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這部劇的劇情,始終精彩,秦川和胡兵這哥倆,被觀眾們稱為。他們倆,從第一次見面就開懟。
秦川是副隊長,胡兵就是隊長,秦川工作調動,胡兵工作也調動,秦川當副局長,胡兵就當正局長。
他們倆只要見面,幾乎沒有痛快的時候,不是相互開懟就是吵吵鬧鬧。秦川有衝勁,敢想敢幹,胡兵老成持重,給人一種懶惰、不作為的印象。
其實,胡兵只是表面上這樣,從1.28大案、到抓殺害葉茂生的兇手牛玉國、再到破獲黃豆盜竊案,胡兵不是衝在前面,就是給秦川以支援,他根本沒有不作為。
尤其是在抓牛玉國時,要不是胡兵攔著,秦川真有可能就開槍了。秦川要是開了槍,他的警察職業生涯就結束了。
根據《我是刑警》的預告片,胡兵在後面的劇情中,因為追捕在逃通緝犯,翻車後被截去了雙腿。在醫院裡,秦川見到胡兵後,終於喊出了那聲“兵哥”。
秦川終於認識了真正的胡兵,從此接受了胡兵,兩個人含淚大和解。
秦川和胡兵這一對,他們不是歡喜冤家,他們的區別,就在於性格和工作方式的不同。用《論語》中的話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孔老夫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與之交往,只能與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為,狷者對有些事是不肯幹的。
按照孔老夫子的說法,秦川就是狂者,胡兵就是狷者。他們兩個在工作上搭配,雖然兩個人心裡可能都不舒服,但是,這種搭配,卻可以互補和相得益彰。
不得不說,韓局和戴局,在看人用人上,還是非常準確、非常厲害的。在一個團隊中,全是秦川這樣的不行,全是胡兵這樣的,也不行。沒有秦川的帶動,團隊就沒有活力,沒有衝勁。但是,要是沒有胡兵的制動和剎車,秦川非常有可能因為衝動翻車。
用一部車來比喻,秦川就是發動機和方向盤,胡兵就是剎車和副駕駛。狂者秦川居外做副職、負責刑偵工作,胡兵居內做正職,負責協調與制衡,這樣的團隊架構,才能實踐中庸之道,才能做好工作。
《我是刑警》第9集中,秦川他們抓到李國英一夥後,案子的功勞被仁城警方搶了,還上了《新聞聯播》。這種事情,要是秦川在決定行動前,向胡兵或戴局、韓局彙報一下,就不會發生了。
但是,秦川腦子裡沒有想別的,他就是想盡快抓住李國英他們,儘快破案,其他的,估計他連想都沒有想。
不過,李國英是在仁城被抓獲的,仁城刑警隊隊長耿燁帶隊執行了主要抓捕工作,他們搶功,也沒有什麼說不過去的。
抓獲李國英團伙,要是胡兵來指揮,他可能考慮的更多,對抓捕更有耐心,除了讓仁城警方配合外,他應該會和戴局、韓局彙報後,從自己局裡調人的。
關於胡兵翻車截肢這段劇情,雖然只是預告,但這一段,卻是《我是刑警》中最感動人的部分之一。說到胡兵為什麼非要開車去追通緝犯時,胡兵說:我是刑警!秦川握著他的手,流著淚說:你永遠都是刑警。
表面上吵吵鬧鬧,骨子裡卻是生死戰友,這就是秦川和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