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節檔第四天,總票房突破50億,《哪吒之魔童鬧海》一騎絕塵率先突破20億大關,預測總票房67億。
其他春節檔電影緊跟其後,除卻《唐探1900》外,《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票房不相上下,毫無懸念2025年春節檔票房冠軍非《哪吒2》莫屬。
同屬於神話故事改編《封神第二部》卻沒怎麼好的運氣,不僅票房後續無力,口碑也是一落千丈,引發網友爭論。
同樣是改編,同屬於一個神話體系,為何《哪吒2》備受好評,《封神2》卻被網友罵慘呢?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亂說
六老師曾因為這句話捱了不少罵,如今再看卻理解他。當有些導演打著改編的旗號胡編亂造,將傳統神話故事本末倒置,並非誰都能接受的。
《哪吒2》的改編之所以不被觀眾吐槽,那是因為導演巧妙避免了衝突。
擔心有人說天庭、神仙怎麼會是反派,於是將玉虛宮隱喻成白宮、五角大樓,將南極仙翁改成無量仙翁。
明晃晃的將美元標誌放在天元鼎上,將美帝國徽印在通關牌上,將丹藥做成病毒的模樣,將整個天庭隱喻成美帝。
這樣一來所有的一切變得合理起來,觀眾也就能接受了,他沒有醜化神話人物,也沒有冒犯某些人。
可《封神2》卻有點明目張膽了,殷郊一個小兒,竟然可以吸乾元始天尊和十二金仙的法力,通天教主的造型像“伏地魔”。
有了元始天尊跟十二金仙法力的殷郊 ,被通天教主一個字拿捏。這樣逆天的設定,就連男頻爽文都不敢寫,卻被導演給拍出來了。
觀眾怎麼不會吐槽呢?這不就是亂編亂說嗎?
人物刻畫、特效製作,一個認真對待,一個敷衍了事
《哪吒2》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故事體系很完整,每個人物都是飽滿的,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
哪吒、敖丙、、李靖、申小豹、敖光等,單拿出來一個角色都有獨立的故事,都能單獨拍一個番外。
特效也沒有糊弄觀眾,申公豹一人抵擋三龍的場面,隨便一截圖就是桌布;還有最後哪吒重塑肉身的場面,細節都值得一幀幀觀看。
還有龍族的畫面,不再是一鍵複製的建模貼上,每個海底妖怪都有獨立的建模,每個妖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武器。
導演沒把觀眾當冤大頭,觀眾才會為其買單。用餃子導演的話來說,他把每部作品當做最後一部來做,不給自己留餘地,才會精益求精。
反觀《封神2》的製作,就真的很敷衍。《封神1》積累了不少觀眾和口碑,大家對第二部充滿期待,哪怕之前被《異人之下》電影“詐騙了”,觀眾還是願意走進電影院看《封神2》。
可最後呈現的卻是藍精靈式的三頭殷郊、為主角讓步的鄧嬋玉、群魔亂舞的打鬥以及戰力天花板的聞太師打敗仗。
明明鄧嬋玉可以更加飽滿深刻,最後卻死在了姬發懷裡,上演一段不知是愛情還是戰友情的感情戲。
所有的角色都為了主角而讓步,降低了戰鬥值還強行降智,這麼敷衍的劇情和特效,讓觀眾如何買單?
說實話《封神2》被罵一點都不冤,當你一次次的相信導演,相信他可以拍出好電影時,他卻一次次讓你失望,讓你花錢買難受。
《封神三部曲》已經上映兩部,還有最後一部,你還會去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