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寒案終於告破了。
一個行兇作惡了八年的搶劫犯,落網的結局並沒有轟轟烈烈,而是死在了兩個便衣警察的手槍下。
這場罪犯和警察持續八年的較量終於有了一個算是完美的結局。
這八年,昀城,溪城到鍾城,三個區市的民警全部心血都用在這個案子上。
從一開始的各自為戰,到最後拋去功勞的搶奪齊心協力,守住了警察的榮光。
這一場艱難的戰役,有人洗白,有人升遷,各有所得。
其中最出類拔萃的就是了。他從一名普通的幹警,到各大局長和廳長信任的人。
他擅長分析影片,一路開掛。
一、小鄧的機遇
秦川是鄧光榮的伯樂,而鄧光榮則是秦川尋找張克寒案突破口的最得力助手。
張克寒一連造成了四起命案。
曹忠恕建議四起案子併案偵查。
但是溪城市公安局副局長顧保雄卻堅持己見。
他不想併案偵查,覺得這樣的話自己城區費力不討好。
這個時期的顧局是以業績和功勞為先的。
他覺得昀城的案子是為了劫財,但是溪城被害者李衛國沒有錢財損失。他想把李衛國的案子單獨破案,只用溪城自己的警力,也不歡迎這些刑偵專家的到來。
但是武英德一直同意曹忠恕的想法,以自己多年的破案經驗,他認定犯罪嫌疑人在附近銀行踩點被發覺,才對老實人滅口。
顧保雄根本不聽從這些專家的建議,還是不同意併案偵查。
作為局長,顧保雄不鬆口,秦川就插不了手。
曹忠恕,趙飛和武英德被顧保雄的偏執激怒了,無奈更無語,官大壓人,他們只好離開溪城。
可是秦川不甘心,也不畏懼顧保雄,寧願跟他撕破臉。
他直接打電話讓溪城市刑偵隊偵查員鄧光榮把905公交線上監控影片調出來。
在溪城,秦川發覺鄧光榮是比其他人更專注張克寒這個案件的,他有一股破案的決心。
小鄧雖然是溪城的人,但是他很認可秦川的破案思路,一直也甘心聽從秦川的分配。
可是顧保雄看見秦川繞過自己指使溪城的警察,覺得權威被挑釁了。
特別是他聽說秦川在影片組查監控,直接把秦川強勢地叫到會議現場。
在眾人面前,顧保雄開始陰陽怪氣,不給秦川留任何情面。
他絲毫沒有把秦川放在眼裡,也不相信秦川。
秦川想要讓顧局派人給自己用,結果遭到顧局各種推諉。
沒辦法他只能親自去嵐江,安排溪城警方繼續根據鄧光榮發現的那三段影片調查取證。
結果顧保雄以影片模糊為由拒絕按照秦川的思路進行,簡直是愚不可及。
面對曹忠恕這樣的老專家,顧保雄依然是打太極。
曹老師早就把昀城和溪城併案偵查的書面材料給溪城警方。
可是顧保雄堅持聲稱自己沒有看到。
沒看到,所以不作為。
他覺得溪城自己說了算,任何人都動搖不了他。
案件調查馬上要陷入僵局的時候,有一個人一直在鞍前馬後地調查影片,那就是小鄧。
鄧光榮一直在不眠不休排查905 公交車沿線的可疑人員,他驚喜地突然發現一個人和犯罪嫌疑人很相似,但是同事們都不以為然。
他們一直勸小鄧好好休息一下。
大家都抱著應付工作的態度來查影片,他們想著顧局長不支援,自己做了也白做,得不到任何的嘉獎。
小鄧心中有自己的秤桿,他馬上找隊長去看公交車上的錄影,報告給了秦川。
秦川也覺得影片中的人跟張克寒極其吻合。
他便想讓溪城能夠給自己徵集來200名幹警輔助檢視監控。
但是顧保雄不發話,這個任務根本完不成。
很多小警察不想得罪大領導,內心想幹活也不敢行動。
