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應該支援國產的《》這種軍事題材大片?如果單純從題材的稀缺性、藝術性、商業性、以及全球宣傳的推廣性來說,《蛟龍行動》這部電影的每一點都是可以大書特書的。但是其它所有理由,都不必多說,我只想強調一條,在2025年,能夠與美國同型別好萊塢戰爭大片相抗衡、可以去全世界發行並宣傳的電影作品,除了《蛟龍行動》,還有其它作品嗎?(徐克導演的武俠片《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因為不是同一型別,故而不計算在內。)
自二戰結束,美國的流行文化就開始在全世界流行,以可口可樂、麥當勞、美國流行音樂、當然還有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就成為全世界都追捧的文化符號。尤其是美國好萊塢電影,基本上在全球就沒有什麼競爭對手。這也是美國文化霸權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於中國的電影人來說,當然不甘心一直被美國好萊塢電影這麼壓制。所以,我們也一直想要打破美國好萊塢電影對於全球觀眾的影視霸權,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也能拍出驚心動魄、“拯救世界”這種國際理念的戰爭鉅製。換句話說,《蛟龍行動》的拍攝和上映,就是一根撞門錘,能撞開好萊塢影視霸權大門的一次重擊。這一點尤其重要,最近幾年,國家也一直支援中國電影人對此不斷做出各種嘗試。從國家和軍方對《蛟龍行動》的全方位支援,我們也能看到這一點。
雖然從春節檔期開始,《蛟龍行動》的票房成績並不起眼。相比它的上一集作品《紅海行動》,似乎開局遜色了一些。對於投資方和製片方來說,這肯定不是個好訊息。畢竟像《蛟龍行動》這種軍事題材大片,尤其是取材海軍核潛艇部隊和海軍特種部隊“蛟龍突擊隊”的影片,沒有軍方的點頭和支援,那是不可能的。整部電影的投入和拍攝成本極其巨大,耗資10億,歷經7年,數千人(甚至包括不少現役軍人)參與拍攝和幕後工作。不說別的,光是搭建一個全尺寸的1:1的核潛艇模型,還有設定一個山腹被挖空,隱藏在邊山洞裡的潛艇基地和指揮中心,這種為拍攝一部電影而專門佈設的逼真環境和大背景,就已經令人驚歎不已。
雖說影片中出現的國產先進核潛艇還只是一款攻擊性核潛艇,並沒有出現另一款威力更強大的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但是核潛艇作為五常大國才有的戰略重器,也是各國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它的神秘性和保密性都是最高階別的。不說別的,如果你在海軍軍港外偷拍一張核潛艇的照片,都很可能被當作間諜行為。因為先進核潛艇的獨特外形已經涉及保密了,更不用說核潛艇內部結構、各種艙室的功能和使用,還有片子提及的那一連串軍事術語所表達的軍事技術和裝備,如:超導磁流體推進裝置、超空泡魚雷、無人潛航器、單兵飛行器,機械豹,等等。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觀眾來說,如果不是林超賢導演拍攝的這部電影,很多人究其一生,恐怕都沒機會看見真正的核潛艇,更不用說了解“深海利劍”核潛艇在大國競爭中的獨特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光是去看看國產先進核潛艇究竟是什麼樣子,又是怎麼和外軍核潛艇戰鬥的,已經值回票價了。
曾幾何時,美國拍攝的好萊塢戰爭大片,曾經令我們中國的電影人看了之後,深感無力和絕望啊!那時候,我們從美國引進的幾部現代戰爭大片如:《拯救大兵瑞恩》、《獵殺U-571》、《珍珠港》、《血戰鋼鋸嶺》、《決戰中途島》,都屬於叫好又叫座的上乘佳作。那時候我們也確實沒辦法拍出這種戰爭大片,因為我們既缺乏足夠的投資,又缺乏相應的技術人才和技術積累,大家都只好去拍些小情小愛的輕喜劇去搶各個檔期。但是最近幾年,中國在投資戰爭大片的時候,開始有了新氣象,從吳京的《戰狼2》開始、林超賢的《紅海行動》、《長空之王》、《長津湖》/《水門橋》、《志願軍·雄兵出擊》/《志願軍·存亡之戰》,再到今天的《蛟龍行動》,都在說明一個道理,中國的軍事題材大片已經可以支撐國產影視業的半壁江山。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還是,中國的軍事題材大片已經可以走出國門,去海外收割一波各國觀眾。
中國的軍事題材電影肯定是在進步的,這一點勿庸置疑。但是美國好萊塢近幾年推出的大片,尤其是戰爭大片,似乎卻有些令人失望。究其原因,還是美國民主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為了迎合某些特定階層,大搞什麼“黑命貴”、LGBT(性少數群體)等“政治正確”的騷炒作,位於民主黨大本營的洛杉磯好萊塢當然不能免俗,於是就出現一批“辣眼睛”的大作,比如黑人版的《小美人魚》和《新白雪公主》、老套的漫威英雄改編作品,等等。如果再疊加最近洛杉磯山火,一下子燒掉了小半個洛杉磯,這對於好萊塢的影響肯定也不小。畢竟洛杉磯的環球影城等地,曾經是好萊塢最重要的影視製作中心,就算是人都跑了,但是機器裝置和道具佈景等,也損失不小。要想短時間恢復原樣,按照美國現在的拖沓效率,沒有三五年時間,根本不可能。
綜上所述,大製作和大背景下拍攝的戰爭大片《蛟龍行動》那麼精彩,怎麼會沒有人觀看呢?這可是我們中國獨立出品,能夠對抗好萊塢戰爭大片的扛鼎力作。與此同時,它還是中國在全世界可以廣泛宣傳中國實力和中國文化的電影。雖然美國和歐洲某些國家很可能會封殺這部影片,但是還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應該能引進並播放這部影片。這也讓更多的世界民眾能瞭解我們中國,瞭解我們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國家實力。所以,對於網上那些抹黑《蛟龍行動》的人,宣揚什麼抵制這部電影的幕後勢力,還是早早認清形勢吧!未來這部《蛟龍行動》必然會走向海外,參加更廣闊的國際競爭。有人一提到“主旋律電影”,就一臉不屑。但是電影作為一個獨特的藝術產品,要走向海外,當然要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透過國產電影宣示國威,宣示軍威,作為中國的一份子,難道我們不應該支援嗎?
不說別的,已經看過一遍的我,對於《蛟龍行動》這部電影必須點贊。另外,作為一個影視編劇的從業人員,我也肯定會再去二刷,甚至三刷。除了學習和揣摩同行的編導精髓,這也是我對以林超賢導演所帶領的影視同行們,為我們帶來的這部優秀軍事大片,致以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