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如果還在的話,如今的華語樂壇應該要比現在熱鬧得多。
這話倒是不假,畢竟當初年僅20歲的張雨生,就靠自己的嗓音,火遍了大江南北。
就連能有今天,也都離不開他的栽培。
可惜天妒英才,31歲時,張雨生就因為車禍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直到今天,有關他死因的議論聲一直就沒斷過,有人說他是醉駕飆車,也有人說是因為車輛故障。
瞭解了真相才發現,事情可能遠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張雨生出生於中國臺灣的一戶普通家庭,受父親影響,張雨生與妹妹張玉仙從小就對音樂很感興趣。
而父母因為上班比較忙,就算週末都沒時間帶他們兄妹二人。
所以,小小年紀的張雨生就常常帶著妹妹一起唱歌來打發時間。
這樣幸福平淡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妹妹15歲那年,就戛然而止了。
原來,妹妹張玉仙因為參加學校的郊遊活動,不幸溺水,而伴隨妹妹一起離開的,還有她想成為歌手的夢想。
直到高考結束,張雨生都沒有忘記過世妹妹的夢想。
據知情人士透露,張雨生雖然考入了中國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本可以成為外交官有著更為穩定的前途。
但為了實現已故妹妹的理想,他還是選擇了音樂這條道路。
為了能儘快完成目標,張雨生先是報名了一個民歌比賽,準備以此為切入口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自己。
誰知道,新人出道的張雨生因為表現突出,直接獲得了總冠軍。
而這也給了他很多信心,殊不知,這竟直接開啟了一個屬於張雨生的時代。
在看到比賽大獲成功之後,張雨生帶著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組起了金屬小子樂隊。
還在多次比賽中拔得頭籌,特別是張雨生,還獲得過最佳主唱的稱號。
期間,他受邀演唱了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意外成了現象級爆火神曲。
而很多唱片公司在看到張雨生的潛力無限後,都向他遞出了橄欖枝。
剛開始,張雨生並不想籤公司,一來那時候有很多人被騙,為此還背上了高額違約金,二來,自己已經被很多人熟識了,也算完成了妹妹想成為歌手的夢想。
但對方只用一句話,就改變了他的想法。
“妹妹張玉仙的夢想已經實現了,那張雨生的夢想呢?”
要不說資本會拿捏心理呢,這番話徹底擊中了小時候那個跟妹妹一起唱歌的張雨生。
最後,在朋友的介紹下,張雨生簽了一家願意對他實行“資源傾斜”的公司。
要知道,當時的樂壇可是很卷的,只有當紅歌星才有的待遇,而作為新人的張雨生一進公司就擁有了。
公司先是為他量身定製了第一張專輯《天天想你》,想要先試試水。
結果,一經發售,專輯銷量暴增,一度超過了當時很多當紅歌手。
事實證明,唱片公司選人還是有一定水準的,而張雨生的選擇也是正確的。
不然,一般新人剛進就有可能因為資源問題,被迫雪藏,根本不會有爆紅的機會。
畢竟當時,這樣的先例不在少數。
後來,公司又給他相繼推出了《一天到晚游泳的魚》以及《大海》。
也正是《大海》這首歌,讓張雨生達到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彼時的他,也才20歲而已。
但年少成名的張雨生並沒有變得飄飄然,相反,他一直在提攜後輩。
就比如,還在起步時期的張惠妹。
1996年,張雨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遇到了還是默默無聞小歌手的張惠妹。
儘管,早期的張惠妹還是以情歌為主,但敏感的張雨生在聽到張惠妹的聲線後,立刻就意識到了她的天賦所在。
或許是出於前輩對後輩的扶持,又或是張雨生在張惠妹身上看到了已故妹妹的身影。
所以,張雨生幫張惠妹精心策劃了首張專輯《姐妹》。
在市場驗證下,足以證明張雨生並沒有看走眼,因為《姐妹》這張專輯不僅幫阿妹俘獲了大批粉絲,還斬獲了眾多音樂獎項。
但就在阿妹想感謝這位前輩時,他卻表示不求任何回報。
甚至一度有媒體,報道兩人會創造一段郎才女貌的樂壇佳話。
可他們卻用行動證明,跟對方只是好友而已。
然而,命運似乎跟所有人都開了一個玩笑,因為一場車禍,徹底奪走了“音樂天才”張雨生的生命。
1997年10月20日凌晨,結束工作的張雨生在開車回家途中,不幸遭遇了車禍。
根據當時的報道指出,之所以會出車禍,是因為他夜晚疲勞駕駛導致。
可很快,就有另一個言論推翻了這個原因,爆料的人聲稱,是張雨生因為酗酒飆車,才撞上了欄杆,根本不是什麼疲勞駕駛。
一時間,有關事故的真正原因,網上的議論聲不絕於耳。
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痊癒後的張雨生能出面澄清時,張雨生最終因為感染肺炎不治身亡了。
而隨著張雨生的離世,有關車禍的真正原因也被警方封鎖。
所以,網上謠傳的種種說法,基本可以鑑定是假的。
就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了,而回顧張雨生這一生。
在年少時,為了妹妹的夢想歪打正著走上了音樂之路,還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還曾在爆紅時,接受採訪說:“自己不想當天才,因為覺得天才都很短命”。
結果,一語成讖,沒過多久,他就真的出事了,看來,日常生活中,閉讖真的很有必要。
就像張雨生生前唱的那句歌詞一樣,“我知道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過好每一分鐘”。
張雨生這一生雖然短暫,卻如煙火般認真絢爛過,還充滿了傳奇色彩。