只有鄧光榮和幾名幹警一直篩查附近。
顧保雄看著偵查過程有了明顯的成效,才開始鬆口。
鄧光榮率領一眾幹警,很快鎖定了張克寒的蹤跡。最後在網咖終於查到了張克寒的照片。
這給所有警察提升了信心,為此警隊買了大量的硬碟,秦川下令招進來警校大學生以及工科的學生來幫忙,為的就是查到張克寒去了哪,藏在哪裡。
而且大街小巷都是張克寒的抓捕通告。
張克寒已經無處可逃了。
最後被擊斃在鍾城。
鄧光榮在這個案件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太不是他一直兢兢業業地專注於影片的偵查,秦川的工作可能要受到更大的阻力。
他自己也因為此案從一眾普通警察中脫穎而出。
警察隊伍就需要這種永遠敢衝在前面的年輕人。
秦川很欣賞他,小鄧的升職是必然的。
最後這個案子是三個區市協力完成的,顧保雄算是及時止損,挽住了卒後的顏面。
二、杜逢春的遺憾
看到小鄧的晉升,想起那起西山礦殺人案中令人遺憾的杜逢春。
西山礦案是秦川剛剛畢業面臨的第一起兇殘的殺人案。
他是第一批進入現場的人。
當時正是春節期間,慘案發生後,全市各分局各警種馬上取消休假,全體投入作戰,揪出兇手。
春節期間,本是熱鬧的時期,但是因為殺人案,所有人都待在家裡,不敢出門,天一黑,街上沒有人。
犯罪分子沒抓到,人們的心一直提著。
關於西山礦,秦川一直很有自己的想法,於是最後就是秦川和胡兵各帶一隊偵查員去南北兩區摸排。
秦川挑了李保安和趙永成,以及被借調過來的葉茂生。
其他有經驗的隊員都跟著隊長鬍兵。
民警杜逢春是西山分局派出所的,也是胡兵那組的。
他是第一個對陳小秋家起疑的。
他聽說他三兒子陳小冬和老伴蘇秀雲都不在家,便一直好奇打聽他們的去向,沒想到陳海山很不耐煩。
陳海山這種心虛的異常讓杜逢春感覺事情有隱情。
家裡三個兒子,同一時間段都不在家裡,又是過年的時候,太可疑了。
因此當胡兵召集手下的人來開碰頭會時候,杜逢春便彙報了排查結果。
杜逢春覺得陳家三個兒子去向像是避嫌,堅持認為應該把陳家三兄弟列為嫌疑物件,重點調查三兄弟的去處。
可是胡兵沒有放在心上,忽略了。
此時的胡兵一心跟秦川叫板,而且沒有細究陳家三個兒子。
他是警局的老油條,根本不想跟自己招來太多事情,就像當年的高建設案一樣。
其實胡兵和顧保雄都是一路人,不想冒險立功,只想躺贏。
陳小秋一年有三個季節都穿著黃綠色軍用秋褲。
看守所的犯人憑藉著這個特徵指認出十一號無名屍體是陳小秋。
胡兵其實有機會搶在秦川面前立功的,就是因為他的懶惰,忽略了關鍵因素。
所有人都知道第十一具屍體是陳小秋時候,胡兵想起杜逢春曾經懷疑陳小秋,他不得不立刻向韓敬東彙報。
面對大領導的質問,杜逢春直言自己曾經把對陳小秋的懷疑上報,可他沒有確鑿的證據,胡兵沒聽。
後來西山礦案水落石出,秦川獲得了二等功的嘉獎,杜逢春卻被壓了下去。
其實杜逢春對於案件也很敏銳,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但是由於秦川的存在,他太遜色了。
西山礦案,秦川走進了刑偵專家的視野,接觸各種答案,一路升遷,而被胡兵耽誤了的杜逢春查無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