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沒想到一場地震讓西藏在已巳蛇年的開年,成了全網心疼的物件。
更沒有想到,春晚的分會場能搭建在西藏。主持西藏分會場的,竟是此次央視春晚資歷最深的朱迅!
春晚主持人的名單一發布,全網炸鍋:在高原寒夜主持春晚,這操作太絕絕子了。朱迅這是被下放了嗎?資歷最久,為何被棄用主場?
直到春晚播出,朱迅一開口,不懼高原反應,用溫暖的笑容,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表達,拉足了西藏分會場的年味。
大家才明白,原來朱迅不是被棄用,而是沒人能比她更合適來主持西藏分會場了。
與其說朱迅去主持,不如說是去戰鬥,去締結民族友誼,播撒情懷,更貼切。
高原高寒,表面主持實際戰鬥
春晚是直播,對主持人的要求很高。需要主持人有很強的職業素養,更需要有強大的臨場應變能力。
所以春晚主持人需要精挑細選,認真斟酌。即便如此謹慎,在直播的時候還是會發生意外。
比如2025年的春晚,開場環節,龍洋就因為狀態緊張破音了,直接影響了觀眾的第一印象和收視率。
龍洋曾經主持過多檔央視的節目,甚至還曾經接替董卿主持《詩詞大會》。這麼有能力的主持人,都能夠出現失誤,可以想象,春晚直播現場的壓力有多大。
西藏分會場,環境特殊,高寒高原,人數眾多,民族眾多,這種場合更需要有超強控場能力的人。朱迅經驗多,應變能力強,能穩住大局。無疑是最佳人選。
西藏會場有這樣一個幕後花絮。直播當夜,鏡頭還沒有切換到西藏分會場,大家都在高海拔的嚴寒中等待,朱迅凍得瑟瑟發抖,一手拿著吸氧的容器,一手哆哆嗦嗦的吃點熱東西,增加體能。
但是,當直播開始,鏡頭切換到朱迅的時候,她整個人的情緒立刻飽滿,聲音口齒清楚,面容儀態萬方,點燃了拉薩中國年的氣氛。
主持人話語的有力引導,讓現場爆發出對祖國,激情澎湃的熱愛,一時間歌舞聲聲,撼天動地,被冰雪封禁的高原覺醒,氣吞山河之勢伴著朱流滾滾熱淚,奏響了最有力的中國之聲。
網友評價說:朱迅是春晚真正的戰士,她的圓滿,為春晚增添了光彩,一般人真扛不下來。
多次進藏,有情懷也有淵源
關於為什麼安排朱迅進入西藏?
春晚之後,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說明。原來此次西藏分會場所有參演的主要演員,包括主持人都與西藏有著很深的淵源。
朱迅跟西藏的淵源比任何央視主持人都深。因為此次進藏主持分會場,已經是她第19次進藏。
接受採訪時,朱迅也坦言:“這片土地對我有著特別的接納和緣分。”
朱迅的前半生很坎坷。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就不被父母看好,缺乏被關愛,內心很孤獨。
17歲,她查出患有血管瘤,需要手術,父母沒有在她身邊陪伴。
一個人扛過了所有,不再需要這份偏愛和陪伴的時候,母親卻幡然悔悟從國外的大女兒家回國,與朱迅朝夕相處。
這種突然的轉變,彌補了朱迅曾經的失去,卻又因為母親的突然離世,帶給她巨大的悲傷。
2007年,朱迅查出了甲狀腺癌,在丈夫的陪伴下手術,走上了抗癌之路。母親的悲痛和自己生命即將逝去的哀傷,讓她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朱迅為了釋放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踏上了進藏之旅。
在世界之巔,朱迅找到了生命的新高度。她虔誠的在寺廟前祈福,與當地牧民親切交談。靈性氛圍帶給朱迅巨大的治癒。最終,她與過往生活和解,抗癌成功,恢復了健康。
50歲,朱迅做了拉薩文旅宣傳大使,成為了拉薩與外界的信使。
她說,西藏是個缺氧的地方,但不缺的是信仰。能讓每一個人見天地,見眾生,知敬畏,解人生。
所以此次進藏主持春晚的非會場,非朱迅莫屬,因為她理解這片土地,也熱愛這片土地,一定會讓西藏藉助春晚的舞臺,被全世界重新認識。
心中位置,能聚集人氣也有凝聚力
朱迅在布達拉宮彩排的時候,有一個小故事。她遇到了自己的牧民粉絲,按理說這麼忙碌的場合,完全可以和粉絲保持。沒想到朱迅走過去,不但和牧民親切交談,還給了溫暖的擁抱。
這是朱迅最大的亮點,非常親民,沒有一點央視主持人的優越感。正是因為親民,當地的牧民把她當成自己的兒女,給了她最大的禮節,和最大程度的支援。
在揭秘西藏分會場幕後花絮的時候,朱迅把自己所穿的那一身行頭,做了最細節的講述。
她所穿的藏民服裝是全場最貴的衣服,綴滿了裝飾品,有金子、綠松石、珍珠瑪瑙、紅珊瑚等等。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一點都不為。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件昂貴的衣服,貴重的配飾,從頭到腳全部都是從當地牧民那裡借來的。藏人有給女兒攢嫁妝的習慣。只要有一點錢,就會買一顆寶石,或者瑪瑙,給孩子攢起來做嫁妝。等未來,孩子出嫁全部當作祝福,贈送給孩子。
現在明白,為什麼把朱迅調過去了吧? 答案就是西藏分會場是最重頭的,光衣服就置辦不起。
為了一場演出花重金去買,太奢侈了。而能夠把這身衣服不花錢置辦齊整的,吧所有人心都安撫好的,只有朱迅有這樣的號召力。
朱迅與西藏建立了數十年的情感,在當地群眾中的位置很高。當地的牧民支援她,信任她,心甘情願奉上所有為她助力。
而朱迅也透過春晚和精緻的盛裝,向全世界種草西藏:
這裡不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民族文化的寶藏之地,值得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也值得一生去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