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要去影院暢享一番,休息期間寫上幾篇觀後感,運氣好了還真能把票錢連本帶利賺回來,有這好事何樂不為呢。
我先看的是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去年看第一部時已被炫爆的視效所震撼,今年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過,為此我首選的是它。
《封神》第二部把鄧嬋玉和姬發搞到一起,這倒是有點出乎我的預料,冷不丁感覺驢唇不對馬嘴了。《封神演義》裡鄧嬋玉和土行孫是一對,怎麼硬扯到姬發身上了,一時難免看得有些恍惚。不過相較角色關係上的魔改,鄧嬋玉的武戲還是很有看頭的,畢竟人家是女主,武力值不容小覷,打戲確實挺精彩。
從隨聞太師遠征北海征服蠻荒,從普通戰士成長為聲名藉甚的將軍,其間鄧嬋玉失去了很多,但也從中變得堅韌而強大,以至於後來足以憑本事傲視天下。
鄧嬋玉出自殷商,後來選擇投靠西岐,既不是對昨日效忠的背叛,更不是什麼良禽擇木而棲,而是她所捍衛的一直都是自己的信念,是對天下太平的嚮往和守護,這種獨立覺醒的精神,才是該片想要表述的主題思想。
總之該片可以看,雖說趕不上第一部那般驚豔,但整體觀感要比下面講的《唐探1900》好上不少,起碼看著夠勁,甚至還有加餐。
《唐探1900》作為春節檔探案喜劇片,明顯笑料不足,眾多的低俗爛梗都很冷,並且探案推理方面同樣顯得雜亂無章,尤其是出現的大量英文臺詞,對某些觀眾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觀影障礙。
同時在喜劇的基調上硬加中醫宣傳,企圖搞成宏大敘事強上價值,結果過多的說教式呈現,反倒是顯得格格不入了。對於一部喜劇探案題材而言,上升到家國情懷的層面本無可厚非,但有句話叫貪多嚼不爛,很容易因為分寸掌握不好,從而造成四不像的局面。
該片對於女性角色也不說友好,有些令人不適的調侃極易令女性觀眾滋生反感。還有演員的整體表現也過於鬧騰了,並且老登味十足,尬就尬在這,鬧騰的挺兇卻一點都不好笑,有的觀眾甚至說把自己都看吐了。
更有網友直言不諱,說是《唐探1900》就像一桌滿漢全席的殘羹冷炙,雖有大製作和全明星加持,但整體打造卻是拙劣至極。
不過我覺得倒也沒這麼差,肯定是要比那些網大拍的片子強上不少,關鍵是一股腦兒上了好幾部大片,一比較確實略顯不足了些,若放在平時應該算是尚可的一部院線電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最後說下《:俠之大者》,拍武俠電影還得是徐老怪,兩軍對沖的戰爭場面,簡直是太震撼了!
開局10分鐘豈止一個宏大壯觀能夠囊括,簡直是要炸翻天。萬馬奔騰塵土飛揚,視覺衝擊力之強,不愧是出自徐克的手筆。
接下來的故事,則是充斥著浪漫的愛情和無情的殺戮,交替上演的巨大反差宛如是冰火兩重天。
何謂俠之大者?為了守護一方甘願拋下所有寧折不彎,無論是對抗千軍萬馬,還是大戰西毒歐陽鋒,郭靖和黃蓉皆是肝膽相照勇往直前,感情戲和打鬥場面雙雙出彩。
肖戰塑造的郭靖,一改昔日憨痴木訥的形象,把堅毅渾雄的氣魄展現得令人耳目一新。
莊達菲塑造的黃蓉,亦不是昔日那個只會到處招搖撞騙的野丫頭了,真到關鍵時候同樣是巾幗不讓鬚眉。
還有梁家輝老師塑造的歐陽鋒,張文昕塑造的華箏等眾多配角的表現,皆可謂各有千秋。
徐克無疑是武俠片的金字招牌,從萬人追捧的《東方不敗》,到再樹標杆的《新龍門客棧》,直至今天又一經典橫空出世,無論是演員的整體表現,還是不同凡響的視聽盛宴,乃至對於俠客精神的詮釋,皆已達到了令觀眾歎為觀止的層次。
力薦大家去影院大飽眼福,再多的讚美之詞,都不及身處影院內暢享身臨其境般的觀影體驗來的愜意,真的是異常震撼。
綜上所述皆為個人的觀影感受,希望大家有所借鑑就好,畢竟每個人的喜好與審美皆有不同,為此看事情難免會出現偏差,都說見仁見智,自己喜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