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首日,院線票房突破18億,創下春節檔單日票房之最,其中三部大片打得有來有往。
《唐探1900》上映初始奪冠,但沒過多久就被《哪吒2》反超,《封神2》則一直吊在第三的位置。至於靠預售大賣特賣並創下預售紀錄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則首日票房就疲軟不堪。
雖然有著15.9%的排片佔比,但首日票房佔比只有14.3%,倒掛明顯。
當然,春節檔首日排片票房比倒掛的不光肖戰這部新片,《蛟龍行動》倒掛現象更是明顯,7.3%的排片只有4.1%的票房佔比,堪稱今年春節檔起步最差的新片。
《熊出沒》無疑是今年最穩的片子,雖然首日排片票房比倒掛,但口碑穩、受眾群體穩,再加上第二天開始排片增加,10億票房基本提前鎖定。
春節檔第二日,3部大片口碑已經出爐,肖戰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雖然暫時沒出分,但口碑兩極化嚴重,劇情方面薄弱,畢竟時長有限但塞入了太多的劇情,導致每個片段過得有點快,銜接感不好。
臺詞問題也是影迷吐槽較多的點,感覺僵硬無比無聊至極。
至於打鬥戲,的確是徐克的拿手戲,基本上該片的好評都在打鬥戲上,場面宏大特效也不錯,這一點倒贏得了武俠迷們的認可。
但可惜整體口碑平庸,票房好點也就是10億出頭。
《蛟龍行動》排片差,票房差,口碑也一般,比起《紅海行動》也的確差了不少,劇情上也略顯無聊。
看來延遲多年上映不是沒有道理,比起《紅海行動》真的不香了。
排片佔比方面,《蛟龍行動》上映第二日上調少許,看來院線也沒得指望,只能雨露均霑,畢竟《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沒能承載起希望。
今年的《蛟龍行動》票房怕是10億都難到。
接下來,是3部已經開分的,票房冠軍也會在這3部中產生。
暫時墊底的是《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豆瓣評分6.5,及格線之上,但比第一部無疑差了不少。本以為第二部的打鬥戲會是整個《封神》系列的精華,拖了1年上映大家也以為能看到好戲,但沒想到5毛特效直接勸退。
雖然是3部一起拍,但想來經費是不缺的,但出來的畫面感卻差了很多,魔家四將那麼唬人,沒想到用完技能就殺青,聞太師的十絕陣更是兒戲到只有幾個探照燈。
說是神仙鬥法,但一直是拳腳互毆,這哪裡有神仙大戰的樣子,簡直是拉跨至極。
而且,姬發和鄧嬋玉談戀愛,鄧嬋玉赤裸出浴等設定著實無語,真的有點low了。
說實話,6.5分也是前作的影響還在,票房衝20億可能,再高無望。
《唐探1900》中規中矩,豆瓣評分6.7分,40%左右的影迷給出的都是3星。
說實話,是成功的電影商人,他知道拍怎樣的商業片有市場,《唐探3》是如此,《誤殺3》是如此,今年的《唐探1900》也是如此。
今年的《唐探1900》不好笑了,雖然有王寶強在,但劇情的搞笑元素明顯沒那麼多,反而多了的是強行說教,強行給大家上歷史課,影片試圖透過1900年舊金山唐人街的華人困境“以史為鑑”,強行給觀眾灌輸民族主義情緒。
這算是討好觀眾的一種手段,但又和電影本意相差甚遠。
喜劇元素少了,也更尷尬了,懸疑方面也愈發薄弱,這讓陳思誠拿手的探案元素完全淪為背景板,雖然有周潤發等大咖在,但人物塑造太過普通,整體效果大打折扣。
不過沒辦法,這個春節檔大片雖多但能打的就這麼幾部,哪怕《唐探1900》口碑不佳也沒那麼好笑了,但票房收成依舊不錯,大概35億左右沒跑。
接下來是《哪吒2》,作為中國動漫天花板續集,《哪吒2》上映前雖然沒有《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受歡迎,雖然沒有陳思誠的營銷能力和系列宇宙作噱頭,但大家對《哪吒2》的品質依舊抱以期望。
事實也沒讓我們失望,雖然時隔6年才等到第二部,但豆瓣8.5分的成績足以說明《哪吒2》的優秀。
特效上一如既往,不管是屠城之後,還是開爐之時,那種畫面感給人的震撼無以復加,最後一場大戰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當然,缺點也明顯,那就是故事主線沒有第一部圓潤,也多少有點平庸。
不過綜合來看,瑕不掩瑜,依舊是2025春節檔最佳大片,預測票房50億左右,能否突破前作紀錄,就看後續發力如何了。
今年春節檔,《哪吒2》票房冠軍內定,《唐探1900》次之,《封神2》第三,肖戰徐克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成績平平,《蛟龍行動》則墊底回本難。
至於《熊出沒》,它年年是贏家,穩得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