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多年未上央視春晚的王菲亮相,帶來一首《》。有一點不得不服王菲的嗓音確實非常有辨識度,一開口就吸引到我了,聲音還是那麼好聽,有一種空靈感,還有王菲那種獨有的磁性。不過,今天不是要誇王菲的唱功,而是談論一下這首歌的歌詞。
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湖南和湖北青年音樂人袁晶和曹正傑。袁晶是湖南嶽陽的妹子,曹正傑是湖北監利的小夥。據悉,二人已合作多年。而王菲演唱的這首《世界贈予我的》,據悉,歌詞僅用一個小時就寫完,而王菲演唱的最終版本,僅僅改了幾個字。
詞作者袁晶表示(大意):落筆一小時完成歌詞初稿,王菲演唱的版本僅僅修改了幾個。比如原稿是“確定”,演唱的版本修改為“安心”。
關於這首歌好不好聽,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看了網上有一些網友的留言:
1、笑死,沒質量就別吹速度
2、這歌要不是王菲唱,我也是誇不出來[看]
3、我還說咋沒說(歌)詞差的,現在自己拿出來誇了。
還有網友留言:就這破歌詞,還好意思吹?
網友:就這歌詞,慶幸是我(王)菲唱的吧!
網友:不是王菲的話,誰會在乎這歌?[看]
當然,也有網友留言說歌曲好聽,誇歌詞寫的好…
不過呢,歌曲這東西呢,雖然說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因而評價不一樣,但基本的審美,大眾還是有基本認同的。我個人覺得,這首歌如果不是王菲演唱,確實沒有多少亮點。無論是從藝術角度出發,還是從歌曲的聽感,這首歌確實挺平常的。
當然,我這樣說是對事不對人,而且還是僅僅是自己的看法。當然,如果說這首歌很差,那倒不至於,只是不是太出彩而已,尤其是上春晚這種場合,確實給人感覺是平平無奇,但卻能嶄露頭角,因此這種反差讓人覺得不理解。
咱也不知道是王菲選擇了這首歌,還是春晚選擇了這首歌。但說實話,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唱那首《如願》。這首歌多好聽啊?如果唱這首歌的話,我覺得不會有太多網友抱怨的。
咱再看一下近幾年王菲上春晚所演唱的曲目:
1. 2018年:《歲月》(與王那英合唱)。
2. 2012年:《因為愛情》(與陳奕迅合唱)。
3. 2010年:《傳奇》。
4. 1998年:《相約九八》。
以上這四首歌,在當時來說反響都是挺不錯的。而在2025年春晚演唱特別單曲《世界贈予我的》。我搜尋了一下,想知道為何要演唱這首歌?想表達什麼?ai給我的答案是:這首歌蘊含對生活的深情回饋,表達對過去歲月的感恩,也送給觀眾滿滿的祝福與愛。
對於這個解答,說實話,我是看不太懂,畢竟作為觀眾的我,真沒感覺到這首歌所表達出的這種內涵。
不過有一說一,王菲的演繹確實厲害,前面說了,她聲音的辨識度很高,毫無疑問,這首歌因為王菲的演繹增加了知名度,但被網友吐槽我也能理解。
“有人放煙花,有人追晚風;借一縷時光,捧一片星空…”
大家看上面這兩句(四個半句),從押韻的角度來說,這首歌是押(ong)韻,但在這四個半句中,卻壓了三個押(a韻)(ang韻)然後才是主韻(ong)如果歌詞有深度倒也可以理解,但也沒感覺有多妙,反正感覺不到那種詩情畫意或者哲理。
還有,當王菲唱到這一句(有人放煙花,有人追晚風)的時候,我覺得有些彆扭,當時我在想,為何不先唱“有人追晚風”,再唱“有人放煙花”?因為“晚風”,聲調是往下,也就是說,演唱的時候將聲調兒先向下,“放煙花”這句聲調明顯應該往上。
作者這樣安排,我估計應該是基於押韻的考慮,但在旋律上正好就相沖了。
反正當時我聽到這句時,腦海中確實是有這樣的疑問,而且還按照我剛才說的這種順序安排了一下。
不過呢,我個人覺得,這首歌的歌名還是挺好的。
而王菲,已成“阿姨”輩,而作為80後的我,也感覺到老了![捂臉]
最後特別宣告一下:關於這首歌到底好不好聽,歌詞寫的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關於這首歌兒,以及詞曲作者和王菲本人並無惡意,僅供娛樂點評。
順祝大家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