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這個星光熠熠卻又充滿故事的世界裡,每位演員的成名之路都有著各自的酸甜苦辣,也不例外。他的人生軌跡宛如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長篇劇集,從滿是坎坷的起點,一步步走到如今的輝煌,其間蘊含的堅韌、親情與奮鬥,都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與探尋。貧寒家境與艱難成長
1971 年,於和偉降生於遼寧撫順的一個貧困家庭之中,那是一個生活本就捉襟見肘的地方,多子女的狀況更是讓這個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是母親在 45 歲高齡時才生下的,上面還有 8 個哥哥姐姐。一家老小的生計全靠著微薄的收入艱難維持,日子過得十分拮据,常常為了柴米油鹽發愁。在於和偉 3 歲那年,命運無情地給這個貧苦的家庭帶來了沉重一擊 —— 父親離世了,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倒塌,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源一下子變得極為有限,只能依靠母親和大姐苦苦支撐。而他剛出生時,母親由於年紀偏大,本身就沒多少奶水,在那個物資匱乏、不像如今這般有各種奶粉可供選擇的年代,餓了的於和偉時常只能靠喝一點稀飯勉強充飢,小小的人兒,常常餓得肚子咕咕叫,卻也只能忍著。好在命運還是給這個艱難的家庭送來了一絲轉機,沒過多久,於和偉的大姐生下了外甥女。大姐看著年幼的弟弟餓得可憐,在餵飽自己孩子後,只要還有多餘的奶水,便會把於和偉抱過來,餵給他吃。於和偉那時還小,餓極了的他也顧不上別的,每次都是抱過來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就這樣,他和外甥女一起,靠著大姐的奶水慢慢長大。或許也正是這段特殊的經歷,讓他與大姐之間建立起了極為深厚的感情,大姐對於他而言,既是親人,更是如同母親一般的存在呀。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間於和偉就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
小學時光與學業轉折那時候,可能是因為家裡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於讀書這件事並沒有太深刻的認知,於和偉自己也沒太把學習當回事兒。母親的教育觀念也比較簡單,覺得孩子只要不是大字不識的 “睜眼瞎” 就行。所以在小學階段,於和偉總是漫不經心的,放學之後也不著急回家寫作業、複習功課,而是直接跑去幫母親賣烤紅薯。在街邊的烤紅薯攤旁,小小的於和偉站在那裡,臉上帶著些許稚嫩,一邊幫著母親吆喝,一邊忙著給顧客稱紅薯、收錢找錢,手上、臉上常常被炭火燻得黑乎乎的。那烤紅薯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卻也掩蓋不了生活的苦澀。靠著母親賣烤紅薯這點微薄的收入,於和偉才得以慢慢長大。由於心思沒怎麼放在學習上,於和偉的成績自然好不到哪兒去。老師看著他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便給他提了個建議,說那年師範學校開始招收男生了,而且分數線不高,畢業後還能有個穩定的工作,讓他不妨去考考看。剛好於和偉本身就熱愛文藝,對唱歌跳舞之類的有著濃厚的興趣,聽到這個訊息後,便動了心,經過一番準備,他成功考入了撫順市幼兒師範學院中專的音樂班。然而,他那一屆是學校剛開始招男生,整個班裡男生寥寥無幾,幾乎全是女生。課堂上,於和偉常常會因為周圍的環境而分心,沒辦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專業知識自然也就學得不紮實。等到畢業的時候,他心裡想著自己這半吊子的水平,要是去當老師,怕是會誤人子弟,便放棄了從事教師這份職業的打算。踏入話劇舞臺與逐夢之旅
正巧那時,撫順市的話劇團來到學校招生,於和偉一看自己剛好是音樂專業的,覺得或許可以試一試,便報名參加了選拔。沒想到,憑藉著自己身上那股子對錶演的熱情和一些天賦,他還真就考上了,從此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開啟了自己在表演領域的探索之路。在話劇團裡待的時間越久,於和偉心中的夢想就越發膨脹起來,他渴望著能有一個更大的舞臺,去展現自己的表演才華,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在大姐的全力支援下,1992 年,他毅然決然地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想要在專業表演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大學時光與愛情相伴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後,於和偉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徹底告別了曾經 “不學無術” 的狀態。校園裡,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去操場練聲、背臺詞,課堂上更是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專業知識,課後還會主動找老師請教問題,和同學們一起探討表演技巧,一有時間就跑去圖書館,翻閱各種與表演相關的書籍,不斷夯實自己的基礎。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他還利用課餘時間去做各種兼職,發傳單、做家教、在餐廳打工等等,只要能掙錢的活兒,他都肯幹。就這樣,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勤工儉學地度過了那段雖辛苦卻也無比充實的大學時光。1996 年,於和偉畢業了,他被分配到了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的一個話劇團。剛進話劇團的時候,他只能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給前輩們打打下手,偶爾有表演的機會,也大多是出演一些沒什麼戲份的龍套角色。