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始於匾額、終於"扒灰"的相聲圈風波,揭開了與楊議間錯綜複雜的恩怨。
這事說來好笑又荒唐。先說匾額。2021年天津德雲社開業,楊議送了塊寫著"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的匾額。這看似隨意的八個字,實則暗藏機鋒。字裡行間透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彷彿在影射德雲社只顧賺錢。
你說這事多諷刺啊?送匾的時候笑臉相迎,轉眼就在直播間裡對德雲社開炮。這變臉速度,堪比川劇。楊議這次是真豁出去了。先是放話要"砸綱",嚷嚷著要鬧個天翻地覆。結果綱絲節期間,除了德雲社門口莫名其妙出現幾條橫幅,啥大事都沒發生。真正的"重頭戲"是他在直播間的那番話。什麼"扒灰"啊,什麼"小神童"啊,說得是遮遮掩掩,偏偏又讓人聽得明明白白。這招"欲言又止"玩得溜啊,既能吸引眼球,又不用擔心法律責任。
網友們立馬就來了興致,"鍋扒灰"的梗瞬間刷屏。這種似是而非的爆料,最能激發吃瓜群眾的想象力。明明是陳年舊事,早就澄清過的事情,硬是被他翻出來重炒一遍。德雲社的反應很有意思。沒有正面回應,直接用行動說話——把楊議父子送的匾額給摘了。牆上留下的釘子眼,像極了這場鬧劇留下的疤痕。這事鬧得,楊議的賬號都被封了。他助理提醒他別說了,他偏不聽,非要一條道走到黑。這不是玩火是什麼?
這場風波終將過去,留下的思考卻值得玩味。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如何在商業與藝術間找到平衡,恐怕才是每個相聲人都該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