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芽
距離與的“分手大戲”,已經過去近半年。
當初看似體面的分手,雖談不上兩敗俱傷,但也讓雙方狠狠掉了一把血,尤其是東方甄選,失去超頭IP帶來的陣痛更加劇烈、持久。
1月21日,東方甄選釋出2025財年上半年(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財報,上半年,東方甄選總營收為21.87億元、同比下降9.3%;淨虧損為9650萬元,而2024財年同期,東方甄選的利潤為2.49億元。若剔除出售與輝同行的財務影響,則為淨盈利3270萬元。
針對此次業績,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下降在可控範圍內”;但也針對財年下半年的業績下滑打了預防針,提到“下半年同比的是未切割前的資料,大機率還是會下降。”
相比之下,與輝同行的發展倒是平穩很多。
蟬媽媽資料顯示,2024年除1月9日首秀時,銷量與GMV明顯創新高外,此後並沒有顯著的大起大落,即便是代表著發展轉折點的7月前後,業績上也沒有明顯分野。
這種差異並不意外,畢竟付出了3.58億元鉅額分手費、還失去了一個超頭IP的東方甄選,必然需要一定時間的回血。外界更關注的是,雙方如何重構優勢,接下來將面臨同臺競爭還是各走各路?
畢竟分手半年,如今仍能從對方身上看到彼此的影子。不過剁椒Spicy發現,在高度相似的貨盤、使用者畫像背後,東方甄選與董宇輝正在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早就開始“去董宇輝化”的東方甄選,這半年加大在自營產品、渠道建設、主播矩陣培養上方面發力,繼續走“山姆化”的道路,利潤和貨盤優勢明顯。而且某種程度上,擺脫超頭IP依賴的東方甄選,市場信任度更高。
董宇輝看似單飛成功,實則面臨更復雜的“生意場”。一方面與輝同行的利潤、選品侷限逐漸暴露;另一方面錨定的文旅業務,前景暫不明朗;另外,成為生意人的董宇輝也需要思考“流量矩陣分配”的問題。
實際上,從1+1>2迴歸到各自0.5狀態的雙方,已經不在一張牌桌上了。
娓娓道來的知識型帶貨風格,是曾經的東方甄選、以及董宇輝身上最為顯著的標籤。
體面分手後,在董宇輝強勢的個人IP的加持下,與輝同行直播間基本延續了原有的風格,雖然如今董宇輝參與直播的頻率逐步下降,但在風格上並沒有受到過多質疑,整體GMV也未受到顯著影響。
反觀東方甄選,因為急於找到合適的直播風格,反而有點操之過急、亂了陣腳。
去年6月,頓頓在直播間喊出“你來都來了,反正別的地方也沒有我們這樣的好機制”,yoyo也沒能能逃過“321、上架”的吆喝式帶貨。聲嘶力竭、情緒激動、急促的叫賣,一度讓大眾懷疑“東方甄選到底是怎麼了?”“以為是李佳琦,開啟原來是東方甄選”,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彼時雖然還未公開表態,但已經在幕後開啟了切割,本身直播間也都搭起了各自的陣營。因此可以推測當時的東方甄選,已經在探索新的直播節奏了。或許當時的吆喝只是直播間的一次意外、或許是在外界的批評聲中及時止了損,此後東方甄選在節奏上有所收斂,並沒有走向“321上鍊接”的歸宿。
前陣子,頓頓在直播時大膽開麥。“2025年,忍不了一點”“絕不內耗,有人罵我一句,我就罵回去十句”等言論多少有點打工人嘴替的意思了,但是否將成為直播風格還很難說。
目前為止,東方甄選仍沒有提煉出一個明確的直播風格標籤。
從大方向來看,俞敏洪還是希望“迴歸初心”,堅持知識型帶貨。在三週年直播時,俞敏洪就主動提出會幫頓頓約更多喜歡的作家對談,並提到“直播自營品時可以重點講講歷史文化。”在去年年底,東方甄選主直播間也陸續與六神磊磊、朱德庸等作家進行對談。
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知識型帶貨與強個人IP很難分離,如今的東方甄選很難再複製出一個董宇輝、也大機率不會再去砸一個頭部IP。
再回到董宇輝,看似影響不大,但時不時的翻車爭議、也正一步步侵蝕著IP的大眾信服力。去年11月,董宇輝在直播中,執意將呼和浩特的代表美食燒麥說成“裂開的包子”,在經旁人提醒後,不僅沒有糾正、反而以帶著蔑視意味的表情堅持己見,讓很多網友、尤其是內蒙人“感到不適”、“被冒犯”。
