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網友們呼籲刀郎出席今年的春晚,才明白老一輩的頂流究竟有多牛。
而能夠在自己巔峰時期選擇隱退,刀郎當年的遭遇一直讓人心疼。
雖然已經有人澄清那英並沒有打壓刀郎,但還是有些人不相信。
甚至認為學術派的人對於刀郎一直都是有意見的。
尤其是現在的音樂泰斗。
當年對於刀郎歌詞的批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然那英會針對刀郎嗎?而谷建芬有沒有打壓刀郎,其實那封律師函早就說明了一切。
自從去年退出歌壇10年的刀郎,帶著自己全新的新專輯《山歌寥哉》重磅迴歸後,就在歌壇掀起了不小的水花。
尤其是專輯裡的那首《羅剎海市》,僅僅在半個月的時間裡,播放量就突破了100億次。
尤其是評論數量直接突破平臺最高,這樣的成績在歷史上從未出現的。
最近刀郎開始了自己的巡演,幾乎是場場滿座,一票難求。
不少人感慨這是歌壇少有的真明星。
同樣作為歌手的汪峰,他的成績可就稍微遜色了。
這時候,大家都想起了刀郎專輯裡的那首歌《羅剎海市》。
這首歌曲的曲調魔性上頭,讓人聽過之後便難以忘懷。
而歌詞更是含沙射影、意味深長,引起了大眾的廣泛解讀和熱議。
這首歌的歌詞源於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章節,主要講的是一個以醜為絕美的顛倒世界,內容極具諷刺性。
原本從歌詞本身來說,這就是在借鑑其中的故事來建構歌曲框架,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行為。
但熱情的歌迷們發揮了強大的聯想能力,他們認為刀郎在歌詞中隱晦地指向了那英、汪峰、楊坤和高曉松這幾位知名歌手。
正是因為這些歌迷們的解讀,當時這首歌與那英等樂壇人物之間的爭議再次被推到了大眾視野的前沿。
而07年的一場交流會上,谷建芬的某些話似乎也有許多不妥的地方。
當時作為大家一直欣賞的音樂人與前輩,谷建芬召開了一場會議。
其主要目的是討論如何抵制網路歌曲惡俗之風,營造傳統歌曲市場。
畢竟傳統的歌曲都是正向的積極的,要是人人都傳唱惡俗的歌曲,這不僅影響中國音樂的發展,甚至還影響國人素質。
在大家熱烈討論的時候,谷建芬老師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反面教材。
那首歌正是刀郎的代表作《衝動的懲罰》。
谷建芬表示這首歌曲的歌詞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簡直就是沒有一點音樂價值的網路垃圾。
或許就是因為這句話被大家聽去了,認為谷建芬就是在打壓刀郎。
而谷建芬的學生那英,作為評委在選定年度新人的時候,也直接將刀郎排除在外。
那英一直都是“學院派”的,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學習與心悅欣賞,在她看來刀郎的歌曲“沒有美感”。
甚至質疑他的作品是否值得被稱為“音樂”。
那英的話不是她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在在當時的背景下,代表了那些接受過系統音樂教育、習慣追求音樂精緻性和藝術性的人。
面對所謂的農民腔,刀郎的爆紅以及其所代表的音樂風格處於一種疑惑抵制狀態。
畢竟他們學些這麼多年的音樂理念,那英他們認為音樂不僅僅是娛樂,更應是一種有著深度和複雜性的藝術表達。
所以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和高雅性。
而刀郎的音樂呢,更多是來自底層生活的聲音。
它不追求華麗的辭藻、複雜的編曲或是高超的演唱技巧,只是以最直接、最真摯的方式去打動聽眾的內心。
這樣的音樂風格在那英等“學院派”看來,似乎迎合了大眾的“低階趣味”,缺乏他們所認定的藝術價值。
所以,當刀郎的歌曲以驚人的速度走紅,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時,這部分主流音樂人對此是出於一種迷茫和疑惑的。
面對那英的表述,大多數的人認為,那英是受到老師谷建芬的影響,才會對刀郎有這麼大的敵意,在所有媒體面前說出這種話。
面對學術派的“抵制”,刀郎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繼續創作自己的音樂。
但是資本跪舔學術派,導致他們阻礙刀郎的發展,最終刀郎決定隱退,尋找真正的自己。
所以在《羅剎海市》引發的爭議後,大家不僅對那英等人進行抨擊,也牽扯到了88歲的谷建芬老師。
紛紛要求他們這些所謂“學院派”出面道歉。
