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86歲高齡的瓊瑤在家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噩耗讓眾多網友感到惋惜,她曾力捧的明星也紛紛發文懷念,文學界因此失去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讓人悲痛難當。
瓊瑤在遺書中解釋了自己選擇離開的原因,她希望能有尊嚴地告別這個世界,而不是無奈地接受身體日漸衰弱,直至生命終結。
但事情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
就在11月28日深夜,瓊瑤還曾寫下千字長文,深情回憶與丈夫平鑫濤的點點滴滴。她細數了兩人共同走過的歲月,還提到了與繼子女間的不和與紛爭,文字間滿是悲傷與憂愁,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在長文中,瓊瑤還詳細描述了平鑫濤生病臥床時的情景,她意味深長地提到自己已年近八十七,必須好好規劃人生的最後階段,絕不能像平鑫濤那樣。
如此看來,瓊瑤的離開或許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早有打算。她無法接受被子女左右的生活,也不願像平鑫濤一樣,因癱瘓失智而長期臥床,只能無奈地等待生命的盡頭。
想當年,瓊瑤因介入平鑫濤的婚姻而遭受外界諸多指責和嘲諷。
她的出現,加速了平鑫濤與原配林婉珍婚姻的瓦解,給三個孩子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也成了兩個家庭間一道難以跨越的隔閡。
據悉,平鑫濤生病後曾長時間處於昏迷狀態,長達三年之久。瓊瑤為了拯救丈夫,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她不僅為平鑫濤安排了特別的病房,親自照顧他的日常起居,還仔細記錄他的病情變化,希望能與國際醫療專家交流,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然而,在救治平鑫濤的過程中,瓊瑤與繼子女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瓊瑤希望全力救治,讓平鑫濤儘快恢復意識;而子女則擔心父親受苦,更願意等待奇蹟降臨。這種反覆的爭吵和糾葛,讓雙方因愛生恨,那段關於“第三者”的過往再次被翻出,將瓊瑤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可否認,瓊瑤的一生充滿了浪漫情懷,但這種浪漫中卻夾雜著世俗難以接受的道德爭議。
但是,對於瓊瑤自己來說,她與平鑫濤的愛情並沒有錯,只是相遇的時間不對。平鑫濤去世五年多來,瓊瑤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這或許也是她最終選擇離開的一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