雖然後續董宇輝官方回應稱,“沒有惡意,主要是因為自己見識短淺,有機會要多嘗試嘗試。”但網友並不買單,反駁“這不就是找藉口嗎,連一句不好意思對不起都不說,壓根不是見識的問題,典型的鄙視和不屑”。
去年8月,董宇輝與作家李娟對談時,也被指出“不同頻”、“太尷尬”,引發過一波負面輿論。
另外,曾經與餘華、易中天、馮唐等諸多文化名人對談,並藉此放大了IP影響力的董宇輝,在單飛後雖然也不時有對談內容,但社媒聲量上確實不如過去。而且去年此時,董宇輝與各春節檔電影主創團隊直播的切片傳的火熱,而今年暫無相關合作。有人猜測,這與俞敏洪在人脈資源上的斷供有關。
除了直播間的風格與節奏外,雙方也在持續推出短影片內容,以強化自身的內容屬性。去年下半年開始,東方甄選陸續上線了聚焦幕後素人——東方甄選沙漠牛奶牧場的飼料班長的《甄的探訪》、以及揭秘直播間背後故事的《甄的幕後》、美食系列《食遍中國-川渝》等內容合集。
與輝同行則主要聚焦在文旅、文化上,推出了《富饒廣東》《飛馳澳門》《好客山東》,以及《與輝同行〈讀好書〉》等欄目。
相比之下,東方甄選的內容更多是圍繞直播去挖掘臺前幕後的內容;與輝同行目前定調在文旅,這與其在文旅業務上的佈局有關。去年11月,董宇輝在西安成立了“終南遠眺科技”公司,進軍文旅產業。
綜藝其實也是東方甄選和與輝同行各自嘗試過的領域,只不過目前看來收效甚微。
去年東方甄選推出了首檔自制綜藝《下班去你家吃頓飯》,主播們圍坐在舒適的客廳,邊吃飯邊嘮嗑,聊聊“好朋友之間存不存在分寸感”、“什麼是無效社交”等熱門話題,該節目雖然帶來一定的關注量,但稱不上破圈,更沒有成為一個持續成長的IP。
董宇輝也參與過綜藝,去年6月其作為主持人的身份錄製了抖音綜藝《我愛我很棒戶外電臺》,該節目由於聚集了完顏慧德、蘇敏等網際網路頂流成功破圈。但採訪環節董宇輝因“我非常抗拒賣東西”、“我到今天都不享受這個工作”等過於直白的言論,被指“吃了網紅的飯,又砸了網紅的鍋。”
一場體面的切割,不僅讓東方甄選陷入風格搖擺中,依賴個人IP的與輝同行看似平穩的背後也面臨重重危機。對東方甄選而言,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品牌風格,而脫離大樹的與輝同行,現階段最需要的是保住董宇輝IP影響力,畢竟如今成為老闆的董宇輝面對的是全然不同的輿論環境。
但直播帶貨終歸是一門生意,內容最終要服務的是一個個明碼標價的產品連結。
具體而言,品類、品控、價格基本上就決定了一個直播間的生意底色。雖然如今各自為營,但“本是同根生”的東方甄選和與輝同行在貨盤上仍高度相似,農產品依舊佔據著C位。
根據蟬媽媽資料,近30天雙方的帶貨品類配比的重複度很高,諸如零食堅果特產、水果、肉蛋等明顯高於其他品類。其實對比過去一年雙方的選品,雙在上架佔比、銷量、銷售額上都非常一致,主要是生鮮蔬果、食品飲料、日用百貨等。
這種相似在預料之內,畢竟這是由早期直播間風格、核心受眾群所決定的,目前為止雙方的直播粉絲畫像也保持著高一致性,主要都是31-40歲、女性佔比更高。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雙方背後的選品邏輯、價格機制都很難有大的改變。
此前董宇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農產品一定要有很高的佔比,目前佔比60%以上”;而從目前東方甄選的自營品來看,核心還是蜜瓜、獼猴桃、紅薯等農產品。
雖然品類難分高下,但追溯在品牌上,兩個直播間的差異還是非常明顯。
觀察東方甄選2024年的品牌選擇,不論是上架數、銷量、銷售額,佔比最大的還是東方甄選自營品,分別佔比7.82%、42.64%、39.35%,均位列TOP1。
反觀與輝同行直播間,並沒有強品牌化,雖然位列商家商品數、銷量、銷售額TOP1的分別是美的、峽城人家、華為,但在總佔比中並不高。這說明背後的團隊在選品時,並沒有強品牌導向。
相似的品類、差異化的品牌,雖然現階段看似影響不大,但實際上已經暗暗走上了兩條路。
