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12月4日13時22分許,臺灣知名作家瓊瑤在新北市淡水區家中輕生身亡,終年86歲。瓊瑤63歲的兒子表示,母親留有遺書,並交代秘書中午回家看看,進屋後才發現母親輕生。(此前報道:)
遺書下方,還配有一段瓊瑤生前的最後畫面。
一週前悼亡夫稱“不如歸去”
據羊城晚報報道,11月27日,她曾在社交賬號上發文悼念亡夫平鑫濤,貼出他當時在病榻上和花葬的照片,並附上小詩嘆曰“不如歸去”。
近年鮮少發文的她,今年86歲生日時在臉書表示,因為身體有恙,想淡出社交網站。相隔7個月後,她11月27日再度發文思念亡夫平鑫濤。
在《憶亡夫》小詩中,瓊瑤寫道:“不如歸去,多少的往事,已難追憶;多少的恩怨,已隨風而逝;兩個世界,幾許痴迷,幾載的離散,欲訴相思。這天上人間,可能再聚;聽那杜鵑,在林中輕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啊啊,不如歸去。”
7年前曾立遺囑交代家人:如病重不要救我
據九派新聞報道,2017年瓊瑤曾突然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之際,希望不會因為後輩的不捨,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而受折磨,也藉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瓊瑤提到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明年將邁入80歲的她,認為自己沒因戰亂、意外、病痛等原因離開,一切都是上蒼給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並特別發出5點宣告叮嚀兒子,表示無論生什麼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最後再次強調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讓她沒痛苦地死去就好。
今年4月宣佈淡出社交平臺
瓊瑤,本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
1949年,瓊瑤隨父母由大陸到臺灣生活,中學時開始寫作生涯。1955年,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1963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窗外》併成名。
1964年,出版長篇小說《煙雨濛濛》與小說集《六個夢》等作品。1975年,出版長篇小說《在水一方》。1985年,瓊瑤進入影視劇製作行業,推出電視劇《幾度夕陽紅》並大獲成功。1989年,出版自傳《我的故事》。
1990—1993年,製作的電視劇《婉君》《梅花烙》等播出。1998年,編劇並參與制作的電視劇《還珠格格》播出,後獲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電視連續劇。2001年,瓊瑤編劇並參與制作的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播出。
2019年6月,皇冠出版社發聲明稱,作家瓊瑤的丈夫、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已於5月23日過世,享年92歲。據悉,瓊瑤與平鑫濤於1979年5月結婚。
據不完全統計,瓊瑤一生共完成65本書、15部電影劇本、25部電視劇本。
今年4月20日,瓊瑤在她86歲生日當天,透過個人社交平臺發出了由她出演的影片,宣佈淡出社交平臺。影片中,她將自己的照片配在了天空背景中,併發文表示,“你們,一定要仔細聽這首歌曲,仔細看每張配圖,然後分享給你們的朋友。因為,我將慢慢淡出社交平臺了!以後想看到我這樣的影片,恐怕不容易。除非有特別原因,我大概不會再親自拍攝影片了。”
晚年瓊瑤
80歲時受訪說:我的生死態度,與童年經歷有關
作為深具影響力的作家,瓊瑤筆下那些痴情、詩意、感人至深的故事早已成為華語言情文學經典,瓊瑤劇更是風靡一時,影響了一代人的戀愛觀。
2018年年初,被瓊瑤自稱為“浴火重生”的最新版的經典作品全集,由中南博集天卷與湖南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瓊瑤說:“我的65部書,每一部都猶如我親生的兒女,從孕育到生產到長大,是多少朝朝暮暮和歲歲年年!”
當時,瓊瑤接受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專訪,對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創作生涯進行了系統回顧,她說:“愛情在我生命中,一直都是我的主宰。”
以下是專訪節選:
“我的成長,一直是坎坷的;我的心靈,經常是破碎的;我的遭遇,幾乎都是戲劇化的。”這是瓊瑤對自己過往歲月的總結。
瓊瑤的幼年,正是抗戰期間,跟著父母從湖南家鄉,一路逃難到四川。這些慘痛的經歷,有的被瓊瑤寫在《我的故事》裡,有的則永遠深藏在內心。那兵荒馬亂的時代,讓瓊瑤嚐盡顛沛流離之苦,也看盡人性的善良和醜陋,“這使我早熟而敏感,堅強也脆弱”。
瓊瑤筆下的愛情以及她面對生死的態度,都充滿勇氣。當大河報記者問她,這是否和她童年時的經歷有關時,瓊瑤如此回答:“愛情可能無關,生死態度可能有關。因為走過戰爭和生死的孩子,都是早熟的,經常脆弱和堅強並存。對於人性,也看得比太平盛世的孩子,來得深刻。”
瓊瑤認可成長經歷對於自己的作品本身的影響,“北方作家和南方作家寫的東西都會不同,連使用的口語也會不同。作者的出身也會和作品息息相關,成長經歷通常會被作者不知不覺代入到作品之中,尤其是作者的心靈層次”。
後來,父親到師範大學教書,收入微薄,一家人開始了新的艱苦生活。也是在這時,瓊瑤開始瘋狂地吞嚥著讓她著迷的文字,尤其是唐詩宋詞。讀初中時,瓊瑤喜歡看翻譯小說,暑假整天待在師大圖書館,帶著便當去,早出晚歸,以至於最後館長說:“我沒有書可以借給你看了,這些遠遠超過你年齡的書,你都通通看完了!”
接著,瓊瑤開始了寫作,陸續有作品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成為家裡唯一有收入的孩子,她用不多的稿費買書、看電影。瓊瑤說:“很早我就知道,我這一生可能什麼事業都沒有,但是,我會成為一個‘作者’。”
瓊瑤和丈夫出版了65部作品,兩人從未簽過版權協議 資料圖
瓊瑤用文字搭建了一個愛情天堂,“瓊瑤式的愛情”甚至成為了一個符號。那麼,瓊瑤心目中的完美愛情是怎樣的,不同的人生階段,是否也會讓她對愛情的理解有所不同?
瓊瑤的回答是:“愛情是有多重面貌的,我每部小說,探討的愛情也有很多型別。我心目中沒有完美的愛情,只有深刻的愛情。深刻的愛情並不見得完美,也不見得會帶來喜劇收場。”
雖然不相信完美的愛情,但愛情依然在瓊瑤心中有著獨特的位置。她說:“愛情在我生命中,一直都是我的主宰,所以在全集的扉頁我寫下了‘我為愛而生,我為愛而寫’。它就是我的心聲,是我對自己下的批註。這兒這個‘生’字,指的不是‘生命’,而是‘生存’。愛情也不會因為時代不同而變化它在我生命中的位置。”
瓊瑤的初戀故事,後來成為她的第一部小說《窗外》,正是這部作品讓她和出版人平鑫濤相識,並最終結為夫妻。瓊瑤回憶道:“後來,他告訴我,他一生貧苦,立志要成功,所以工作得像一頭牛,‘牛’不知道什麼詩情畫意,更不知道人生裡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直到他見到我,這頭‘牛’突然發現了他的‘織女’,顛覆了他的生命。至於我這‘織女’,從此也在他的安排下,用文字紡織出一部又一部的小說。”
出版了65部作品,兩人從未簽過版權協議,瓊瑤說:“愛不需要簽約,不需要授權。”平鑫濤晚年多病,照顧他變成瓊瑤生活的重心,但儘管如此,她也沒有停止寫作。
來源丨21財經客戶端、中國新聞網、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頂端新聞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