曲,可謂是貫穿了80、90後的童年記憶。
和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荷塘月色》等歌曲一樣,簡直是深深地刻入了我的DNA。
突然想起來這部老劇,起因是我最近刷到了一部名叫《家有兒女之神犬當家》的電影。
標題和宣傳看著跟劇有關,結果實際的劇情內容毫不搭邊。
最後一查才發現,原來是電影投資方里的中方曾經拍過劇版《家有兒女》。
這年頭,熱度都能這麼蹭了嗎?
不過既然提到了《家有兒女》,那咱們乾脆來一波盤點——
聊一聊你心裡,那些堪稱天花板的國產青春片。
以下影視劇排名不分先後,先劇後影,以播出時間為準。
提名依據包括廣大網友們的評分和口碑認可,以及我的主觀安利。
第一部——《家有兒女》。
作為一部與少兒題材有關的大型情景輕喜劇。
第一部側重於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後,發生在父母和三個孩子間的故事。
之後的三季,則在講述家庭生活中孩子成長的問題基礎上,針對戀愛、工作等問題也進行了探討。
小時候看《家有兒女》,看的是家長裡短,聽的是歡喜熱鬧。
長大後再看才發現,它原來還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青春片。
它記錄了性格各異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度過青春期時各自會遇到的煩惱和應對方法。
如今每次回看它,都好像在回憶小時候的自己。
不過我和劉星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畢竟都2024年了,我也沒達到他們家頓頓6個菜的日常生活水平。
第二部——《十八歲的天空》。
如果說《灌籃高手》是80、90後的青春裡,難以抹去的,關於熱血與友情的二次元回憶和痕跡。
那《十八歲的天空》就是少年的我,面對未知的高中生活,抱有的無限憧憬和嚮往。
該劇被稱為“中國版GTO”,作為一部青春校園偶像劇,在我的學生時代也曾風靡一時。
教育畫風奇特的老師古越濤,和一幫性格迥異,不服管教的高中生。
他們在不斷地磨合中,從最初的針鋒相對,到建立起跨越師生階級的牢不可摧的友誼。
曾經最反對他的班級“刺頭”石延楓,到最後反而成了最支援他繼續教學的學生。
在古越濤的引領下,每個人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長。
當然除了少年們的成長線,這部劇的CP線也很好嗑!
金莎飾演的藍菲琳,和傲氣英俊的石延楓,不知曾是多少情竇初開的少年人心裡的“夢中情人”。
古越濤和裴裴老師的冤家CP也好嗑到令人上頭!
瞅瞅,早期這麼糊的畫質,都擋不住倆人的般配!
而我看這劇最大的遺憾,除了對畢業分別的結局充滿了不捨。
那就是在我上了高中以後才發現:
校服,醜!
學習,累!
長得好看的同學,有!
但是和我沒啥關係。
每天的生活就是家校兩點一線的連軸轉,什麼晚會活動,統統與我無瓜。
哦,現實!把我曾經對高中生活的美好憧憬還給我啊!
第三部——《最好的我們》。
留著一頭短髮的娃娃臉耿耿,是名校裡的吊車尾學渣。
而她暗戀的餘淮,卻是個十足吸睛的學霸。
和所有平凡的女孩子一樣,面對喜歡的人,她總顯得有些不自信。
她和餘淮互相喜歡。
可因為種種原因,倆人始終沒有互表心意,在高中畢業後也沒有馬上走到一起。
所幸彼此堅守,最終赴了一場十年之約。
為他們曾經甜蜜酸澀的暗戀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可同樣暗戀耿耿多年的路星河,卻始終沒能走進她心裡。
他調皮搗蛋,是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
但面對喜歡的姑娘,他卻會收起利爪,變成一隻乖順的小綿羊。
對於他們三個的故事,我只能用一個詞來總結:
耿耿於懷。
他們是至今為止,最好的耿耿和餘淮。
而他也是耿耿生命中最好的路星河。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同樣改編自八月長安的“振華高中三部曲”的劇,也是我想提名安利的。
那就是《你好,舊時光》。
這部劇的劇情內容,時間跨度遠比《最好的我們》還要漫長。
故事從女主上小學開始,涵蓋了小初高三個階段,是她整個青春的成長史。
從原著黨的角度來講,這部改編之作存在一些瑕疵,但整體仍是亮點居多。
劇裡的每一個角色,不論主配都格外地鮮活出彩。
尤其是女主餘週週,和我記憶中的“小女俠”如出一轍。
無論何時,她都會像朝氣蓬勃的太陽,帶給身邊的人溫暖和力量。
接下來,還有兩部國產青春電視劇,亟待提名。
第五部——《風犬少年的天空》。
該劇僅有短短16集的篇幅,卻將一群又燃又二又暖的熱血少年的青春故事,展現得淋漓盡致。
方言+青春+喜劇,乍看起來像一鍋大雜燴。
可實際炒出來的“飯菜”,卻意外地可口美味。
就像該劇簡介描述的那樣:
這裡既有少年面對成人世界的第一聲吶喊,也是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溫暖旅途。
一群出身不同、性格各異的少年,酷得像風野得像狗。
他們身後攜著親情、友情,以及懵懂未知的戀情,迎著朝陽奔跑,追著夕陽餘暉,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天空。
他們正如你我,每個人都註定會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閃閃發光。
我本以為壓軸23年年底播出的《鳴龍少年》,能像“瘋犬少年”一樣。
創造新的青春故事,綻放出更為燦爛的青春花火。
結果沒想到,該劇後期口碑急轉直下,劇情爛尾發癲,少年一腔熱血卻灑成狗血。
這時候我再回頭仔細看它到底說的嘛:
喲~!
