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耍毒舌,不裝導師,不迴避過去,既能讓男人欣賞,也深受女性喜歡,黃菡因《》被人熟知,但她的個人魅力證明,即便沒有鏡頭的曝光,她之一生也肯定會是幸福的。
大方,且溫柔
經典名場面,在《非誠勿擾》的現場,面對一位並不算自信的男嘉賓,黃菡說了一句話。
“喜歡過幾個人,被幾個人拒絕過,根本不算什麼創傷,就像我的牙齒,並不算整齊,還有點齙牙,但不論牙怎麼樣,笑起來都是最美的”。
溫柔的低語如春風撫平人心,如何愛人這方面,黃菡真的很有話語權,她在感情中很會表達,這一點,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緣分起在校園,當時班級裡一共九個女生,6個都談了戀愛,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年代,寫信是表達愛意的唯一途徑,普遍觀點,女生應該是含蓄的,黃菡非要做“另類”。
現在的先生,是研究生時期的同學,因為經常在一起組織活動,熟稔之後,感覺人還不錯,寫了第一封信,想要交個朋友。
認識之後,再次寫信,提議在學習上互相幫助,關係更親密了一些,再次寫信就是正式表白。
由淺入深的感情,是瓜熟蒂落的前提條件,兩個人慢慢走在一起,攻勢雖是由黃菡發起,可感情和工作生活一樣,它需要經營,也需要挑選,遇到心儀的,主動出擊沒有什麼不可以。
到手了,幸福的是自己,當然,經營生活與平衡感情,黃菡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身份很多,既是節目嘉賓,也是母親,還是妻子,精力只有一份,黃菡決定採取“三三三原則”,平衡的很好,沒有忽視掉愛人,也沒有忽視孩子。
幾乎每天晚上,黃菡都會給女兒打一個電話,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偶爾也會提一些“幸福小秘訣”。
能把家庭經營好的人,工作上的表現總不會太差,而在《非誠勿擾》的舞臺,黃菡也確實有自己不可撼動的地位。
角色,有分工
經典三人組,夾在孟非與樂嘉中間,黃菡的光芒並沒有被掩蓋,甚至說,正是因為三者配合的很好,《非誠勿擾》才能取得如此成績。
孟非負責掌控全域性,樂嘉擅長分析問題,而黃菡,獨有屬於女性的細膩,能精準捕捉男女嘉賓們的情感波動,也時常以知心姐姐對嘉賓進行苦口婆心的勸說。
心態很正確,男女都不該有優越性,雙方都應該互相寬容一些,但這並不意味著要一味的放低擇偶標準,而是說,面對另一方的不足,沒有必要拿著放大鏡吹毛求疵。
需知一點,婚姻給不了任何一個人內心的安全感,試圖透過婚姻一攬子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更是不可能,在婚姻中,比愛情重要的,是合作精神。
為何父母輩的感情總是能長久維繫,社會進步之後,感情卻愈發如履薄冰?
有些人會說,是愛情變得更加純粹,雙方開始在感情中追求自我,很正向,可換個角度看,如此說法,根本就是逃避在感情中應該承擔的責任,跟著感覺走成流行,可感覺是瞬間的東西,用一瞬間的感受去做決定,會否有些太過冒失?
在《非誠勿擾》的舞臺,黃菡總是用最溫柔的嗓音,給出最真誠的建議,她不介意撮合感情,愛情總是美好的,開始再結束,總好過畏懼而瑟縮。
雖然出自多方面的考慮,黃菡在2016年告別了《非誠勿擾》,但她很高興,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成人之美,她自豪於在《非誠勿擾》工作過,也有些慶幸,自己在合適的機會付出了勇敢。
登上舞臺的很多人都非常優秀,可他們卻仍舊與談戀愛、結婚、有個穩定的家庭很遙遠,黃菡好似很容易就過來了,但她能過來,完全是因為勇敢。
不要因為負面的訊息就抹殺了開展愛情的可能,工作、生活、事情、事業,很多事情,都是主動才有結果,躲在寶馬車裡哭還是坐在腳踏車後座笑,或許在當今可以換個問法,面對愛情,你是會選擇勇敢出擊還是等著被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