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要創造歷史了!截至2月1日晚上8:38,《哪吒2》票房破25億!貓眼預測該片票房最終會破67億,更有電影大V預測該片最終票房可能會突破70億!
要知道,中國電影影史票房榜,目前排名第一的《長津湖》,票房是57.75億元,第二名是《戰狼2》,票房是56.94億元,第三名是《你好,李煥英》,票房是54.13億元。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排在第四名,票房是50.35億元。
而從《哪吒2》的票房漲勢來看,《哪吒2》超越《哪吒1》的票房絕對不成問題,最終票房突破60億應該也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如果能破60億,那麼《哪吒2》真就衝到中國電影影史票房榜的第一位了!
這將是破了中國影史票房紀錄並創造新歷史的好成績!
《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何票房飆升這麼快?
3個主要原因。
第一當然是因為該片的觀眾層,是全年齡段,覆蓋面太廣。
加上春節本就是闔家團圓、親戚朋友相聚的傳統佳節,而全家人一起看電影,又是比較傳統的城市家庭娛樂活動之一,所以《》作為春節檔中受眾覆蓋最廣的影片,加之第一部的好口碑,自然會成為很多觀眾的首選。
第二自然是因為《哪吒2》質量高,精彩好看,不但打破了續集不如第一部的魔咒,反而比《哪吒1》更加精彩,不愧是導演餃子和4000多名主創人員5年磨一劍、精心打磨、死磕質量的用心之作。
第三就是今年的春節檔6部電影,除了針對低幼兒童的動畫片《熊出沒》外,《封神第二部》《蛟龍行動》和《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口碑爭議都較大,進一步影響到了這三部影片的排片和票房。
與《哪吒2》一樣,《封神第二部》也是續作,但比起《哪吒2》超越第一部的高質量來,《封神第二部》的總體水平和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在豆瓣開分之後,口碑和評分繼續下滑,現在已經由開分時的6.6降到了6.3分。
如果說《封神第一部》令很多觀眾感覺到新鮮和驚豔,那麼《封神第二部》則被眾多觀眾吐槽為平庸無聊、特效垃圾、人物扁平、戰爭場面潦草。
《封神第二部》露珠也已經看過了,感覺平平無奇吧,最多能給到6.5分。
在該片上映之前,大家對聞太師和魔家四將的期待值很高,但是看了正片之後,才發現影片中根本沒有給他們展現實力的機會。
魔家四將除了巨人的體魄外,毫無特長和亮點,就像四個大傻子一樣晃來晃去。
而聞太師的戲份和高光時刻更是少之又少。
正方這邊,姜子牙也像個打醬油的,大家想看的楊戩和哪吒,直接淪為群演,連打醬油都算不上了。
第一部中被大家盛讚的,費翔飾演的紂王,第二部中一共就兩三個片段,還都蔫兒吧唧的,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樣。
殷郊死去之後,被元始天尊和眾弟子救治時,居然吸光了元始天尊的所有法力,而且殷郊的三頭六臂法相,一點都不威風凜凜,更不具有東方魔幻文化氣質,反而著實搞笑,被大家斥為藍精靈和阿凡達的綜合體。
《蛟龍行動》同樣也是《紅海行動》的續作,但是在票房和口碑方面,都跟《紅海行動》無法相提並論。
《蛟龍行動》製片人在路演中稱,影院給該片的排片不合理,又怒懟某打分平臺的眾多一星評論,稱全是黑水,認為是排片和差評影響到了《蛟龍行動》的票房。
於冬還堅信《蛟龍行動》後期能夠逆襲。希望如此吧。不過從各影業媒體的預測來看,估計夠嗆。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的預售票房高達3億,但上映後四天,票房卻只增加了2億。
究其原因,一是武俠片的受眾越來越少,二是該片對金庸武俠小說的改編,不符合大部分觀眾的預期,以及選角方面,也沒有達到多數具有老武俠情懷的觀眾的滿意。
影院是看經濟效益的,哪部電影上座率高,他們就給哪部影片的排片高,反之則會越來越低,形成票房上的良性或惡性迴圈。
至於《熊出沒·重啟未來》的票房,一直在穩定上升。《熊出沒》系列電影,已經上映了11部了,總票房已高達80億多,屬於悶聲發大財的節奏。
今年由於《哪吒2》太強勁,《熊出沒·重啟未來》可能達不到去年的票房了(2024年票房19.84億),但從目前的勢頭來看(4天破4億),最終票房破10億應該不成問題,比起《蛟龍行動》《封神第二部》和《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來,《熊出沒》屬於穩賺了。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