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四波換角,《小巷人家》的小輩們終於迎來最終版本,塵埃落定。
要演20集的量。
先登場的範丞丞,最多吐槽,一個好端端的學霸,被他演得丟了靈氣、文氣,彷彿空殼,木愣,神遊在戲外的“呆”。
偶爾蹦出來一兩個“本我”範丞丞的表情,縮脖子瞪眼,很割裂。
劇都拍好,木已成舟,且後面戲份極重。
只能哀嘆:真憑一己之力,給這部冉冉升起的電子榨菜,踩了一腳急剎車,順帶掉只蒼蠅,範某強捧她弟難不成是“報復”內娛的一計?
有種演技,叫同行襯托,等到王安宇關曉彤出場。
雖沒那麼強,但演技絕對夠用,起碼眼睛裡有內容。
王安宇,銜接得很流暢,棟哲那顯眼包氣質一脈相承,依然機靈。
且有輕盈的少年感,明朗而清澈。
動情起來,眼圈紅紅的,包著一泡淚,欲落未落,鼻頭也粉嫩嫩,嘴角卻隱忍,真學得林棟哲最初版本的精髓,體現到霸總看倔強小白花的感覺,惹得人狠狠憐愛。
關曉彤,剛登場就有重頭戲。
滿面淚痕、哭得激烈,很有表現力,就是小閨女跟爹吵架的縮影,一種害怕大人一急眼就要打罵的畏縮感,及忍無可忍的破罐破摔,說話不靈清,喘不過氣的哭,很真實。
這一波成年演員裡,演得最好卻也最不起眼的,是鵬飛,演員石雲鵬飾演。
打眼一看,覺得顏值掉線,相較前兩版,臉咋突然集合,五官很侷促,露臉鏡頭增多後,他這種長相又很耐看,就最質樸的土帥,一看就是愛在地頭田間撒歡兒的農村娃。
像他這種,還真的是內娛稀缺款。
承接前兩版超齡的成熟,那種心如明鏡卻大智若愚的愣頭青。
石雲鵬沒有演的痕跡,自然得跟隨每一幀畫面流動,非常生活,呈現出來是極度舒適感,跟閆妮、郭曉東等戲骨統一畫風,看他演,又有前期老日子流淌的感覺,溫潤、踏實。
鵬飛,是隱藏很深的人精,活半輩的超英都不如他清醒。
一語點破:我們不恨阿爹阿婆,只是不親。
也是大段的臺詞輸出,不是生硬的往外蹦字,流暢清晰、淡入淡出,寄人籬下的酸澀,阿爹阿婆一碗水端不平的冷落,萬般情緒在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複雜的眼神裡輾轉。
安靜述說,靜水流深,很豐富。
為啥說鵬飛最精,他深諳血緣壓制,長輩終究是長輩。
舊傷口早已結痂,就溫和的表達對莊家爺爺奶奶的疏遠,不撕破臉,心裡門清,可指望他將來養老,休想。
可貴的是,他懂得報恩,圖南擰巴,愛和稀泥,黃玲娘倆就靠鵬飛護著,外甥沒白養。
可能許多觀眾,瞧著鵬飛的這張臉,很熟悉,
但就是想不起來演員的名字,但要說他還演過《父母愛情》,模糊的記憶立馬清晰,不就是安傑那愛搗蛋的老二江衛東,再具體點,是少年版。
那時候的石雲鵬,剛滿18,滿臉青澀,眉眼像周冬雨,皮薄的單眼皮,小而靈動。
標誌性的噘嘴,一說話就上翹,一看就鬼精。
他演的江衛東,很雞賊,性格跳脫,愛作怪,乾的事總是出乎預料的。
時不時冒出古靈精怪的鬼點子。
想吃鎖在櫃子裡的桃酥,就能琢磨出開鎖的手藝,額頭掛了個小傷口,他小題大做的把腦袋裹緊繃帶,長大還拿哥哥的初戀當擋箭牌……淨幹些調皮搗蛋事。
衛國打架他造勢,衛國講話他崇拜,得虧哥哥硬氣,替他擋了不少揍。
衛東看著粗疏,其實心思細膩,半夜給餓肚子的哥哥偷臥雞蛋,有真情,也有算計。
想著哥吃剩下拾碗底解解他的嘴癮,沒想到衛國老虎胃,還耍猾把沒吃完的偷藏。
饞得望眼欲穿的衛東,雖然生氣,也只能忍著。
這段佐以石雲鵬詼諧而不尬的表演,把觀眾逗得嘴角都咧到耳根,印象深刻。
年齡不大,資歷卻深,8歲就出鏡,天生會演,如春芽破土,自然靈動到不像演的。
最早認識石雲鵬,是央視少兒頻道迴圈播放的“大風車轉悠悠”,他跟關曉彤搭檔,簡直是刻在DNA的童年回憶。
石雲鵬跟關曉彤的採訪,也被考古,在短影片平臺很流行。
一上來關曉彤就用雲遮月的京腔“損”一副無辜樣的石雲鵬:他頭髮立起來都沒我高。
她碎嘴子,他實心眼,一通激烈的言語爭鋒,還把行業內幕給講透:導演“權”大,資方更隻手遮天。
石雲鵬,是真等比例長大,五官沒變樣,依舊滿眼倔強。
只是隨年齡增長,氣質更堅毅,也很有辨識度。
這些年,依然活躍在熒幕,海上牧雲記裡少年版穆如寒江,好勇鬥狠,有江湖俠客感。
歡樂頌裡跟圓周率較勁的自閉弟弟……
演技強,身懷寶藏,拿到手的資源卻都是清一色的小配角,遊離在內娛邊緣,跟關曉彤落下差距,小時候還能演頂流明星的少年期,很驚豔。
現在戲路愈發窄,是長相受限,就長了張“小人物”的臉。
不過,年紀還輕,最好的發展時機或許未到。
更多精彩八卦內容,盡在,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