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陳偉,這就有點得意忘形?因何要對刀郎進行批判?
出身和學歷要能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那沈從文也就成為不了一代文學大師。同理幹過學徒、碼頭工、麵包師傅、流浪俄國各地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高爾基,也就寫不出像《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樣的三部曲。
真正的強者,從不受限於學歷高低和卑微出身。
刀郎學歷是不高,但他的音樂性有目共睹。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聽刀郎的歌,也不去聽你陳偉的歌,有想過為什麼嗎?你學歷高,捧紅人多那就好好韜光養晦,嚼人舌根非君子所為。
一個連刀郎正面都不敢直視的人,有何資格去評價?
連《天府早報》都曾對刀郎讚不絕口,評其是樂壇奇蹟,有著驚人創作才華和驚人意識;《工人日報》更是評價道:刀郎和他的音樂,之所以成為現象,不僅是個人才華的體現,更是社會文化需求和大眾審美判斷的反映。
此外,湖南日報楊維立,大眾日報評、香港《大公報》等
都曾對刀郎音樂賦予極高評價。
依理,刀郎應更備受矚目和值得眾音樂人學習才對。有句話說,一年偶像百年劉德華,這句話同樣適合刀郎,一年偶像百年刀郎。
中國樂壇從不缺音樂人,也不乏才華橫溢張國榮之流。
刀郎的嗓音、音樂、個人面貌某種程度上確實比不上,一些看臉看學歷的歌手,但那麼人音樂人走到最後人們能記住的有幾人?
《2004年》第一場雪,開啟了刀郎音樂人生的巔峰,儘管2013年刀郎淡出公眾視野,但10年後迴歸仍是頂流,人們依然記得他。大家並沒因為刀郎年紀大,長相粗獷,學歷低就選擇不去看他演唱會,相反今年刀郎已經開第4場個人巡迴演唱會。
能成為一個時代的,現象級歌手,他所表現出來的可不僅是音樂性。
更是,他將個人、音樂、情懷納入民間磁場,與人民群眾在一起,唱出世間百態……用情、用心、用文化,塑造了作品可感知的溫度。
因為他懂大家,所以大家喜歡他,僅此而已。
但作為音樂人的陳偉,不知發什麼瘋,從去年刀郎發表《山哥寥齋》專輯後,就一直對刀郎嘀嘀咕咕。事實也證明公眾眼睛是雪亮的,只是沒人清楚,他為什麼這麼“痴罵”刀郎。
直播間,他大放厥詞,什麼音樂文化,把一個初中沒畢業的人捧成音樂大師?我做的歌曲,捧紅的人可比你刀郎不知多多少倍,翻唱傳唱也比你多吧!
這只是冰山一角,但足可見得,陳偉這人之胸襟。
如果再過10年,人們一提起刀郎可能會記得他的《第一場雪》,那陳偉是誰?他有什麼代表作估計沒人會想起。若按陳偉說,公眾把一個小學文化的刀郎捧成音樂大師,那他至少有值得大家去捧的理由。
可陳偉你呢?你又有什麼值得被大家記住的作品嗎?
人世間,有一種人,他見不得出生背景比自己卑微,但成就比自己高的人;談若對方本來就是豪門且多才多億,他大機率是心安理得。但他就見不得出生比自己差,卻比自己過好的人。
這就是人心,或者說埋藏在人內心深處的人性。
音樂人陳偉大機率就是這一種,某種程度上,是自卑的一種體現。刀郎某種程度上並沒受過專業訓練,半路草根闖江湖,但他的音樂性是包容是溫暖的。
刀郎走到今天,和他的學歷出生沒有任何關係,只和見解和認知有關係。
真不理解,陳偉為何處處對上刀郎。
不過,屬於陳偉的報應也該到了,雖說言語中傷算的不大事,但架不住有人認真。11月9日律師胡有路表示,將於這個月正式訴訟陳偉,侵犯了他的人格權和名譽權。
胡律師可不會慣著他,這場官司他應該是吃定了,大家可以看看他踢到鐵板後的表情了。
今天13號目前還不知道具體情況,但該來的,一樣不會落下。
走到這一步真不怪誰,要怪就該,那張嘴和管不住的心。現在陳偉遭全網圍堵,報應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