一方面高質價比自營品為主的邏輯下,東方甄選的利潤率顯然更高。而與輝同行目前還是以佣金為主,但核心品類農產品的佣金空間顯然不如美妝護膚等品類更高,非品牌導向的選品邏輯也意味著所選產品沒有太多品牌溢價,與輝同行只能靠量把收益打上去。
而董宇輝在此前媒體採訪中,也透露出在商業上要“剋制與共贏”,也就是說“不能要坑位費、也不能要太高的佣金”。
另一方面,品牌心智會幫助東方甄選篩選出一批高質量使用者,因為東方甄選強調的是質價比、而非價效比。俞敏洪在財報電話會中就提及,“未來的消費並不會一味地選擇更便宜的產品,而是尋找真正安全、價格也可以接受的優質產品。”
不過這背後也需要更多、更嚴苛的投入,不論是在產品研發上、還是在品質把控上。
透過直播間的貨盤,我們能從中看到雙方差異化的路線。雖然從目前的實際收益中,還分不出一個明確的高下,但從長期發展考慮,東方甄選顯然是更有韌性、更有空間的。
根據這半年以來雙方的表現,以及在業務上的佈局,雙方未來的走向也逐步清晰。
在這次財報電話會中,俞敏洪相對明確地向外界說明了接下來的佈局。繼續投入自營品,增加產品品類、提升質量,是東方甄選接下來的戰略重點,這其實也是其一直以來的一個目標。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東方甄選已經開發並推出了600款自營品,包括保健食品、寵物食品等。目前自營產品的總營收佔比達到37%,約17億元。
其次,拓展渠道、進行多平臺流量建設,也是東方甄選的大策略。雖然起家於抖音,但俞敏洪認為“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過於依賴單平臺不是正常的模式。”
當然抖音依舊是重要陣地,2025年俞敏洪也表示會將過去放在個人賬號的“各地去旅行”的內容,轉移至東方甄選看世界賬號,各其他主播一起去發展流量,並透過文旅內容去賦能更多產品開發、產品溯源、帶貨當地特產等電商業務。
除了抖音外,自營APP也是東方甄選的主陣地。不過於董宇輝的切割讓自營APP的會員池受到明顯影響,報告期內付費會員數為22.83萬人,但續費率只有40%~50%。針對此,俞敏洪表示會透過給新東方家長送優惠券、在新東方線下點位進行地推等方式,來拉動會員數量。同時,透過在APP內加入圖書推薦、免費圖書資源、講師講座、論壇等內容,提升使用者活躍度。
外界對此做法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可以帶來明確收益,但也有部分人認為是“病急亂投醫了,家長不一定會買單”。
在電話會中,俞敏洪還重點強調了微信小店的發展潛力,以及東方甄選的跟進效率。據悉,僅1月20日,東方甄選微信店鋪銷售額超100萬元,其中80%的銷售額由送禮功能帶來。
此外,在管理結構上也有進一步最佳化,前陣子的裁員、孫東旭的迴歸、俞敏洪承諾自己將投入更多精力把握大方向和管理主播等訊號,也算是給處於不確定中的股東給了一些信心。
相比之下,與輝同行目前的生意盤比較簡單明瞭。
核心是兩大板塊:一是繼續發展與輝同行直播間;同時,也在嘗試拓展文旅與MCN方面的業務,試圖“多條腿走路”,拓展商業版圖,增強發展穩固性。
去年下半年開始,董宇輝除了掌舵與輝同行外,又接連成立4家公司。其中,終南遠眺主營業務旅遊開發、票務代理等,意味著進軍文旅產業,另一由董宇輝直接持股99.9%、間接持股0.1%的長歌行,許可專案也是旅遊業務。子三省和蘭知春序則分別是演出經紀、節目製作,以及旅遊服務等。
此外,與輝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於去年11月19日獲得了MCN資質許可證,有效期至2026年11月18日。這說明旗下的主播,很可能都會簽約至MCN進行運營,這也是與輝同行試圖減少對董宇輝IP強依賴的一個手段。
目前上述這些業務,還沒有明確成具體成型的生意模型。可以確定的是,與輝同行依舊與董宇輝個人IP強關聯。
不可否認,東方甄選受到的影響和陣痛更為明顯,且持續時間更久,但過去一年甚至更久的長遠佈局,讓其能夠相對平穩地應對。而與輝同行當前受到的影響較小,只不過能否維繫住目前的業績、並找到更穩不斷向上的生意模式,還有待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