那段日子過得很艱難,有時候他忙前忙後一整天,累得筋疲力盡,可演一天的戲下來,到手的報酬卻只有區區 200 塊錢。不過,好在命運待他不薄,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愛情悄然降臨了。當時,於和偉結識了宋林靜,宋林靜那時已經是一個話劇團裡的臺柱子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備受矚目,而於和偉還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窮小子。然而,在相處的過程中,兩人漸漸發現了彼此身上的閃光點,感情也在不知不覺中升溫,最終,他們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同為演員的宋林靜,深知於和偉的不易,在生活中,她總是默默地站在於和偉的身後,給予他無盡的支援與力量。每當於和偉因為事業上的不順而感到沮喪、迷茫的時候,宋林靜都會耐心地鼓勵他、開導他,讓他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前行。演藝生涯的崛起與輝煌1999 年,對於於和偉來說,是演藝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參演了個人首部電視劇《曹操》,正式踏入了演藝圈這個更為廣闊的天地。說來也巧,他在南京軍區的三位老師剛好是這部劇的編劇,老師們十分欣賞於和偉的表演才華,便把他推薦給了導演。之後,於和偉在《歷史的天空》中出演了自私卑鄙的反叛角色 “萬古碑”。雖然這個角色在劇中的戲份並不多,但於和偉卻憑藉著自己精湛的演技,將角色那種複雜的性格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給高希希導演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正因如此,於和偉開始和高希希導演頻繁合作,陸續出演了不少由南京軍區主導的軍旅劇,在演藝圈逐漸站穩了腳跟。2008 年,於和偉憑藉電視劇《紙醉金迷》獲得了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這無疑是對他演技的一種高度認可,也讓他開始被更多的觀眾所熟知。時間來到 2010 年,這一年對於於和偉來說可謂是收穫滿滿的一年。他與陳建斌、倪大紅、陸毅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合作主演的《三國》一經播出,便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收視率一路居高不下,最終成為了年度古裝劇收視之冠。於和偉在劇中飾演的劉備一角,更是深入人心,他將劉備的仁義、隱忍以及那種心懷天下的王者氣度演繹得恰到好處,贏得了眾多觀眾的認可與喜愛,一時間,他的名字被更多的人所知曉。同樣是在 2010 年,他又憑藉電視劇《幸福在路上》中飾演的馬剛一角,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這一個個榮譽,就像一級級堅實的臺階,助力他在演藝道路上不斷向上攀登。此後,於和偉繼續在演藝道路上深耕,陸續出演了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去詮釋,反響都很不錯,他的演技也越發精湛,在觀眾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終於,在 2021 年,於和偉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了第 27 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獎,這一刻,他的事業迎來了巔峰時期,站在了演藝生涯的高光點上,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成名之後的感恩與堅守於和偉從曾經那個懵懂、“不學無術” 的窮小子,一步步成長為如今備受矚目的大明星,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而在他成名之後,並沒有忘記那些曾經寵愛他、支援他的家人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只要手裡一賺到錢,他就會立刻匯給家裡人,想著法子改善他們的生活。不僅如此,當他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後,更是給 8 個哥哥姐姐都買了房子,讓他們能住得更加舒適。而於和偉的哥哥姐姐們也都十分樸實善良,他們從不會主動向於和偉索取什麼,即便於和偉給他們匯錢,他們也只是默默地攢起來,心裡想著萬一哪天弟弟急需要用錢了,還能把這些錢還給他。他們依舊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本本分分地經營著各自的小日子。於和偉的五姐經營著一家小賣部,小小的店面裡,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商品,五姐每天都熱情地招呼著顧客,臉上總是帶著和善的笑容。三哥則開著一家包子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準備食材,和麵、調餡、包包子,那蒸籠裡冒出的騰騰熱氣,瀰漫著生活的煙火氣。每當於和偉有空回家看望他們時,他都會放下明星的架子,像小時候一樣,跑到店裡幫忙,或是幫著五姐整理貨架,或是幫三哥擀麵皮、包包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彷彿又回到了過去那些簡單卻又幸福的日子。只是,那個曾經把他 “奶” 大的大姐,卻早已離世了,這成了於和偉心中永遠的遺憾。為了寄託對大姐的思念,他便把這份情感都傾注在了照顧大姐夫和外甥女身上,儘自己所能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於和偉心裡明白,只有自己過得好,不斷在舞臺上發光發熱,才能讓大姐的在天之靈得到安息。他帶著大姐和家人們滿滿的愛,繼續在演藝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回報著那些曾經的付出與支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