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瓊瑤在陽明山舉行了花葬,入土為安。伊人已去,但紛爭仍在,圍繞著她的矛盾和糾紛並不會因為她的離去而停歇,兩家人的“戰鬥”也許剛剛開始。
首先,是瓊瑤方先發力,瓊瑤最器重的接班人,她的兒媳兒何琇瓊接連做了兩個動作。
12月5日,在瓊瑤去世的第二天,她在官方媒體發了一條宣告,“可人娛樂擁有瓊瑤71部文學作品的版權,且是唯一版權持有方”,可人娛樂的老闆正是何琇瓊,目的很明確,我才是瓊瑤版權的合法繼承人,唯一繼承人,你們其他旁門左道別動心思,別想壞主意,別覬覦。
12月10日,何琇瓊再發文,只有10個字,但言簡意賅,振聾發聵,“嚴禁投機行為,遏制侵權”,這是對上條宣告的再一次提醒和警告。
之所以她再次宣告,肯定是有風吹草動,她嗅到了某種暗號和風聲,否則沒必要在瓊瑤喪事未定之時做這樣的動作,一定是有針對性的,而針對的主要目標,不言而喻,就是皇冠出版社,畢竟他們曾經長期壟斷瓊瑤文學作品的版權幾十年,而皇冠出版社的社長就是平鑫濤的兒子平雲,平家長女也在皇冠出版社擔任高官。
平雲
平家人也不是好惹的,雖然瓊瑤出事後他們一直保持緘默,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是這一次他們行動了,算是回應和硬剛吧。
12月10日,皇冠出版社更新了內容,接連發了幾條圖書推薦,重點推薦了日本作家的幾部文學作品和AI 作品,看似是日常工作,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有目的性的回懟,”我們根本不在乎你們的書,言情小說早就過時了,誰稀罕瓊瑤的作品,我們現在推薦日本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平雲
如果說這一次的反擊還算溫和,那麼接下來的動作就猛了,昨天,在瓊瑤下葬的當天,皇冠出版社又更新了動態,內容是“冬至團圓”,這個就非常有深意了,要知道,清明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冬至(俗稱大冬)是中國民間的三大鬼節,俗話說,“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祖宗不過中”,就是說,三大鬼節祭祀祖先的時間是有說法和規定的。
另外,平雲作為資深編輯,一個玩弄文字的人,他不會不懂“團圓”的意思吧,在中國民間節日裡,只有“中秋團圓”“春節闔家團圓”這兩個說法,其他節日都不能叫團圓,即使端午也只能是安康,而不是團圓,更別說“清明、七月半、大冬”這些鬼節了,在瓊瑤下葬的日子裡,說“冬至團圓”是什麼意思呢?
況且冬至還有10天,也根本沒到啊,提前發“冬至”內涵什麼呢?這絕對不是無心之舉,肯定是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其中深意,自行理解吧。
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