原來不是花火,是花活!
接下來的第六部國產青春片,也是我要提名的最後一部青春類電視劇——《棋魂》。
該劇作為一部對日番進行本土化改編的漫改片,棋魂褚嬴妝造剛出來時,著實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這妝造曾讓我一度懷疑,這和我追過的特攝劇《鎧甲勇士》裡的西釗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演員。
雖然知道這是漫方要求,但單衝這點,就在劇宣及播出前期,就拉低了劇的部分口碑與評分。
我一開始也是抱著批判的心態去看,想瞅瞅這部中日編劇合作改編的劇,能把珠玉前作拍成什麼垃圾四不像。
結果沒想到,被打臉的竟然是我。
該劇在還原原著精華的基礎上,還加入了許多“國民情懷”:
比如千禧年前後,以80、90後為主的學生人群,對周杰倫的痴迷;
圍棋運動在國內的小眾化特性;高考對於中國學生的重要性,以及一系列的笑梗和本土人民的生活習性等。
作為一個只會下五子棋的人,在看《棋魂》時,我的側重點主要還是放在了那幫追夢的圍棋少年身上。
我雖看不懂圍棋,但我卻能看懂少年眼裡的光。
那既是堅如磐石的千金一諾,也是對青春夢想的堅守執著。
意氣風發,不負韶華,正是少年人特有的青春樣貌。
之前在等待該劇更新的時候,我忍不住重看了一遍國產動畫《圍棋少年》。
這是一部每集去了片頭片尾不足20分鐘,卻能將家國情懷、少年逐夢、快意恩仇等主題完美融合,盡情講述的作品。
我承認自己在重溫它的時候是帶了童年濾鏡,但是是真的很好看。
強烈安利給在座的小夥伴們。
最後,我們再來以三部電影作為本次國產青春片盤點的收場。
第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簡稱《那些年》。
先把一些得打碼的主創拋開,當年看完影片後,我突然意識到,
原來能達成“全國統一”的,除了小學時趁父母下班前偷看電視,著急忙慌地給它降溫這件事。
就連學生時代的暗戀和喜歡,也會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刺頭學生柯景騰,可以為了暗戀的女生沈佳宜學習、打架,收斂自己的倔脾氣。
可惜他卻沒有戳破最後一層窗戶紙的勇氣。
在沈佳宜的婚禮上,為了能夠親吻新娘,他可以奮不顧身地去吻新郎。
卻也只能止步於此。為自己暗戀多年的女孩子送上真摯又不甘的祝福。
暗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而“柯景騰”也只是到了退場說再見的時候。
第二部——《青春派》。
當時乍一看名字,我還以為是和美國舞蹈喜劇片《歌舞青春》類似的片子。
結果它實際上是一部以高考為題材,穿插了戀愛、友情、親情等話題的青春片。
每次刷到這部影片的相關影片,我的大腦就忍不住喚醒了高三那段不堪回首的地獄記憶。
甚至都步入社會工作這麼些年了,我有時候還會夢見自己在考場上踩著交卷鈴響趕作文。
順便提一句,秦海璐在片中飾演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氣質簡直就是我高中語文老師的翻版!
最後一部提名的電影,則是一部內容有些過於沉重的作品——《狗十三》。
和前邊提及的那些影視劇不同,它沒有很多關於青春期嬉笑歡樂的鏡頭。
它著眼的,是一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孩,被家人“以愛為名”一步步“扼殺”的過程。
影片看完後,只讓人感到深深地壓抑和無助。
它太過真實,沒有一些虛幻美好的東西來掩蓋,反而成為很多人避之不談、不敢去看的存在。
這多少是有些遺憾。
如果你對它感興趣,卻又不敢去直視原片。
也可以去看看我們此前出過的解說影片,順便點個贊呀~
多數人的青春或多或少都帶有遺憾。
也許是你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告白,也許是你在某場考試裡改錯的選擇題。
又或者是你曾經和朋友約好,打算玩通關,卻最終因為彼此失聯不了了之的遊戲。
無論如何,那些時光都已悄然逝去,我們無法回溯追尋,也只能繼續昂頭邁步向前走。
我們雖不再年輕,可有人永遠正年輕,正青春。
歡迎各位小夥伴們在評論區留下你心目中堪稱天花板的國產青春片~
咱們明天再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