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臺北小巨蛋內的一場演唱會,一首傳唱度極高的金曲,卻意外點燃了臺灣島內輿論的火藥桶。
天王劉德華,在闊別臺灣舞臺十一年後重返小巨蛋,這本應是一場純粹的音樂盛宴,卻因一首歌曲,捲入了政治的旋渦。
一場音樂盛宴,為何變了味?
11月1日,受颱風“康妮”的“攪局”,劉德華的臺北演唱會幾經波折,終於在小巨蛋拉開帷幕。十一年的等待,讓歌迷的熱情如同火山噴發,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一句“11年了!我想你呀”,瞬間點燃全場,尖叫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從《沒有人可以像你》到《笨小孩》,一首首經典老歌,喚醒了無數人的青春記憶,全場大合唱的場面,無疑是這場演唱會最動人的時刻。
可就在這片溫情脈脈的氛圍中,一曲《中國人》的響起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甚至演變成一場軒然大波。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劉德華演唱《中國人》的片段,並配文質疑:“這是劉德華在中國(大陸)演唱會的畫面吧?非常非常中國的設計!”
王義川甚至聲稱自己從未聽過這首歌,似乎有意將這首歌與大陸進行刻意關聯,暗示劉德華在臺北的演出帶有政治意圖。
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駁,稱《中國人》一直是劉德華演唱會的保留曲目,並非特意為臺北演唱會而準備,王義川的言論是對劉德華的惡意曲解,是對一場純粹音樂盛宴的政治化解讀。
更有理性的網友指出,將一首歌曲與政治掛鉤,本身就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是對文化交流的阻礙。
音樂無國界,藝術應該高於政治,不應被當作政治鬥爭的工具。
而王義川並非個例,民進黨議員王定宇也曾公開表示,劉德華的演唱會不值得一看,還將其與“統戰”聯絡起來。
儘管臺當局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公開表示歡迎劉德華來臺開唱,但王定宇等人的言論,已經對劉德華以及這場演唱會造成了負面影響,也暴露出臺灣政壇一部分人對大陸文化根深蒂固的偏見。
而跟王義川等人的狹隘想法不同,在演唱會結束之後,臺灣嘉義大學的學者吳昆財公開表示:劉德華在臺北高歌“我們都是中國人”…… 他是真男人,一位鐵骨錚錚的中國人。
一道無形的牆,隔斷的是什麼?
劉德華臺北演唱會事件並非孤立事件,民進黨某些政客對劉德華演唱《中國人》的過度反應,暴露了他們內心的脆弱和焦慮。
他們對任何與大陸相關的文化符號都抱有極高的警惕,甚至將其視為一種威脅。
這種過度敏感和排斥並非源於對歌曲本身的理解,而是源於對兩岸關係的複雜情緒。
對於某些堅持“臺獨”立場的政客而言,任何帶有“中國”字樣的表達,都可能被解讀為對“臺獨”理念的挑戰。
他們試圖將劉德華與政治議題捆綁,將其塑造成一個“統戰”的工具,以此來煽動民眾的“反中”情緒。
長期以來,臺灣的文化環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有西方文化的滲透,以及本土意識的興起。
這種多元文化的交織,使得臺灣的文化認同變得複雜而多元,一部分人對中華文化抱有認同感,而另一部分人則試圖構建與大陸不同的文化身份。
這種文化認同的模糊性,使得臺灣社會對大陸文化的態度變得格外矛盾和糾結。這種矛盾心理,在劉德華演唱會事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如何跨越隔閡,共築文化橋樑?
《中國人》這首歌表達的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共同情感,它不應該被賦予過多的政治含義。
將一首歌曲上升到政治層面,不僅是對藝術的不尊重,也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流。
無論政治立場如何,都不應該否定中華文化的共同根基。否認中華文化認同,只會加劇兩岸之間的隔閡,不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我們要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包容和諧的社會環境。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能夠容納不同的聲音,接納不同的觀點。
只有在包容和和諧的社會氛圍中,文化交流才能真正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過度政治化的解讀只會加劇社會的分裂和對立,不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期待未來兩岸能夠有更多類似的文化交流活動,在交流中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消除隔閡,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和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兩岸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參考資料:海峽導報:2024-11-03:臺灣學者:敢在臺北高唱“我們都是中國人”,劉德華是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