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聲譽,谷建芬老師不得不採取行動。
她委託律師事務所發表宣告,明確表示自己從未就刀郎的任何話題發表過一字一句的言論,更不存在所謂的詆譭行為。
而那些網路上流傳的相關說法,都是經過惡意篡改、剪輯、拼湊,甚至直接捏造而成的。
她強調相關稿件中存在諸多惡意抹黑、中傷的言論,已對她的個人聲譽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嚴重侵犯了她的合法權益。
日後自己也將透過法律途徑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谷建芬老師用此來表明自己的清白。
並且在谷建芬老師回顧當年樂壇的抵制網路歌曲低俗潮流的相關座談會時,也說出了自己當年的經歷。
當時,谷建芬老師作為樂壇的資深前輩出席了該會議。
在那個場合下,確實出現過提及刀郎名字的情況,不過,那時的谷建芬老師年事已高,本身並沒有針對刀郎及其歌曲發表什麼針對性的看法和評價。
這場音樂會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如何讓音樂行業朝著更健康、更積極的方向發展。
他們的主要出發點是為了維護音樂藝術的純粹性和高品質。
眾多音樂人聚在一起,提出自己的觀點後,希望各位歌手在日後的創作中,對當時網路歌曲裡出現的一些低俗、粗製濫造等不良現象進行梳理和糾正。
她的本意絕非是針對某個具體的音樂人去進行打壓或者批判。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後來媒體的一些報道以及網路上的傳播卻漸漸變了味。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有訊息爆料稱谷建芬老師帶頭打壓刀郎,把原本正常參會的一個行為歪曲成了帶有個人針對性的惡意舉動。
這些不實傳言就像滾雪球一樣,在網路這個資訊傳播極快的大環境裡越滾越大,越來越多不瞭解真相的網友看到這些訊息後,便信以為真。
進而參與到對谷建芬老師的指責當中,使得她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境地,也讓大眾對她產生了深深的誤解。
作為老藝術家,谷建芬老師本是我國樂壇上極為重要的人物。
雖然出生在日本,卻對我們國家的音樂起到了帶領作用。
她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重要的通俗音樂創作者之一,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同時,她還培養了眾多著名音樂人才,劉歡、那英、解曉東、孫楠等都是她的門下弟子,為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谷建芬極為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格魅力,她希望學生們不僅僅把音樂當成一種謀生手段,更要將對音樂的熱愛和嚴謹的藝術態度傳承下去。
在她看來,音樂是有靈魂的,每一個音符都承載著創作者和演唱者的情感與思想。
只有秉持著對音樂的敬畏之心,才能讓華語樂壇不斷湧現出優秀的作品,保持長久的繁榮。
所以在她本人和學生中,極少看見那些為了追求流量和熱度,從而忽視了音樂本身的藝術價值,歌詞缺乏內涵,旋律千篇一律的歌詞。
大部分人的歌曲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聽起來都是有深度的。
谷建芬老師說或許是因為年紀已經老了,思想有些封建。
所以當她在聽到刀郎的那句“如果那天你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你就不會明白你有多美”時,直接被衝擊到。
因為這些歌詞在她的影響裡是負面的露骨的,與她倡導的向上音樂背道而馳。
所以她才會點名刀郎。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谷建芬表示這些年每每提到這件事自己都表示遺憾。
自己只是說了一句自己的看法,卻被指責打壓,甚至讓刀郎還隱退了多年。
不過也幸好,現在的刀郎重新回到大眾的視線裡,再次證明了自己才華,希望今年的春晚舞臺能夠看見他的身影。
參考資料:谷建芬表示:我所做的都是為了華語樂壇圈,包括批評刀郎!|搜狐因一句爭議言,那英揹負13年罵名,刀郎早揭真相卻無人信|搜狐娛樂刀郎演唱會門票成盡孝“硬通貨”?有人花一萬七找“...|封面新聞網曝刀郎將帶新作品上2025年春晚,目前正在排練,經紀公司...|搜狐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