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評價《哪吒之魔童鬧海》,就是六個字:
幾乎無可挑剔。
別說55億票房,就算它最終收穫65億票房,我也一點都不意外,別說豆瓣8.6分的評分,就是9.0分的評分,也是應當應分。
對於這樣的電影,寫影評其實挺蒼白的,我誇它視聽有多震撼細節做得有多精巧,意義不大,寫再多字兒都比不上您親自到影院去看,您的眼睛和耳朵就是最好的影評。
要聊,還是得聊聊文戲。
聊文戲,就得聊角色,而這部電影,還真就貢獻了整個春節檔所有電影裡塑造得最立體最經得起琢磨的角色,不論男女,不論主配。
他就是申公豹。
哪吒的人生信條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申公豹的豹生縮影則是“我命不由我只能由天”,哪吒是魔童降世,雖然是魔童,但父母愛他,師父寵他,敖丙黏著他,主角光環也罩著他,申公豹則是要出身沒出身要cp沒cp,能上桌全靠自己努力。
他特別像是出身寒門的小鎮做題家,家裡沒什麼背景,父親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教師,他只能拼命學習考全縣第一才能擠進清北,但進了清北才發現,原來分數抹不平出身的差距,自己起點太低,循規蹈矩只能當個薪水稍微高一點的牛馬。
想光宗耀祖,他只能找個有力的靠山,幫人家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昧了良心,髒了手,從此墮入深淵。
這是申公豹年輕時的故事。一個豹子精,憑藉修行天賦和勤學苦練進入了玉虛宮,但因為是妖族出身,始終是師兄弟中的異類。
師父偏不偏心,我們作為觀眾,看得一清二楚。的身上全是法寶,申公豹手中卻寶物寥寥,能想象得到,他在玉虛宮,很可能是那種上課舉手想回答個問題都不怎麼會被點名的同學。
得不到師門的重視,申公豹的路越走越偏,魔童降世的背後,是他的運籌帷幄,龍族被捲進更大的陰謀,背後是他的推波助瀾,但他沒意識到的是,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讓他得到真正的尊重,在無量仙翁他們看來,申公豹豹子精的身份優先於師弟的身份,所以,他只能是白手套,只能是工具人。
對於闡教高層來說,申公豹從來都不是自己人,他永遠都是妖,想當十二金仙是異想天開。哪怕在玉虛宮勤學苦練,換來的結果也最多就是不被煉成丹。
從《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我們得知,早年間申公豹就投靠了大師兄無量仙翁,是捕妖隊的前任隊長,在鹿童接任之前幫無量仙翁幹髒活兒累活兒。
我們可以想象申公豹做捕妖隊隊長時內心有多麼掙扎,他明明是妖,卻要把其他同類捉給無量仙翁煉丹,或許他一開始還以為那些妖真的是去玉虛宮接受改造,但真相終究會在他面前呈現。
如果申公豹像鹿童那樣,沒心沒肺,一條道走到黑,心甘情願地做無量仙翁的走狗,做著邪惡的事情還覺得自己是正義化身,那什麼問題都沒有,但他不是鹿童,他知道什麼是平庸之惡,他不但有良心,甚至有很強的共情能力。
申公豹壞得不徹底,是因為他本性不壞,也因為他有軟肋。
影片中,當申小豹出現在申公豹面前的時候,我們可以猜想,申公豹進入玉虛宮前或許也是這個樣子,心懷理想,天真爛漫。
但他哪怕已經變成了現在的申公豹,也依然希望弟弟能走正道,希望父親能平安。他哪怕已經變成了野心家陰謀家,骨子裡出身貧寒帶來的習慣一點都沒改,玉虛宮發的仙丹他一直留著,想著哪一天能給家人補貼。
李靖幫申公豹在小豹面前撒的善意的謊言,是全片的暖心瞬間,申公豹幫陳塘關百姓買藥的行為,也證明了他是反派,卻不是壞人。
全片最關鍵的反轉,也落在了申公豹身上。人們的成見像一座大山,說的是影片裡的角色,也是你我這些觀眾。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在那一瞬間會以為是申公豹一怒之下屠戮了陳塘關。
但其實,申公豹再一次見到受傷的小豹,一瞬間就明白了無量仙翁的陰謀,捕妖隊終究還是捕到了自己父親頭上,這當然不是意外,而是無量仙翁有意為之。
申公豹在陳塘關的佈局,也成了別人的棋子。他沒法救陳塘關的百姓,但他救了李靖夫婦,而且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衝向了無量仙翁。
那一刻,我們知道,那個叫申公豹的男人決定去死。
那是影片的高光瞬間,不亞於之後哪吒敖丙與無量仙翁的終極大戰,那不是戰鬥的高光,不是特效的高光,不是熱血的高光,但卻是人性的高光,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是熱血而非悲壯,因為我們知道他有逆天改命的一戰之力,申公豹面對無量仙翁時,卻只有壯士斷腕的悲涼。
他贏不了,甚至在他當初選擇將良心賣給魔鬼的時候,就已經輸得很慘,但他選擇拿回自己的良心,不再卑躬屈膝,不再為了他人的野心而戰。
可他卻連死都死不了。
軟肋依然存在,而且就握在別人的手裡,斷了手的父親躺在那裡,毫無反抗之力。
申公豹完成了覺醒,卻依然是待宰羔羊,他不願意做仙翁實現野心的工具,卻不得不為對方所驅使,或許在下一部裡,他還得擰巴地做一個反派。
我突然意識到,申公豹永遠都不會成為電影的主角,因為他的故事不是爽文,而是現實主義文學,甚至是社會新聞。
商務/阿樂(微信:pachongsw1)進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