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琳可是最近大眾討伐的焦點物件,因為上了一檔綜藝節目,把自己所有令人疑惑的行為全展示了一遍,本來觀眾們是來看感情修復節目的,沒想到直接被她在裡面的迷惑行為給整蒙了。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這句經典臺詞用在《再見愛人4》的麥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只不過,麥琳可能會改成:“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除了我之外,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沒錯,就是這麼自信,就是這麼理直氣壯,麥琳,這個讓觀眾又愛又恨的“戲精”,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從節目中的燻雞事件,到高中同學爆料的霸凌往事,麥琳彷彿開啟了自己的“黑歷史”回顧展。
圖片來源於網路
說起這次風波的導火索,就不得不提到那隻無辜的燻雞了,在《再見愛人4》第五期中,麥琳因為一隻燻雞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議,本來買個燻雞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卻被麥琳演繹成了一出精彩的“甩鍋”大戲。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麥琳想買燻雞,但在幾位男嘉賓面前卻不承認,反而把責任推給了葛夕,最後她還不忘嘲諷葛夕當導遊不力,這一系列操作,可以說是麥琳“甩鍋”技能的集大成之作。
明明是自己想買,卻死不承認,這招叫“此地無銀三百兩”,把買雞的責任推給葛夕,轉移大家的注意力,這招叫“聲東擊西”,不僅不認錯,還要指責別人,這招叫“賊喊捉賊”。
在整個過程中,麥琳始終保持著一副無辜的表情。這招叫“白蓮花綻放”,麥琳這套組合拳打得可謂是行雲流水,叫人歎為觀止,如果給“甩鍋”這門學問頒發諾貝爾獎,麥琳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獲獎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就在觀眾們還在為燻雞事件熱議不已時,麥琳的“黑歷史”又添新章,一位自稱是麥琳高中同學的人站出來爆料,揭露了麥琳當年的“豐功偉績”。
麥琳高中同學爆料
據這位同學透露,麥琳在高中時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華”,她不僅有霸凌他人的行為,還擅長編造謊言並傳播,更厲害的是,她還能把鍋甩到被霸凌的同學身上,導致那位同學被周圍人孤立。
這套操作,不得不說,與買燻雞事件如出一轍,從這所有的事情中能看出麥琳覅長善於編造謊言,這顯示出麥琳強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可惜,這份才能用錯了地方。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並且還懂得利用輿論,麥琳深諳“輿論的力量”,懂得如何操縱群體情緒,這種能力放在現在,沒準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營銷人才,據爆料,麥琳這麼做是因為她當時的男朋友暗戀過那位同學。
這種因私人恩怨而陷害他人的行為,顯示出麥琳極強的算計能力,能做出這種傷害他人的行為,說明麥琳缺乏對他人感受的體諒,這些特質,在麥琳身上似乎從未改變。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高中到現在,她彷彿一直在重複著同樣的劇本,只是舞臺從校園變成了綜藝節目,除了高中同學,麥琳的大專同學也站出來說話了,有意思的是,這位同學給出的評價與之前大相徑庭。
在這位同學眼中,麥琳是個會打扮、總是笑嘻嘻的陽光女孩,這種反差不禁讓人感嘆:麥琳的“戲精”本質,竟然如此根深蒂固,她似乎深諳“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在人前塑造一個討喜的形象。
這種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確實是一種優勢,但問題是,如果這種表象與內在相去甚遠,那麼這種“優勢”反而可能成為一種負擔,麥琳的這種表裡不一,讓我們不禁思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也常常戴著面具生活?我們是否也會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刻意塑造一個“完美”的形象?這種行為,究竟是社會的悲哀,還是個人的無奈?
麥琳大學同學評價
回到《再見愛人4》的節目現場,麥琳的表現可以說是她多年“修煉”的集大成之作,她不僅在燻雞事件中展現了高超的“甩鍋”技巧,還在其他場合也頻頻上演“戲精”本色。
比如,在一次團隊活動中,麥琳花光了葛夕的錢,卻在楊子面前邀功,說“要不是我給你們剩下50多塊錢錢都不夠”,這種挑撥離間的行為,不正是她一貫的作風嗎?
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麥琳在做完這些事後,還能一臉無辜地說“我也同意了”,彷彿她才是受害者一般,這種顛倒黑白的本事,恐怕連職業演員都自嘆不如。
麥琳的這些行為,不禁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人,他們善於操縱他人的情緒,擅長製造矛盾,卻總能保持一副無辜的樣子,這種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情感操縱者”,他們的行為模式,與麥琳如出一轍。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透過挑撥離間,製造群體內部的矛盾,將自己的錯誤推卸給他人,在矛盾中扮演無辜的角色,博取同情,利用他人的同情心,達到自己的目的。
麥琳的行為,可以說是這些特徵的完美詮釋,她就像一個移動的“戲精”教科書,走到哪裡,戲就演到哪裡,麥琳的種種行為,自然逃不過網友們的火眼金睛。
隨著節目的播出和往事的曝光,網上對麥琳的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有人給麥琳貼上了“心機女王”、“戲精本精”、“PUA大師”等標籤,這些評價,雖然聽起來有些刻薄,但不得不說,確實抓住了麥琳行為的本質。
也有人表示同情,認為麥琳可能是因為從小缺愛,才會有這樣的行為,這種觀點,提醒我們要用更寬容的心態去看待他人的缺點,畢竟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盡相同,我們無法完全理解他人的處境。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有一種聲音認為,這些都是節目效果,是按劇本來的,這種觀點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從麥琳高中到現在的一貫表現來看,這種行為模式恐怕已經深入骨髓,不是簡單的“劇本”能解釋的。
麥琳的行為,雖然讓人不齒,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當今社會,誠信似乎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品,麥琳的行為,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一社會現象。
不敢承擔責任,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麥琳的行為顯示出她缺乏對他人感受的體諒。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中也越來越普遍。
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在某些群體中似乎正在蔓延,這些問題,不僅僅存在於麥琳一個人身上,而是整個社會都需要反思的。
麥琳
雖然麥琳的行為讓人不齒,但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應該給予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她最應該學會承認錯誤,麥琳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推卸。
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總是把責任推給他人,如果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詢等專業幫助。
改變不會一蹴而就,但只要有決心,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作為一檔情感類綜藝節目,《再見愛人》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也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在展示真實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參與者的隱私和尊嚴,對於一些不當行為,節目組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評價,而不是一味追求話題性,對於一些存在心理問題的參與者,節目組可以考慮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
麥琳
利用節目的影響力,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理性看待,客觀評價,作為觀眾,我們在看待麥琳這樣的公眾人物時,也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
不輕易評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無法完全瞭解他人的處境,並保持同情心,即使是做錯事的人,也值得我們給予一定的理解和同情。
要學會理性討論,在討論問題時,要以事實為依據,不要被情緒左右,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麥琳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社會問題的縮影。
但我們要記住,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有改變的可能,無論是麥琳,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生活不是一場戲,我們不需要時刻扮演完美的角色。
圖片來源於網路
真誠對待自己和他人,才是獲得幸福的真正秘訣,最後讓我們以一個更寬容、更理性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因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都在演繹著自己的人生。
重要的不是如何取悅觀眾,而是如何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讓我們攜手共創一個更加真誠、更有愛的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